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名南洋理工大學學生的畢業作業獲得兩名部長表揚,也因此吸引更多人關注她們要突出的課題。
爲了讓我國的青少年更進一步了解“網上誘拐孩童”(online child grooming),也就是透過數碼平台性侵孩童的風險,以及教導他們如何應付“網上獵食者”(online predator),南大黃金輝傳播與信息學院的四名學生發起教育青少年的計劃。
計劃名爲“Flag, You’re It”(意爲“我看中你了”),透過網上不同平台傳播更好防止網上誘拐孩童的案例。接下來幾周,計劃將推出三個“工具箱”(toolkit),傳授如何辨別網上獵食者與受害者,以及到哪裏求助的知識。
項目負責人之一黃思齊(24歲)受訪時說:“我們之所以關注這個課題是因爲在我們的四人小組裏,就有兩人年少時親身經曆過,而另外兩名組員也認識有相同經曆的人。”
浸濡式展覽
讓公衆親身體驗被誘拐
另一名組員陳詩穎(24歲)也指出,她們研究這個課題時所做的400份問卷調查發現,少過三成的人認爲自己會成爲網上獵食者下手的對象,卻有將近八成的人認爲朋友和其他中學生會受害。
姚思安(24歲)和蘇慧敏(23歲)連同其他兩名組員,將在下月于國家圖書館舉辦浸濡式展覽,讓公衆親身體驗網上誘拐孩童的過程。
Flag, You’re It計劃前天正式啓動,透過其網站和面簿等社交媒體平台開始宣傳,不到一天時間就有兩名部長分別在面簿上轉發她們的貼文。
內政部長兼律政部長尚穆根在個人面簿頁面轉發Flag, You’re It面簿貼文時,引述微軟2019年的一項網絡行爲安全調查結果指出,我國13歲至17歲的青少年最容易被網上獵食者性誘,而同年齡層有三分之一會與網上認識的陌生人見面。
他認爲這些是很令人擔憂的數據。他的面簿貼文也提到,于本月1日正式生效的刑事法改革法案(Criminal Law Reform Act)可以更好地保障我國青少年不受到性誘,但全體國人也應該在這方面出份綿力。
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部長傅海燕也轉發四人的貼文,並表示非常高興我國的青年推動自己關心的課題,爲社會帶來正面改變。
對于部長們的贊賞,黃思齊表示:“我們希望能夠透過這個計劃和分享其他人真實的經曆,讓青少年可以更好地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