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病病患在康複期間,體內會産生大量可以對抗病毒的抗體,采集這類病患的血漿可以用來治療其他病患。目前,參加本地這個恢複期血漿治療計劃、接受評估的捐血病患有71人,其中20人捐了血,有五人接受了血漿治療。
恢複期血漿治療(convalescent plasma treatment)原理是把血清(serum)從血漿中分離出來,再爲其他患者注射,希望用當中的抗體幫助對抗病毒。
這個方法早在100多年前就用在德國的白喉病病患身上,在後來的沙斯和伊波拉病患身上也曾用過,但無論從有效性和采集適合血液層面都存有風險,因此在醫學界被視爲一種暫時性的手段,一直無法推廣。
國家傳染病中心主任梁玉心教授接受《聯合早報》專訪時指出,恢複期血漿療法目前還屬于探索和試驗階段,是否有效也還難下定論,每一次都要仔細考慮臨床情況,還要跟病患和家屬商量,畢竟接受血漿治療就像接受捐血一樣,都有利弊。
“血漿一般是給生病不超過兩周的病患,血型也要跟捐贈血漿者吻合。因爲不是標准治療法,所以也要看病患和家屬是否同意。”
她透露,截至6月5日,有71個捐血者接受了評估,20人捐了血,並有五人接受治療。這五人都是在加護病房時輸的血,三人已經出院,兩人還留醫。
由于缺乏對照試驗,目前無法斷定血漿是否就是治愈了出院病患的良方,抑或是病患自行康複。
血漿治療只是國家傳染病中心展開的數個研究項目之一,這次的疫情讓研究團隊迅速進入狀況,在多個層面展開研究,很多成果也讓梁玉心這個傳染病專家感到振奮。
新加坡不僅是首批檢測到來自中國冠病病患的亞洲國家,我國參與的一系列研究成果也讓新加坡的名字出現在很多國際學術期刊。
我國還成立了多個專案小組,比如在衛生部衛生科學長陳祝全教授和全國醫藥研究理事會的支持下,將公共醫療機構的專家集合在一起,成立冠病研究小組,還有冠病治療小組、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試驗計劃和恢複期血漿治療小組。
同樣讓梁玉心暖心的,還有團隊成員的同心協力。她說:“他們都很努力,經常加班卻沒有人來我的房間抱怨。從別的部門調來的同僚也付出很多,這都讓我很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