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爾卑斯南部的迪艾茲小鎮——滑雪者的樂園。
冰雪覆蓋的阿爾卑斯山南部,有一個小鎮,這裏每年擁有300個晴天,站在最高的山峰上能看見法國五分之一的國土,1968年的格勒諾布冬奧會把它選爲賽場……迪艾茲,滑雪者的樂園。當全球變暖日益威脅著冰雪運動,未來的人類還能在這片世界滑雪勝地享受到冰雪之樂嗎……
阿爾卑斯的明天會怎樣——當冰雪運動遭遇全球變暖
撰文/肖白濂
攝影/曾年
執行/賈欣
在阿爾卑斯的高山裏,人們對雪有著濃厚的感情。據說住在雪山上的人們自古便掌握了滑雪技術,大雪滿山時來往于村莊之間就全靠這快捷省力的辦法了。
我的兒童時代遠離積雪的高山,但幼時的滑雪記憶時常萦繞腦中。當冬天的雪鋪滿大地,小時的我就會模仿大小孩兒們找一些竹片和木板之類的東西,用釘子釘一釘,做成好像大人口中的“雪橇”,便和小同伴們去玩遊戲了。兒時的光陰因爲“雪橇”生出了無限樂趣。據說,制作雪橇最關鍵的就是腳下的兩塊竹片,最好辦法是用火將竹片的一端烤出一個彎度來,滑起來才不會磕磕絆絆。竹板彎好後,若家門口恰好有塊高地,便可以快快走上去,再乘著“雪橇”開心地往下溜了。遊戲時,心曠神怡是一定的,還有蕩在天空中的串串笑聲。這畫面定格在腦中,多年來始終萦繞。
在阿爾卑斯的高山裏,人們對雪有著濃厚的感情,我在這裏看到了古代歐洲人使用的木制雪橇。那雪橇的一端也是翹出一個弧度,仿佛也是用火烤出一般,竟與我的童年暗合。
■ 迪艾茲雪場的老照片上懸挂著古代歐洲人的木制雪橇,雪橇一端的弧度可能也是用火烤出來的。
如今的阿爾卑斯山裏,現代滑雪場讓人們盡情享受從巍峨的高山上向下滑馳的樂趣,健壯的教練們還能表演各個時代不同的滑雪技巧,讓從各地趕來的滑雪者們既羨慕又佩服。追溯起來,滑雪這項運動從最初的交通手段到被廣泛複制爲娛樂項目,是以1936年爲開端的。這就要提起一個小鎮了。在阿爾卑斯山南端的一個山谷裏,迪艾茲雪場最高海拔3330米,滑道落差2200米。鎮上的一位叫做讓·伯马(Jean Pomagalski)的人,使前來度假享受高山滑雪的人們不用再費九牛二虎之力、帶著沉重的裝備去重複徒步上坡之苦了——他安裝了首輛電動纜車。從此,龐大的山體開始變得越來越“渺小”,滑雪的人可以輕易地站在山巅——它好像成了家門口的那一塊小小的高坡。在纜車的幫助下,大人小孩都以滑雪爲樂,歡天喜地地享受滑雪帶來的刺激和興奮。
■ 迪艾茲小鎮位于阿爾卑斯南部的山谷,悠久的滑雪曆史從老照片上可窺一斑。
■ 老照片見證著電動纜車爲滑雪者帶來的樂趣。
他讓滑雪變成樂趣
讓·伯马先生使前来度假享受高山滑雪的人们不用再费九牛二虎之力、带着沉重的装备去重复徒步上坡之苦了——他安装了首辆电动缆车。
我和迪艾茲的本地人Jean-Louis Leger-Mattei(後文簡稱J-L)聊起人類的第一個電動升降纜車,他顯得十分自豪,還介紹我認識了小讓·伯马先生—他的父亲让·伯马就是电动缆车关键结构的发明人,也是第一个将电动缆车—那是1936年—安裝在阿爾卑斯迪艾茲鎮的人。或者可以說,是讓·伯马先生使人们真正享受了滑雪的乐趣。
■ 滑雪被廣泛複制爲娛樂項目,是在1936年小鎮安裝了電動纜車之後。
讓·伯马先生是波兰移民的后代,由于政治原因3歲便隨父母移民到了法國,在科諾布爾市完成了公共工程學的深造。畢業後的伯馬先生與纜車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參加的工程項目在阿爾卑斯山區進行,工程中總需要將笨重的建築物資運上高山,那些意大利的樵夫們(當年在法國的外國勞動力以意大利人爲主),對如何在一個不停運動的鋼索上挂起重物頭痛不已。將整條鋼索停下來還是直接挂在運動的鋼軌上,都會影響到傳動的速度。于是他們請出這位波蘭後裔,希望得到個高招。伯馬先生在工程圖前苦思良久,終于想到完美的解決方案,他在纜車上面裝了一種承重工具,使得纜車不必停下即可挂上重物。從此後,那些意大利人再不用爲運輸建築材料犯難了。直到今天,伯馬先生的發明仍在使用。小讓·伯马先生自豪地告诉我:“就我所知,中国也在使用我们发明的缆车,包括北京的长城!”
