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永遠不知道,你的孩子有多愛你
朋友圈曾流傳過一個故事,可能有不少人聽過。
有一位媽媽,在吃飯的時候,突然想逗一逗自己的女兒,于是故意夾了一片女兒碗裏的香腸。
本以爲女兒會哭鬧或者不開心,沒想到結局卻是:
女兒把自己碗裏的所有香腸,都一起夾給了媽媽。
“媽媽,因爲你是我最愛的人,所以我最喜歡的東西,都可以給你呀。”
你永遠不知道,你的孩子,有多愛你。
還有一位爸爸,一天夜裏,正在書房裏埋頭敲著程序碼。
兒子突然進來了,不停地纏著爸爸陪他聊天。爸爸正忙著工作,便隨意敷衍了幾句。
不料就出去廚房倒杯咖啡的功夫,回來就發現辛苦了整整一周的代碼,全被兒子給毀了。
爸爸特別生氣,狠狠地教訓了兒子一頓。
後來,才知道,兒子不是搗亂,而是想著幫自己。
“只要我做完了,爸爸就可以陪我玩,也可以早點休息啦!”
你永遠不知道,你的孩子,有多愛你。
你的孩子,可能不會用筷子,不會使用電腦,但是他們天生就會愛你。
雖然有的時候,你會逗弄他,忽略他,甚至責罵他。
但在他心中,你就是全世界最美好的風景。
2
優秀的孩子,都是“陪”出來的
父母和孩子,從來都是一種相互成全的狀態。
孩子的愛,可以治愈父母生活的苦,給到父母最柔軟、最溫情的力量。
同樣,父母的愛與陪伴,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營養液。
耶魯大學對孩子成長的黃金時期,曾進行了長達40余年的研究。
發現孩子成長中的每一階段,都有獨一無二的特色,比如:
3歲是培養創造力的一年,可以多鼓勵孩子繪畫、編故事、玩彩泥、做手工;
5歲是親子關系最親昵融洽的一年,孩子格外喜歡父母的陪伴與贊美;
6歲是孩子內心開始出現矛盾,開始叛逆的一年,父母需要給孩子更多的耐心
……
父母如果能抓住每個重要的時期,給到孩子足夠的陪伴,孩子將來一定,非常優秀。
我的外甥女貝貝,就是一個從小被爸媽用“陪伴的愛”滋養大的姑娘。
有一段時間,姐姐姐夫剛好都特別忙,沒時間陪貝貝,貝貝晚上一個人無聊,便養成了每天盯著電視看的壞習慣,做作業不認真,也不愛搭理人。
後來,姐姐意識到事態的嚴重,不管多忙,都會和姐夫商量著,每天一定要有一個人陪著孩子。
晚上,他們會一起待在書房,姐姐或姐夫看自己工作相關的書籍和資料,貝貝就讀自己的童書。
到了周末,姐姐姐夫就會帶著貝貝去爬山、滑冰鍛煉身體;去逛書店、做手工,一起學繪畫,學習了好幾項技能的同時,也享受著美好的親子時光。
姐姐每次參加家長會,其他家長都會誇貝貝成績好,待人彬彬有禮,聰明又可愛,向姐姐討要育兒經。
姐姐說,沒有什麽特別的育兒經,不過是多花了些心思陪著貝貝成長。
所以說,優秀的孩子,都是“陪”出來的,這句話說得一點也沒錯。
當你在孩子身上,傾注了陪伴、耐心、愛護,孩子自然就會回報給你一個像星星一樣明亮的自己。
3
沒有足夠的時間,也能給予有效的陪伴曾與朋友討論到陪伴孩子的問題,有不少朋友會抱怨說,自己的工作太忙,實在是騰不出時間來陪伴孩子。
但是,忙,真的可以成爲缺席孩子成長的理由嗎?我想,或許不是的。前段時間,一個男孩與爸爸之間互動的幾百張紙條感動了無數人。
男孩名叫浩宇,11歲,正讀六年級。爸爸是一名高中班主任,每天工作繁重,出門時,兒子還未起床,回家時,兒子已經熟睡,很少有時間可以陪伴兒子。兒子總是見不到父親,心裏有很多話想與父親說,而作爲老師的父親,也深知“陪伴“對于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于是,父子二人開始了“紙條傳情”。
浩宇每天把自己想說的心裏話,高興的不高興的,新鮮的有趣的,甚至自己不會做的數學題,都寫在小紙條上,貼在門口或者留在茶幾上。晚上爸爸回了家,仔細看著兒子的留言,然後認真地回複。幾張薄薄的紙片,串起了兩人的父子情。
雖然爸爸不能常常陪伴浩宇,但浩宇學習生活中的開心、煩惱、疑惑、迷茫,他都能參與其中。浩宇也在這樣的交流中,漸漸成熟,健康成長。對于大多數父母來說,都需要兼顧家庭和工作,忙,是生活的常態。
但是,有遠見的父母,會明白如何利用好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和碎片時間,多關注孩子生活的點點滴滴,用更溫暖、有效的方式去溝通。特別喜歡一位女作家曾提出的一個概念:父母和事物一樣,都有“有效期“,孩子是上天賜予父母最珍貴的禮物,一旦你不珍惜,錯過了這個有效期,老天爺就會把這份甜蜜的禮物收回。所以,在“父母”這個角色還有效的時間裏,一定要給他們最用心的陪伴。
本文來源:根據網絡資料整理如涉及版權,請及時聯系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