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歲的邝耀明,原本在一家國際知名的大型電子制造商當工程師,家裏還有兩名年幼的兒子。像他這樣的中年專業人士,多數安分守己,好好打工賺錢養家。但是,他卻在2017年40歲時毅然辭去穩定的工作,投入20萬元積蓄創立了Kearea,當起網絡零售商。
他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我從中學起就夢想自己當老板,可是夢想總是很遙遠。沒想到打工十多年之後,竟然還有機會實現。”
邝耀明打工時就已業余通過網上平台買賣二手貨,從中累積市場心得。創業後,他先從自己熟悉的電子産品做起,賣的就是前東家品牌的手機、電腦屏幕等3C産品,接著再陸陸續續加入其他廠牌的電子産品。
從副業轉成正業,他很快就發現,産品的庫存管理是門大學問。“打個比方,手機款式的潮流轉變非常快,進了貨還沒賣完,新的款式就面世,顧客的口味也變了。這是不小的挑戰。”
爲了分散電子産品周期較短的風險,邝耀明決定擴大産品範圍,引進更多的家庭用品。“比如煮菜用的鍋子和其他廚房的器具,款式就不會換得那麽快,顧客的喜好也不會有太大變化,可以比較長青的去賣。”
沒想到産品“陣容”的轉變,無意間讓他在冠病疫情期間的銷售顯著增加。
邝耀明說:“阻斷措施期間,多數國人居家辦公,又不能在外用餐。除了必須在家裏煮,出外買食物也只能打包回家。所以很多人都添購了這方面的用品,例如鍋具和裝熟食的容器。這些貨品的銷量至少增長了100%。”
放眼開通其他區域市場
及時開通鄰國馬來西亞的市場,更讓Kearea這半年來的銷售如虎添翼。
剛創業時,邝耀明就意識到新加坡市場小,一直想走出去,但苦于缺乏技術上的支援。
“單單把産品挂上海外電商平台,沒有第三方的技術支援,就只能靠自己一件件上載。更別說其他障礙,例如彙率兌換、符合當地法規、貨品的物流和運送等等。像我們這樣小本運作的公司,根本想都不敢想。”
今年1月,他通過新加坡企業發展局(Enterprise Singapore)的牽線,跟本地多管道電子商務方案服務商Combinesell合作,使用後者的多管道方案,迅捷地把在本地售賣的産品,同步挂上馬國當地各大電商平台。
通過Combinesell的一站式配套,他也一次過解決了包括彙率兌換、符合當地法規及物流運送的問題,三個月內就打開通路正式在馬國上架。他的目標是未來幾年內再開通其他區域市場。
邝耀明透露,上半年疫情期間,公司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了50%,當中10%到20%的增長貢獻來自馬國市場,估計也是間接獲益于當地的行動管制令。
如果沒有數碼方案,邝耀明當老板的夢想,或許只能局限于在本地商場或鄰裏開一間小店。通過數碼方案的支持,他卻能突破空間局限,以1200平方英尺的貨倉兼辦事處爲基地,同時銷售到國內外市場。
隨著經濟重啓進入第二階段,本地零售業大致恢複,邝耀明觀察到近期的銷售增長有所停滯。但他認爲,這並不全然是門店複業所致,很可能也是因爲經濟下滑,就業和薪資情況轉劣。
對此,邝耀明樂觀以對,腦筋也轉得快。他說:“接下來我會進一些價格較廉宜的産品,應對購買力下滑。名牌鍋具可能大家不會買,我就提供便宜一點的選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