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是帶著天真和善良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他們對周遭充滿善意,也會把周遭的一切都當真。
1,奶奶們是不是普遍對自己的親孫女帶著最深的惡意?
最近,我覺得特別尊重和佩服的婆婆有點讓我避之不及。
事情起因是這樣的,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她催二胎的頻率越來越高,跟我們兩口子溝通無果之後,開始給孩子商量,讓我給胡蝶生個弟弟。要不以後家裏的房子都沒人繼承。
一米高的小孩站在跟前,我真的接受不了奶奶給自己唯一的孫女說這個。我自己奮鬥下來的車也好,房也好。我想留給胡蝶留給胡蝶,不想留自己造了。憑什麽要專門生個兒子留給他,我又不欠他的。另外,家裏又沒有皇位要繼承,給孩子說這話,好像我們不愛女兒一樣。
三歲多已經會翻嘴的小孩,還告訴我,在我外出給客戶送刷卡機的時候,奶奶在家裏給她開玩笑,說我走了,不要她了。她問我是不是真的不愛她了。
說奶奶不疼孩子是假的,胡蝶指東,奶奶絕不打西。出門要什麽買什麽,在家吃什麽做什麽。孩子有點小磕小絆,哭一聲自己心疼得光想掉眼淚。但就是這麽疼孫女的奶奶,讓我感覺很爲難。
所以前段時間,婆婆說想回老家住不在鄭州以後,我沒再拒絕。並在內心期待著改變不了她,就盡可能離她遠一點,等孩子完全長大懂事,能分清真話還是玩笑話了再說。
家裏樓下有一個阿姨給兒子帶孫女。兒子媳婦在上海上班。孫女鬧騰的時候,她嚇唬孩子說,你爸爸媽媽去外地給你生弟弟了,你不聽話他們就只要弟弟不要你了。
我不知道孩子聽了什麽感受、孩子的媽媽知道了什麽滋味。至少我這種玻璃心如果聽到我婆婆給孩子說這樣的話,我這輩子都不想再搭理她了。
當然,惡意不止源于孩子的性別。
2,請不要讓我的孩子選擇她愛爸爸多一點還是愛媽媽多一點。
相信很多人和我家一樣。有朋友見到自己家孩子,沒有話題聊了,就會問“爸爸愛你多一點,還是媽媽愛你多一點”這樣的問題,或者說“你更愛媽媽,還是更愛爸爸”。
這樣的人,也是挺殘忍的。在孩子的世界裏,自己最親近的兩個人就是爸爸和媽媽。任何一個人都是對他們最重要而難以取舍的。這個時候硬要他們去做先後排序,其實是特別難爲孩子的。
在胡蝶慢慢長大、情緒變得敏感之後,我就放下了工作,專門陪伴了她一年。
這一年多,老胡的工作很忙,早出晚歸,有時候還要出差、加班。我告訴她,爸爸特別愛你,愛我們家。媽媽停下來陪伴你成長,所以,要給爸爸節省點時間,承擔多一點家務。爸爸也需要把原來該媽媽賺的那一部分錢也賺回來,我們的小家才能安定。我們想買什麽、想去哪裏玩,才能沒有後顧之憂。但是,對賺錢就意味著要多工作,會陪我們的時間少一點,我們要理解他、懂他的辛苦。
我不知道兩三歲的小孩能聽懂多少,但我知道,我需要不斷地給孩子這種暗示,讓她明白我們一家人是相親相愛的。
當然現在小孩會在我做家務的時候,幫我掃地、套垃圾袋。最近還主動申請自己洗小襪子、小內褲。她說,媽媽把爸爸該做的家務都做了,在家裏很辛苦。
老胡晚上在電腦跟前加班的時候,她會主動拿盒酸奶或者拿個水果過去,告訴爸爸:“你賺錢辛苦了,歇一會兒”。還會用自己粉嫩的小拳頭給老胡捶捶背。
以前有熟人問胡蝶,愛爸爸多一點還是愛媽媽多一點的時候,她會說都愛,在被要求“二選一”的時候爲難、看我和老胡的臉色。
昨天,在樓下被老鄉問到的時候,她看了看我,鼓起勇氣告訴對方說“我愛我的爸爸和媽媽,你這麽問不禮貌”。我笑著對鄰居說“童言無忌,別往心裏去”。
但是分別之後,我第一時間鼓勵孩子:真棒!你做得對!
3,“你怎麽這麽笨呀!”、“你爲啥這麽膽小啊”這類話親爹說了我也會翻臉。
每個小孩出生都自帶性格特點,有自己的光環,也有自己的短板。
比如我家孩子,天生不願意跟不熟悉的人打招呼。即使是我大學閨蜜,胡蝶視頻裏也多次見過。剛見面的時候,她也不會主動說聲“阿姨好”。必須要玩熟一點了,她才會“阿姨,怎麽怎麽樣”扒拉不停。
老胡有一大家子連我都分不清誰是誰的親戚。過年的時候,老人、包括老胡,都好面兒,想讓胡蝶主動給親戚打招呼。孩子躲我身後,老胡就會說,“你爲啥這麽膽小,這麽大了,連跟生人說句話都不敢?”
所以最近兩年過年回周口,我都會因爲這件小事發火。回娘家的時候,碰到親戚熟人,我給孩子介紹,這是誰、跟我什麽關系。胡蝶雖然不會搭話,但至少可以大方地招手,還會送上一個甜甜的微笑。我覺得這就是她對人有禮貌的方式,也挺好。
孩子有自己的判斷標准。成年人即使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鼓起勇氣去融入也需要很大的壓力,何況是幾歲的孩子呢?
前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的尊嚴是人類心靈裏最敏感的角落,保護兒童的自尊心即使保護兒童的潛在力量。”
無論是開玩笑讓孩子做令自己困難的親情選擇、還是說媽媽不愛孩子了,或者說隨口而出就是傷害孩子敏感神經的話,在我看來都是自私而不負責任的。
即使上綱上線,我也就真上了。別人不需要對我的孩子負責任,但我和孩子自己,需要對自己負責任。
每個孩子都是一顆可愛、脆弱又有點稚嫩的種子,成長需要和風細雨、陽光雨露。一點點霧霾都可能對孩子未來的好幾年甚至好幾十年産生不良影響。
所以,對孩子說話、跟孩子交流的時候,請經過深思熟慮,就像面對一個資産千億的潛在客戶那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