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科學局透露,去年共接獲3萬7563起不良藥物反應報告,比起前年的2萬5001起激增一半,當中多數由公共醫院和綜合診療所的醫生和藥劑師通報。其中,引起不良反應的藥物絕大部分是西藥,其次是疫苗。
因服用藥物或注射疫苗而産生不良反應的案例,過去六年呈上升趨勢,去年跟前年相比更是激增一半,其中以非類固醇消炎藥和抗生素爲主。
衛生科學局在5月份發表的《不良藥物反應》季刊中透露,當局去年共接獲3萬7563起不良藥物反應報告,比起前年的2萬5001起激增一半,當中多數由公共醫院和綜合診療所的醫生和藥劑師通報。
引起不良反應的藥物絕大部分是西藥(97.6%),其次是疫苗(1.1%)、生物制藥(0.8%),以及包括中成藥、傳統藥物和化妝品在內的輔助保健品(0.5%)。
其中,接獲最多不良反應報告的藥類依序爲非類固醇消炎藥(24.3%)、抗生素(22.4%),以及止痛藥和退燒藥(10.3%)。病患服藥後最常出現的不良反應則包括紅疹、眼眶水腫(periorbital oedema),以及血管性水腫(angioedema)。衛生科學局指出,這個趨勢與往年相似。
引發不良反應的藥物中,以抗生素複合阿莫西林—克拉維酸(coamoxiclav)居首,占總案例近8%。病患服藥後出現的不良反應包括肝功能衰竭、肝細胞損害和黃疸症,嚴重時甚至可引發導致皮膚潰爛的史蒂芬強森綜合征(Stevens Johnson Syndrome)和毒性表皮溶解症。
常見的消炎退燒藥成分布洛芬(ibuprofen)和止痛藥成分撲熱息痛(paracetamol)則分別位居第二和第三。
女病患占六成 約兩成病患年滿60歲
出現不良反應的病患中,女性占六成,年過六旬的年長病患占19.5%,年齡介于50歲至59歲的病患則占9.8%。
另外,去年有171起報告跟輔助保健品和化妝品有關,其中99起是含葡萄糖胺産品引起的過敏反應,如紅疹和瘙癢。
有八起關于肝髒不良反應的報告,與含多種成分的輔助保健品有關,當中多數病患已康複或正在康複中。
衛生科學局也發現八款添加未經申報成分的産品。其中六款含類固醇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的産品可引發多毛症、庫興氏綜合征(Cushing’s syndrome)及腎上腺機能不全。
其余兩款則是含有違禁成分西布曲明(sibutramine)的減肥藥,其中一人在服藥後出現心悸和失眠,另一人在服用名爲“BB Body”的減肥藥後,因心髒衰竭須接受複蘇搶救和長期治療。
出現心悸和失眠的病患是20多歲的圖像設計師吉蓮(化名),她去年2月通過朋友介紹購買兩盒“Bello Smaze”減肥藥。第一天服藥的幾小時內,她開始心跳加速並一直冒汗,下來三天不斷出現心悸和失眠,每晚睡不到四小時,導致她情緒抑郁,甚至有過輕生念頭。
她受訪時說:“我在購買輔助保健品時向來都很謹慎,一定會查看産品包裝上注明的成分,遺憾的是那款減肥藥並沒注明含有西布曲明。”
自從那起事件後,吉蓮不再服用輔助保健品,而是靠運動來保持身心健康。
注射疫苗後引發不良反應 約半數病患未滿12歲
去年有366起跟疫苗有關的不良反應報告,其中206起案例不超過18歲,當中有92.2%是12歲以下孩童。他們接種兒童疫苗後出現的不良反應主要是驚厥,嚴重者則患上腦膜炎、川崎病和血小板減少症(thrombocytopenia)。
12歲以上少年主要是在注射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疫苗後出現頭痛、暈厥和腸胃炎。這些不良反應報告是在去年中學推出校園HPV疫苗注射計劃後接獲的。
分析顯示,跟前年相比,去年有更多報告是關于兒童在接種MMR(麻疹、腮腺炎和德國麻疹的統稱)疫苗後出現德國麻疹、水痘疫苗引起驚厥、HPV疫苗引起暈厥,以及注射卡介苗(BCG)疫苗後患上骨髓炎。
衛生科學局指出,整體來說,去年收到的報告仍在産品包裝內頁說明書和醫學文獻注明的預期發病率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