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病給許多中小企業帶來沖擊,也影響到一些企業的生存。不過,在疫情時期,卻有企業應運而生,也有企業的生意做得更加紅火。
本地香水制造商盛香國際(Senses International)在疫情期間來自奢侈品領域的需求驟減,盡管這一扇門被關上,但市場對消毒劑的需求突然增加,卻爲它打開了另一扇窗。
該公司董事經理陳啓賢(52歲)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由于疫情的關系,洗手液、搓手液、清潔劑和消毒劑等基本産品的銷售都有所增加。這些産品都需要香料,我們的銷量也增加了。”
結果,公司今年以來的營收同比增長14%至15%,高于預估。由于出乎意料取得增長,公司因此擴大團隊陣容,並加速將生産線自動化的計劃。
過去三個月,公司已聘用了六名新員工,並期望接下來在增添多一名員工。
自2018年起,它在JTC Space@Tampines North租下面積2300平方米(24萬7570平方英尺)廠房,生産芳香材料。公司銷售網絡覆蓋東南亞和中南半島市場。
在裕廊集團的牽線下,公司同Engel Sense合作,後者開發的自動化全空氣不沾濕消毒系統(total aerial non wetting disinfection system),也使用了盛香國際的芬香材料。裕廊集團之後進一步把Engel Sense的消毒系統介紹給巴士運營商,協助它們快速爲巴士消毒。
陳啓賢說:“在疫情中,奢侈品的需求下滑,但對于必需品的需求卻大漲。我認爲,奢侈品在未來三年的營業額可能無法回到之前的水平,但必需品的營業額卻將持續增長。”
除了盛香國際,按需服務(on demand)送貨平台Pickupp也是另一家在疫情中發現新商機的企業。
該公司營運總監李志銘(31歲)受訪時表示,公司在阻斷措施期間的新簽用戶平均增加六七成,訂單也增加50%。盡管這些數字過後穩定下來,但目前的新簽用戶仍比年初疫情暴發前高出30%。
“病毒阻斷措施期間可說相當特別,讓我們意識到新的可能性與正在變化的趨勢。期間,我們的核心送貨上門業務開始取得非傳統性質的訂單,這對最後一裏(last mile)物流業來說別具意義。”這包括把大學迎新會的材料送給無法出席實體活動與親自到大學領取材料的學生,以及在補習中心關閉期間把作業送給學生。
除了上門送貨服務,公司今年推出的電商與送餐平台Shop On Pickupp,在阻斷措施期間的訂單也大增。盡管阻斷措施後送貨訂單減少,但節慶時期與電商銷售活動如黑色星期五、雙十二與聖誕節,都提高了送貨需求。
送貨平台爲居家企業提供支援
他補充,本地居家企業(home business)今年全年一直在增加,Pickupp將繼續爲它們提供支援。
以上兩家公司在疫情中發現新商機,The Mask Fellows則是一家爲滿足市場對口罩的需求,而在疫情期間“誕生”的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的三名聯合創辦人在醫療器材制造領域都是門外漢,但卻在各自原本所屬的領域紛紛受疫情重創的當兒,憑著各自的專長、熱忱與毅力,迅速結合所需資源,開創新事業。
他們獲得衛生科學局批准,在菜市巷設立了生産高規格手術口罩的工廠,並且得到醫藥器材的品質管理系統ISO 13485認證,生産規格高于歐美要求。工廠每月可生産多達600萬至800萬個手術口罩。
談到疫情期間創業的挑戰,在遊輪業有25年經驗的聯合創辦人崔敏耀(54歲)說,阻斷措施的推行提高了設廠的難度,對策劃、物流與營運造成影響。
“最初的問題是物色工廠空間,然後是裝修、從國外運送與進口機械,再來就是聘請員工與進行任何想得到的工作。由于邊界關閉,我們無法讓機械技師飛來本地。”
另一名聯合創辦人陳姿韻(38歲)的專長,則是提供品牌塑造與企業轉型咨詢。
她表示,由于全球各地封城與物流被拖延,公司制造口罩的機器在7月中旬才抵達本地。盡管投入運作沒有多久,公司的産品已引起海內外企業、藥劑業分銷商與消費者的興趣。
談到公司投入營業以來的表現,她興奮地表示,許多企業在員工做出正面反饋後再次向公司訂貨,並把口罩推薦給他們的國際辦事處與子公司。
“聽到一些專業人士堅持支持本地手術口罩制造商,而不是從海外采購,我們感到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