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加坡和中國的“快捷通道”安排,前往中國的本地人員在抵境後,所接受的聚合酶鏈式反應檢測以及血清檢測必須雙雙呈陰性反應才能續程。換言之,感染過2019冠狀病毒但已康複的人員暫不能通過該渠道,豁免隔離展開行程。
貿工部星期一(6月8日)在官網公布了更多有關“快捷通道”的詳情。針對其中一道問題:曾患冠病、但已完全康複的人員在接受血清(serology)檢測時或呈陽性反應,是否還能前往中國?貿工部回答時指出,中方要求旅客必須滿足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和血清檢測“雙陰”條件,才可在境內續程。
若在中國確診感染冠病,當地政府會爲旅客提供必要的治療,但旅客須自行承擔費用。
中國人員入境新加坡時,則只須啓程前通過聚合酶鏈式反應檢測,並在抵達我國後,再接受一次聚合酶鏈式反應檢測即可。
淡馬亞:中方要求“有點太嚴格”
新中兩國本月起,爲商務和公務人員開通往返兩地的“快捷通道”,只要出境前和抵境後通過冠病檢測,就可在無須隔離14天的情況下展開行程。這項安排率先于新加坡以及上海、天津、重慶、江蘇、浙江和廣東之間實施,並在日後逐漸擴展。
臨床微生物學與傳染病學亞太學會會長淡馬亞(Paul Tambyah)說,中方的要求“有點太嚴格”,但相信他們有自己的顧慮。其中一個原因或是中方意識到聚合酶鏈式反應檢測的不足之處,尤其是那些沒有病症的患者。
他解釋,大部分冠病患者會在染病的第14天至21天産生抗體,對血清檢測呈陽性反應。不過一小部分會在染病的第七到第10天之間就對檢測有陽性反應,而這些患者可能還有傳染力。
“因此他們(中方)要有雙重保障……而且血清檢測一般對采樣員有比較少的依賴。血清檢測是靠抽血取樣本,對比鼻咽拭子采集,這比較規範也更容易進行。”
淡馬亞提到,在新加坡,目前的官方想法似乎是那些對血清檢測呈陽性反應者是早前受感染的,已不再具傳染力。“我不認爲(中方的做法)是個具成本效益的策略,因兩個檢測還是有可能出現假陰性結果的風險。重要的是,不可能做到百分百確定一個人沒有這個病毒,因此需要有衡量風險和收益的方式。”
我國自本月8日起已開始受理由政府部門接待的人員申請,之後則會開放讓商務員提交“快捷通道”的申請。貿工部常任秘書林明亮日前在記者會上說,預計首批通過“快捷通道”安排到訪我國的人員會在數個星期後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