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學
多財
從普通市民的角度來理解常見的經濟和財經術語和課題。
陳紫筠 報道
受到冠病疫情影響,本地上個月的整體消費價格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簡稱CPI)漲幅放緩,但有些人卻不以爲然,那家經常光顧的面包店明明沒有減價,物價增幅怎麽可能下跌呢?
其實,個人對物價的感受和整體物價水平有所差距是正常的,CPI反映的是所有家庭對通貨膨脹(inflation)的集體感受,而不是個人對物價的觀感。
根據統計局網站資料,CPI由本地家庭經常購買的約6800多種商品和服務組成,大致分爲10類,包括住房、食品、交通、教育和醫療等領域。以2019年爲例,住房和水電、食品,以及交通是在CPI中占比最大的三個領域。
不過,每戶家庭的消費模式不一樣,有些家庭在某樣物品上的花費超出全國家庭平均水平,而不同收入家庭購買的商品和服務又有別,物價上漲對個別家庭的影響自然各不相同。
人們常常混淆CPI與生活費指數(cost of living index),以爲這兩者的概念是一樣的。實際上,生活費指數衡量的是,人們爲了維持特定的生活水平所需的費用,而其中用來計算價格的商品及服務,會因爲消費習慣的改變而進行調整。
由于不同人對維持生活水平所需的物品不一樣,用以衡量生活費指數的物品也不一樣。例如,根據經濟學人信息部(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今年3月中旬出爐的報告,新加坡連續六年成爲外派人員生活費最昂貴的城市。
外派人員一般都租房上餐館,本地人則住組屋上咖啡店,兩組人爲了達到特定的生活水平所購買的商品有別,所面對的生活成本也不同。反之,衡量CPI的一籃子商品大致是固定的。
舉另一個例子,當桃子價格上漲時,人們因爲不想付更多錢,而選擇吃其他較便宜的水果。這樣一來,生活費指數可能維持不變或甚至回落。
然而,如果桃子是衡量CPI的其中一樣商品,這個指數將因爲價格上升而提高。
這是因爲CPI假定人們將付更多錢買桃子,以致誇大物價上漲的情況。這種現象在經濟學上被稱爲替代偏差(substitution bias)。
雖然CPI作爲衡量生活費用的指標不盡完美,但仍被廣泛使用,因爲它使用一籃子固定商品的方式較爲客觀。
統計局每五年會調整消費價格指數的基線,以反映最新的消費趨勢,以及家庭所消費的産品服務組合。在新加坡,貿工部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每月都會公布前一個月的CPI。以今年2月爲例,我國的核心通貨膨脹率從1月份的0.3%跌至負0.1%,不但低于市場預計的0.1%,甚至是10年來首次出現負數。核心通脹不包括住宿和私人陸路交通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