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裁會客室
新電信約70%盈利來自新加坡市場之外,包括澳大利亞、印度、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泰國等;新電信四分之一收入來自電信以外的業務,包括數碼業務(如數碼營銷、網絡安全、支付)、電玩和電競領域,以及資訊通訊科技等。
周文龍 報道
說到新電信(Singtel),許多人的印象總是它是新加坡電信業的龍頭老大,具有140多年曆史的悠久品牌。
然而,對新電信國際業務總裁藍道義來說,新電信市場既不限于新加坡,也不只是電信業務而已。
事實上,新電信約70%盈利是來自新加坡市場之外,包括澳大利亞、印度、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泰國等;新電信四分之一收入來自電信以外的業務,包括數碼業務(如數碼營銷、網絡安全、支付)、電玩和電競領域,以及資訊通訊科技等。
藍道義接受《聯合早報》專訪時打趣地說:“新電信是一個老字號,可是我常常開玩笑說,我們已不只是一家在新加坡營業的電信公司,其實應該改名不叫新電信了。”
現年48歲的藍道義三年前加入新電信,負責發展集團的非電信業務,以及澳洲以外的海外市場。
他指出,現代科技日新月異,新電信所扮演的通信角色也必須隨時代改變,特別是尋找新的“數碼粘膠”(digital glue)粘住用戶,讓他們繼續成爲集團生態系統的一部分。
藍道義透露,集團在檢討未來發展策略,審視各個相關領域的商機後,最後鎖定在數碼金融服務、電玩與電競、網絡安全和信息通訊科技等集團具有競爭優勢的領域。
商業世界並非黑白分明
當中,又以數碼金融服務的發展潛力最大,也最備受市場關注。
去年底,新電信和Grab宣布強強聯手,合組財團申請我國的全面數碼銀行(digital full bank)執照。
不少受訪學者和業內人士都看好該財團所具備的財務實力和科技優勢,認爲它們成功取得執照的可能性相當高。
談到新電信進軍數碼銀行領域,藍道義指出,集團早在七八年前已嘗試通過Dash推出各類數碼銀行服務,如用手機應用付款、申請個人貸款,甚至訂制個人所需的旅遊保單等。
兩年前,集團也設立跨境電子錢包聯盟VIA,讓Dash能在泰國和日本商店使用。集團下來會計劃把這服務推廣到更多國家和地區。
隨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發出全面數碼銀行執照,現在進軍數碼銀行領域的時機顯然更成熟了。
至于爲什麽選擇跟Grab合作,藍道義笑說:“我們經曆四個月多的‘速配’活動,間中會見了60多家企業,最後我們覺得跟Grab的數碼銀行經營理念相近,各具優勢,又能相輔相成,合作建立更強大的生態系統,所以敲定它成爲合作夥伴。”
目前,新電信和Grab在電子支付方面是競爭關系,分別以Dash和Grabpay爭搶市場份額。不過,藍道義認爲,商業世界裏企業之間關系複雜多變,競爭對手有時可能是最佳合作夥伴。
他說:“這世界並非黑白分明,只有朋友與敵人的。既然我們和Grab都有相同的拓展東南亞市場的雄心壯志,與其互相競爭,爲什麽不考慮一起合作呢?如果我們繼續抱著不跟競爭對手合作的想法,我們將難以壯大。”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預計在6月公布成功申請者名單。盡管新電信和Grab的合組財團被視爲大熱門,藍道義謙遜地表示,這次數碼銀行執照申請戰情激烈,每個對手實力相當強,集團並沒有絕對把握一定拿到執照。
他透露,如果集團成功取得執照,將會推出在借貸、投資和支付等方面的全新服務。
東南亞電競領域迅速發展
除了數碼金融服務,電玩與電競是藍道義積極開拓的業務之一。
他在兩年前推動設立區域電子競技比賽“PVP電競大獎賽”(PVP Esports Championship),如今該活動成爲區域電競界內的一大盛事。去年,兩項聯賽吸引了東南亞區域超過2000名電競玩家和超過140萬人次網上觀看。
上月,新電信也與泰國聯號公司億旺資訊服務(AIS),以及韓國SK電訊(SK Telecom)合資設立區域電玩公司,加強該領域業務。
藍道義指出,東南亞電競市場正迅速增長,目前擁有約4億名電子遊戲玩家,明年數目或將激增至7億人。與此同時,收看電競直播節目的人數預計有4000萬人。
“更重要的是,手機電子遊戲越來越廣泛,特別是5G網絡推廣後,增強實境(AR)和雲遊戲(cloud gaming)逐步流行,電玩與手機將形成密不可分的關系。我們作爲電信公司,有必要在這個領域插旗以占據市場優勢。”
展望未來,他相信電網與電競能爲新電信開拓更多收入渠道,包括讓用戶以Dash付款下載電子遊戲,舉辦電競大型活動,以及提供付費視頻內容等。
喜歡挑戰自我
如同新電信業務的多元化,藍道義的個人事業道路也相當多變。在加入新電信前,他是凱德集團(CapitaLand)的首席財務官。更早前,他擔任摩根士丹利東南亞區域投資銀行主管。這三份工作,跨越了金融、房地産和電信等不同專業領域。
藍道義說,他向來喜歡挑戰自我,尋求新突破。像他從英華小學這個傳統英校,轉到華僑中學和華中初級學院。他原來是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系學生,卻因覺得自己性格不適合當醫生,毅然到哈佛大學修讀經濟系。
他說:“在現今世界中,我們已不能憑著一技之長闖天下了,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新技能。況且,我從事的三份工作,雖然都涉及不同領域,不過它們同樣側重國際業務發展,把這幾個點串聯起來的話,它們恰好反映了行業未來更宏觀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