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不排除調高國家儲備淨投資回報貢獻比率,以增加未來收入,不過現階段沒有調整必要。
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接受《海峽時報》網絡節目The Big Story訪問時說,政府會仔細研究調高國家儲備淨投資回報貢獻(NIRC)比率的做法,但他認爲現階段還不須要。
政府把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以及淡馬錫控股這三家機構最高可達50%的淨投資回報納入NIRC框架,作爲國家財政收入的一部分,資助政府開支。
在2019財政年度,NIRC貢獻了170億元,是政府最大筆收入來源。
王瑞傑形容有關方程式頗健全,“不著重于每一年的回報”,也就不至于一些年的開支過高,另一些年又沒有花費的能力。
他說,冠病疫情導致人們減少消費,購買更少房地産等,從而降低了消費稅和印花稅稅收。把儲備金累積回來的其中一大做法是售賣土地,“但或許最重要的是政府投資公司、淡馬錫控股和金融管理局的投資。我們的每一個投資機構都有明確的使命”。
王瑞傑指出,這些機構過去幾年加快了檢討投資戰略的速度,令他欣慰。
爲應對冠病和保企業保工作,政府這回動用520億元國家儲備金。談及政府要如何增加收入,以增強財務狀況,王瑞傑認爲關鍵是強化整體經濟。“這是因爲如果我們的經濟能更快速且更強勁地回彈,收入才會增加,不論那是企業所得說、個人所得稅或印花稅。”
審慎財政紀律是我國財政政策的基本原則之一,王瑞傑上周五在國會裏總結第四個預算案辯論時說,即使面對低利率環境,政府仍不會靠借貸來應付經常性支出。
那政府會否加大借貸力度,把更多開支注入基礎設施項目,以惠及多代人?
對此,王瑞傑坦言,全球利率超低,能夠重新動工時,確實應該加快部分長期基建。“因爲建設新加坡、加強韌性不僅關乎撥款,也關乎加強新加坡的生産能力,提高國人未來的生活質量。”
即便如此,他強調相關借貸須確保基建項目可帶來經濟或社會回報。“全球金融危機時,我目睹一些國家如何嘗試擴大花費以解決困難,如隨處建道路和建機場,結果反而陷入更大困境。那些項目最終都得由未來一代又一代人來買單,而那是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