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媽媽常對我說,如果你手中有一個蘋果,別人手中有個梨。你想要品嘗梨子,就得學會分享切半,這樣就可以享受兩種水果的滋味。也就是說,首先你手中要有一個蘋果,才有與人交換的資格。
可現實中,許多人只會抱怨沒有人願意和自己交換,卻沒看到自己的手中連蘋果核都沒有。
你問別人爲何不把你當朋友看,爲何不問自己憑什麽讓別人把你當朋友看。
這是一個追求平等的社會,也就是說,資源的對等,才能獲得平等的友誼。不要怪別人不把你當朋友,只怪你自己不努力提升實力。
你要接受這個世界的相對冷漠和適度功利,並且認爲這就是保持正常運轉,和最優化配置的必要手段。
出身和運氣是無法選擇的,但“一個人的才華和學識是通過努力必然獲得的東西”。如果你通過努力成爲優秀的人,那麽就會有另外優秀的人、有價值的人願意爲你提供幫助。這種像市場交換的“等價原則”,聽起來殘酷,卻是人脈的本質所在。
越來越多的人在社交網站中爲建立起“類似人脈的東西”而感到滿足。但是,試問這其中有信賴關系嗎?增加“粉絲”或是信息交換的對象,頂多,說難聽一點,只是增加“以熟人爲名的裝飾品”罷了。
“我認識很多人,因爲我搜集了這麽多的人際關系,所以我是個有價值的人!”向不特定的、多數的人顯擺這件事,我覺得一點幫助都沒有。而如果擁有“真正可以信賴”的人脈,通過他們向不特定的、多數的人發送自己的信息,也是可以做得到的。
某種意義上,盡管絕大多數人不願意承認,他們的所謂“友誼”實際上只不過是“交換關系”。可是,如果自己擁有的資源不夠多不夠好,那麽就更可能變成“索取方”,做不到“公平交換”,最終成爲對方的負擔。
這樣的時候,所謂的“友誼”就會慢慢無疾而終。也有持續下去的時候,但更可能是另外一方在耐心等待下一次交換,以便實現“公平”。電影《教父》裏,棺材鋪的老板亞美利哥。勃納瑟拉決心找教父考利昂替他出氣並爲自己的女兒討回公道的時候,亞美利哥就是“索取方”。許多年後,教父考利昂終于在一個深夜敲開了亞美利哥的門……
所以,可以想象,資源多的人更喜歡,也更可能,與另外一個資源數量同樣多或者資源質量對等的人進行交換。因爲,在這種情況下,“公平交易”更容易産生。
事實上,真正的關心最終只有一個表現:爲之心甘情願地花費時間,哪怕“浪費”時間。這也很容易理解。因爲,當你把時間花費到一個人身上的時候,相當于在他的身上傾注了你生命的一段,不管最終的結果如何,反正,那個人那件事都成了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不管最後你喜歡還是不喜歡。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所以最終,“真正的好朋友”誰都只有幾個而己。
最好的愛情,是勢均力敵。最好的關系,是價值對等。
職場也好,生活也好,商業的圈子,哪怕情感的世界,都是處于一個無形的力量博弈出來的結果,組成這個世界的秩序,和我們身邊圈子的平衡。
你看到這世界的功利,其實這才是真正公平的關系。而我們終其一生風鬥的意義,也許就是有能力,在這功利的世界裏,做出不那麽功利的選擇。
這種感覺很美妙,因爲它的名字,叫自由。
所以,只有讓自己變得更強大,你才能不被人輕看,才能避免乞求別人的低聲下氣。只有不斷努力,你才能遇到更好的朋友,享受旗鼓相當的友誼,以及你所期望的公平。
唯有努力,你才有享受人世間各種美好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