市場期待的是,未來好幾年這些公司將發生的一連串巨大的變化,至少會涉及四家公司,包括吉寶岸外與海事。淡馬錫控股這一步棋,是否最終將把吉寶或勝科徹底變身,把套在吉寶或勝科身上最久(至少50多年)的與新加坡海港和海事業關聯的知名業務脫掉?
企業透視
王陽發 報道
政府投資公司淡馬錫控股(Temasek)上周提出以取得掌控吉寶企業(Keppel Corp.)51%股權爲條件的部分收購獻議,成功後將對吉寶的業務進行戰略檢討。這項消息把市場多年來有關我國兩大船廠合並的猜測推向高峰,吉寶企業(簡稱吉寶)、勝科工業(Sembcorp Industries,簡稱勝科)和勝科海事(Sembcorp Marine)這三家挂牌公司的股價應聲飙高,全周漲幅在10%至20%的罕見範圍內,交易活躍的程度達到熾熱境界。
市場期待的是,未來好幾年這些公司將發生的一連串巨大的變化,至少會涉及四家公司,包括吉寶岸外與海事(KOM)。淡馬錫控股這一步棋,是否最終將把吉寶或勝科徹底變身,把套在吉寶或勝科身上最久(至少50多年)的與新加坡海港和海事業關聯的知名業務脫掉?讓未來的“吉寶”和“勝科”的價值插上新的翅膀高飛?
其實,吉寶和勝科對分分合合並不陌生。
吉寶岸外與海事公司是在2002年由吉寶船廠、吉寶遠東(Keppel FELS)和吉寶新滿利(Keppel Singmarine)私有化並整合而成立。1983年,吉寶收購持有大量土地的運輸公司實得力(Straits Steamship),開始進軍房地産開發業務,房地産業務最終分出成爲吉寶置業(Keppel Land)。實得力(現稱吉寶迅通,Keppel T&T)後來參股第一通(M1)進軍電信業。吉寶也曾涉足銀行業。
勝科工業本身是在1998年,由經營船廠等業務的勝寶旺企業(Sembawang Corp.)和基礎設施業者新加坡科技工業有限公司(STIC)合並成立並挂牌上市。它最早的船廠——裕廊船廠,是1963年由新加坡經濟發展局與日本IHI公司合資成立。裕廊船廠于1987年挂牌上市,之後收購了于1968年成立的勝寶旺船廠,後來改名爲勝科海事。
船運業多年不景等造成
主要造船業者幾乎都在虧損
區域競爭方面,由于船運業多年不景、經濟增長放緩,以及油價持續疲軟,主要造船業競爭者幾乎都在虧損,中國和韓國的業者正在進行並購鞏固以便加強競爭力。
上周五新聞報道,中國國務院已批准世界第二大造船廠——中國船舶工業集團,與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合並重組。這將産生一家與世界最大造船廠——現代重工業(HHI)旗鼓相當的造船業者。現代重工業在今年2月已簽署備忘錄,將接掌大宇造船海洋工程公司(DSME)。
勝科海事新訂單嚴重短缺情況不見好轉,市場已預期它今年將繼續蒙虧。而KOM今年首九個月則剛轉虧爲盈。它們本月宣布與巴西客戶Sete Brasil達成和解協議,這有如放下了五年來的心頭大石。淡馬錫隨後便宣布增購吉寶股權的獻議。
KGI證券分析師黃感恩認爲,該和解協議的達成,移除了兩個造船廠合並的絆腳石。
他受詢時表示,鑒于環球造船業的産能過剩情況,KOM和勝科海事有必要合並,以便與中國及韓國船廠競爭,並且整合資源及把成本合理化。至于把勝科海事除牌,他覺得這將能在與KOM合並時,更容易和更快地整合資源。
銀河—聯昌證券(CGS-CIMB)研究主管林秀琪解讀說,淡馬錫的行動是要“更好地提取淡馬錫關聯公司的價值”。
“在吉寶可能挖到更多價值”
資威資産公司(Capital Dynamics)在新加坡的基金經理黃建锝認爲,吉寶比較屬于房地産公司而不是岸外與海事公司,“在吉寶可能挖掘到更多價值”。
國泰君安國際資産管理(新加坡)公司執行董事長兼董事總經理黃佩妮說:“新加坡要繼續作爲全球岸外海事業的重要成員,這兩家公司需要從低迷興起變得更強和更有效率,快速從傳統的鑽油台攀升價值鏈來到液化天然氣和岸外可再生能源。”
此外,她說:“如果脫售KOM,勝科海事可以接手擁有,爲新加坡創造一家規模更大、希望是更有競爭力的純造船業者。”但她認爲,目前並不清楚勝科工業是否可馬上(從把勝科海事私有化或除牌)獲益。對勝科更重要的是加強其財務情況,減少淨負債以及尋求解決巴西賄賂案問題。
據JP摩根的分析師推測,吉寶可能把KOM股權派發給股東以便分拆KOM上市,然後KOM以換股方式收購勝科海事。若真的合並(可能是兩年後),最終的結構不見得符合這個猜測。
資深股票經紀馮施鈞則指出,只要收購價吸引人,把勝科海事除牌或私有化都可以,目前這個行業疲軟無力,股東應該是會高興地賣出股權。
不過,鑒于勝科和勝科海事股價已大漲,星展集團研究的分析師上周五在報告中認爲,現在猜測誰將獲益爲時尚早,因爲可能的合並可以有許多不同的方式。勝科海事眼下最重要的還是新訂單的勢頭,這至今仍遠低于市場年初時的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