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半導體工業協會和政府機構合作展開了一系列的人才招聘計劃,包括提高學生對半導體領域的認識,分享關鍵行業趨勢和成功的事例,以便吸引更多本地年輕人加入這個領域。
黃琇惠 報道
冠病疫情加快全球數碼化的進程,帶動本地半導體和電子業的需求走強,但國際邊界尚未開放,業者面對人力資源不足的挑戰。
因此,新加坡半導體工業協會(SSIA)和政府機構合作展開了一系列的人才招聘計劃,包括提高學生對半導體領域的認識,分享關鍵行業趨勢和成功的事例,以便吸引更多本地年輕人加入這個領域。
貿工部兼文化、社區及青年部政務部長陳聖輝昨天在“電子業日”的線上活動上說,新加坡電子業擁有良好的就業機會,目前有超過130家電子公司提供超過2800個工作和培訓機會。這包括技術和創新工程師,以及多個在營運和全球供應鏈上的工作崗位。
目前,電子業的制造工程師月薪爲1800元到3225元不等,中位數薪金是2575元,而電子或機械工程師的月薪一般介于4500元至6000元。
全球半導體業制造産能未來10年內料增加56%
電子業是新加坡最大的制造業次領域,雇用約7萬零500名員工,占制造業國內生産總值(GDP)的39%。
陳聖輝說:“數碼化和消費者對電子産品的需求不斷增長,將推動電子業在未來幾年的持續發展。雖然全球供應鏈在疫情間受到幹擾,但電子業的前景仍維持韌性,且繼續增長和轉型,邁向自動化、數據驅動和環境可持續發展。”
“電子業日”活動由新加坡半導體工業協會主辦,裕廊集團(JTC)和就業與職能培訓中心(e2i)協辦,通過線上招聘會介紹行業,吸引超過1000人參與其中。
新加坡半導體工業協會執行董事洪玮盛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全球半導體業的制造産能預計在未來10年內增加56%,這可爲新加坡半導體業帶來巨大商機,因爲本地擁有一個足以覆蓋整個半導體行業的強有力生態系統。
洪玮盛指出,雖然中美貿易緊張關系對全球供應鏈造成負面影響;但隨著5G通訊、量子計算技術,和汽車的需求不斷提升,加上全球企業邁向數碼化,有助提振本地半導體和電子業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