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曾被炮火轟炸,1970年代又遭大火摧殘,曆史最悠久的本土百貨公司羅敏申過去162年來挺過無數風雨,但卻不敵零售市場趨勢改變和冠病疫情的沖擊,即將結束營業。
1858年萊佛士坊開業
羅敏申集團(Robinson & Co)的前身爲“Robinson,Spicer & Co”,1858年2月1日由英國商人羅敏申(Philip Robinson)和一名監獄官斯派塞(James Spicer)成立。公司位于商業廣場,也就是現在的萊佛士坊,售賣茶、芝士和女裝帽子等産品。
兩人當時還在《海峽時報》上刊登告示,籲請公衆多多支持,不過斯派塞隔年就退出了生意。羅敏申之後找來新的合夥人,並把公司改名爲羅敏申集團。
自成立以來,羅敏申百貨雖然數次轉移陣地,但是搬遷地點一直都位于萊佛士坊一帶。
1941年11月,羅敏申百貨搬入萊佛士坊的地標性建築“Raffles Chambers”,也就是現在的萊佛士坊一號的所在位置。羅敏申百貨當時已經是數一數二的百貨公司,裏頭有一些部門還裝有冷氣。
不過入駐新址沒多久就遇上二戰的戰火,羅敏申百貨所在的建築兩度遭日軍轟炸。第一次是在1941年12月8日,那時百貨公司隔天還照常營業,第二次則是在1942年2月13日。
羅敏申百貨于1946年二戰結束後恢複營業,生意蒸蒸日上。1955年,它成爲了區域第一個全冷氣的百貨公司,也接管了然利直(John Little)百貨公司。
1972年11月,因電線短路引發的一場大火讓羅敏申百貨付之一炬,整座大樓被燒塌,九人受困失靈的電梯內被燒死或焖死,造成超過2000萬元的損失。
這場劫難迫使羅敏申百貨離開萊佛士坊來到了烏節路,搬到舊的專業購物中心,1983年再搬入先得坊購物中心,並在該處營業31年至到2014年。2013年,公司耗資4000萬元在麒麟大廈打造旗艦店,同年也在裕廊Jem購物中心設立門市,直到今年8月撤出。羅敏申百貨公司位于來福士城的門市則在2001年開幕。
分析師: 顧客轉向線上和專賣店 百貨商店概念不再受落
羅敏申百貨(Robinsons)位于烏節路麒麟大廈和新加坡來福士城的兩家門市店曾是旅客的購物天堂,如今因爲疫情關系加上國際旅遊未恢複,營業情況雪上加霜。
在本地擁有162年曆史的羅敏申百貨昨天宣布申請清盤,並將關閉本地最後兩家門市店。受訪分析師指出,人們轉向線上和專賣店購物,讓百貨商店的概念不再受落,這類傳統的零售模式要抵擋長期經濟衰退帶來的沖擊,勢必面對極大挑戰。
新加坡來福士城發言人受詢時沒有透露誰會取代羅敏申百貨成爲新租戶。
發言人說,購物者可期待煥然一新的租戶組合,以及令人興奮的購物選擇,稍後將會透露更多詳情。麒麟大廈的業主則沒有回應。
過去吸引不少印尼旅客
第一太平戴維斯(Savills)研究與咨詢部高級主管張敏璋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百貨商店的概念已過時,無法吸引年輕一代的購物者。另外,位于市區的羅敏申百貨過去吸引不少印度尼西亞旅客,但如今國際旅遊限制未解除,無疑讓它承受另一層打擊。
羅敏申集團由迪拜零售業集團雅富騰(Al-Futtaim)掌控。同樣由雅富騰管理的另一個老字號百貨品牌然利直(John Little)也在2017年關閉最後一家分店,正式走入曆史。
網購的崛起給實體的百貨商場帶來嚴重沖擊。萊坊零售物業部主管徐偉傑說:“過去,百貨商店的價值是爲購物者提供便利,讓他們在同個店面購買各類産品。隨著線上購物的興起,消費者不必到實體店面購物,彈指間就可以在線上浏覽全球商品。”
由于到百貨商場的客流量減少,零售業者也轉換行銷策略,改在電子商務平台上售賣産品,提高品牌能見度。
零售業長期處在不景氣的狀態。若不包括汽車銷售,8月份零售銷售同比減少8.4%,減幅大于7月份的7.7%。這是我國零售銷售連續第19個月出現同比下滑。
市區商場受到嚴重沖擊
另一方面,相較于郊區購物中心,市區商場受到疫情更嚴重的沖擊,市區的零售租金今年可能下跌10%到15%。
疫情帶動居家辦公,更多消費者選擇到靠近住家的郊外商場購物,致使市區零售業者受到更大影響。
徐偉傑預測,市區的整體零售租金今年將下滑10%到15%,明顯大于郊外商場約5%到7.5%的跌幅。
高緯環球(Cushman & Wakefield)東南亞區研究部主管李敏雯認爲,烏節路黃金地段的零售租金今年預計下滑10%,反觀郊外商場租金跌約5%。
過去,百貨商店的價值是爲購物者提供便利,讓他們在同個店面購買各類産品。隨著線上購物的興起,消費者不必到實體店面購物,彈指間就可以在線上浏覽全球商品。
——萊坊零售物業部主管徐偉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