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母語幼兒教師授課時摻雜英語次數無論多或少,對幼童掌握母語詞彙的能力沒有顯著關聯。不過教師越常在句子內夾雜英語,可能對提高幼童的平均認知靈活度有幫助。
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研究員是在2015年至2016年間,逐字記錄和分析20名母語幼教與孩童的教學對話。每段對話錄音介于20分鍾至40分鍾。
共173名介于四歲至五歲的孩童參與調查,他們來自10個華文、六個馬來文及四個淡米爾文班級。
研究員測試了孩童在一年時間裏,前後掌握的詞彙量和認知靈活度,並進行比較。
研究員觀察了教師的兩種語碼轉換方式,即兩個句子之間摻雜英語的句間轉換(inter-sentential),及句子內夾雜英語的句內轉換(intra-sentential)。結果顯示,母語教師平均每說17句至18句母語句子,會使用一句英語句子;至于同一句子內夾雜英語的情況,則是每18句母語句子就有兩句半。
國立教育學院研究員孫鶴博士受訪時說,本地以英語爲主導用語,孩童一般英語較強,母語較弱。這種情況下,孩童很自然會把英語帶入母語課堂中。
“有些母語教師感到進退兩難。如果一味限制在課堂摻雜使用英語,可能會讓孩童學習母語時失去自信,減低他們參與的積極度。但如果鼓勵孩童這麽做,又擔心會減少在課堂上使用母語的時間。”
學者:家庭環境影響較大
研究發現,母語幼教授課時語碼轉換頻率不高,他們授課時摻雜英語的情況,平均只占授課時間不到10%。
孫鶴指出,不少母語幼教認爲他們應盡量保持課堂中相對“純淨”的語言環境,對語碼轉換作爲一種輔助教學方法,持謹慎的態度。
目前,海外一些研究認爲適當的語碼轉換有助于孩童掌握另一語言。
但國立教育學院研究發現,幼兒教師授課時摻雜英語次數不管多或少,與孩童的母語詞彙學習沒有顯著關聯。
孫鶴說,一個可能原因是母語幼教摻雜英語,更多時候是因爲習慣,而非基于教學目的,因此沒能幫到孩子的詞彙學習。
她並不建議幼教更常使用摻雜式語言,但認爲教師或能更有意識地使用語碼轉換,幫助孩子理解教學內容,這個技能或能通過師資培訓來提升。
孫鶴指出,在本地英語爲強勢語言的環境中,四五歲的幼童要學好母語,家庭環境的影響,比孩童個體差異及學校的影響更大。這主要是因這個階段孩童同家人接觸的時間相對更多。
雖然授課時摻雜英語次數,與幼童掌握母語詞彙的能力沒有顯著關聯,但研究也發現,孩子接觸母語教師在句內進行語碼轉換的頻率越高,他們進行考驗任務轉換能力的卡片分類測試時,反應更快,出錯更少,意味他們的認知靈活度較好。
孫鶴說,會說雙語的人在運用其中一種語言系統時,大腦須有意識地抑制另一種語言系統,語言使用一直轉換時,無形中鍛煉大腦管控能力,是學習雙語順帶的一種好處。研究就顯示,由于句內語碼轉換是一種更“混雜”的表達方式,孩童接觸越多,對他們的認知靈活度相信有一定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