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爲錢創業,有人爲了圓夢。陳淑琳和丈夫蔡曜遠卻想把悲憤化爲力量,才創辦了我國首家以貓爲主的寵物咖啡館。
位于新加坡河畔的Neko no Niwa,即貓之園庭,宛如“小橋流水人家”,是本地結合寵物與餐飲的鼻祖,以一絲不苟的打理及管理享譽區域,開業迄今六年有余。
蔡曜遠是本地資深新聞攝影記者,陳淑琳曾在基金公司行銷部任職。兩人商議後決定,由她全職經營貓咪咖啡館。
陳淑琳向來都有貓狗爲伴,蔡曜遠卻恰好相反。“小時候家長反對,成長中對它們又多有誤解”,直至兩人交往,他才開始近距離接觸小動物。
婚後不久,夫妻倆領養多年的貓患癌過世,令他們倍感悲痛與憤怒。決意走出陰霾時,亦決定賦予它的離去更高的意義。除了領養,他們還琢磨如何將此舉升華到另一個層次。于是,即便親友不解,自己也毫無經驗,兩人還是選擇創辦貓咪咖啡館。
開山鼻祖 曆盡波折
正因“史無前例”,萬事起頭難上加難。咖啡館涉及舊屋、飲食和動物,必得先通過個別部門的審核與批准。夫妻倆唯有在有關當局之間周旋,勤于多方多回的協商。
通過充分具體的說明,證實各環節所做的深度考量及准備後,包括如何保證飲食與動物的安全等,他們終贏得所有單位的認可,獲取相關執照。
過程雖異常艱辛,前後近乎一年,但若從樂觀的角度看,嚴苛的要求或許意味著各方給予人類和動物同等慎重的處理態度。
除了官方機構,動物救援者和組織皆投以懷疑的目光。他們走訪多個收容所,表示想挑選並領養性情適于咖啡館生活的貓只,都屢遭拒絕。被救援的動物多半遭到棄養或受過淩虐,救援者便成爲它們的守護者和防線。
陳淑琳說:“他們對寵物咖啡館聞所未聞,架起防禦是可以理解的。”後來,他們“絕不棄養”的承諾博得幾位救援者的信任,才找齊了咖啡館的“家貓”。
接下來,便是員工培訓。有寵物的咖啡館畢竟與其他餐飲業不同,員工處理店裏事務之外,還得照料貓的安全和起居飲食。
爲了提升大家的知識,蔡曜遠工作之余,還下足功夫學習各種與貓有關的知識,再與員工們分享。就連可兼顧咖啡館衛生和貓只安全的清潔劑等小細節均不放過。
有效的學習與溝通必是雙向的。陳淑琳和蔡曜遠不忘時時給予員工們分享己見與抒發感想的空間。這種交流有助于彼此達到共識與諒解,促進咖啡館的運營以及對貓的照顧,還可留住極佳的員工。店裏的員工有長達五六年的,亦有相伴三四年的。
投入約七八萬元的創業成本後,他們打造了通透、潔淨且淡雅的Neko no Niwa貓咪咖啡館,于2013年聖誕節正式開業。好在本地“首創”終于發揮作用,掀起一波波慕名而來、排隊造訪的熱潮,使到咖啡館在那一年內便達到收支平衡。
面對競爭 堅挺原則
“前無古人”絕非“後無來者”。陳淑琳和蔡曜遠始料未及的是,開業不到半年,突然獲知另有四家寵物咖啡館宣布不日開業。但令他們痛心的是,烏節路的一家咖啡館業主,不僅大量購買貓只、謊報健康情況,更疏于基本照料,以致七只貓在一年內喪命,數只抱恙負傷。該館未開業便被強制終結,業主雖遭社會痛斥和法律制裁,卻無法挽回無辜喪失的生命。
這起悲劇,對悼念已故愛貓的夫妻倆影響頗深。爲此,他們決定傾全力搭建貓與人之間的橋梁。過程中,有新發現亦有小成就。有養貓多年的客戶初次發現貓咪廁所以及背後的大學問。有歐美訪客好奇詢問,住著11只家貓的房子如何做到連一點異味都沒有。
目前,咖啡館每月營運開支約爲1萬5000元,獸醫看診的醫藥費除外。陳淑琳和蔡曜遠相信,生意再小亦可發光。只要收支至少平衡,他們將以Neko no Niwa爲平台,促進客戶對貓的正確理解,達到共生的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