■ 讓·伯马先生发明了缆车的关键结构,人们不用停下缆车便可以挂上重物,这直接关系到缆车载人功能的实现。
阿爾卑斯山上的纜車家族
阿爾卑斯迪艾茲最好的滑雪時節是3月和4月,那時天氣不十分寒冷,雪又好。等到5月份,阿爾卑斯的積雪開始融化,雪場關閉,衆多滑雪愛好者只能望山興歎了。
一天,讓·伯马先生的同事提议:是否可以如法炮制运送滑雪的人上山呢?这真是个好主意。恰好,同事在阿尔卑斯迪艾兹镇有位相熟的神父,于是两人趁工余季节,登上迪艾兹,并通过神父见到了小镇的镇长。几个人一拍而合,缆车的事情就此敲定。由小镇长出面,几位山区牧场的主人借出了土地。安装工作进行得一帆风顺,到了1936年,伯馬先生已經接到4條滑雪纜車訂單。翌年,以伯馬命名的工廠建成,一個纜車基地誕生了,全世界的訂單紛沓而至……
■ 今天,人們輕松登上電動纜車,即可享受美妙的滑雪樂趣了。
好景不長,纜車的生意剛剛興隆,二戰降臨了。迪艾茲小鎮成了法國遊擊隊的後方陣地,讓·伯马先生也加入了游击队。一次对攻中,德国军队计划消灭山区游击队,决定放火烧掉小镇。小镇的游击队力量薄弱,又没有重型武器。危急时刻,让·伯马先生前往德军指挥部进行游说。奇迹发生了,德军指挥官居然违抗上级命令,保存了阿尔卑斯山上这块清秀的土地,一脉人气得以繁衍下来。伯马先生力挽狂澜的佳话广为流传,当地人对他更加爱戴。战后,小镇的人也曾经前往德国,寻找那位指挥官的后裔……这是我们的题外话了。
■ 小讓·伯马先生(右)与本镇的人亲密交谈。如今,曾是法国滑雪运动员的他,接父亲的班,还担任着阿尔卑斯迪艾兹老游击队队员协会主席的职务。
戰後,在伯馬先生的運作下,纜車公司重新崛起,規模不斷擴大,業績突飛猛進,如今已經成爲一家擁有15個工廠的跨國公司了。小讓·伯马先生这样描述他的父亲:“一生喜爱机械,视金钱为身外之物。当年,我老爸没有注册缆车的相关发明专利,更未将发明视为己有,不仅如此,他还不计恩怨地资助过竞争对手。”闲谈中,小伯马先生告诉我一段往事:1960年,小伯馬先生和他的父親去紐約,受到市長的親自接見。市長非常欣賞伯馬先生運籌帷幄的能力,建議他將公司搬到美國,還許諾將有諸多的發展機會和優惠條件。雖然出于禮儀,讓·伯马先生没有当面拒绝,出门后却这样对儿子说:“我必须回绝市长的建议,法国接纳了我这个波兰移民,没有对不住我的地方,我没有理由离开法国。”
■ 迪艾茲雪場是法國滑雪者的樂園,每年最好的滑雪季節是3月和4月。熱鬧的假期之後,雪場清靜下來,人們得以更自在悠閑地享受度假之樂。
如今,伯馬公司依舊是制造纜車的大企業。小伯馬先生已經從公司退休下來,2003年他將伯馬公司的剩余股份售出,准備安享晚年了。曾經是法國滑雪隊隊員的他,繼續著自己熱愛的滑雪運動,還積極參與釣魚、射擊等活動。接替父親的班,他還擔任著阿爾卑斯迪艾茲老遊擊隊隊員協會主席的職務,日子過得豐富精彩。小讓·伯马先生告诉我:“对于二战我没有什么记忆,这里幸福安乐,我非常满足。”这就是这片美丽安静的土地带来的吧。
天上天下,滑雪爲大
J-L先生滿懷驕傲地和我講述阿爾卑斯迪艾茲這片他投入畢生感情的地方,“你知道我們雪場也叫做太陽之島嗎?我們這裏全年有300個晴天,在我們最高的山峰上,可以眺望法國五分之一的國土……”
我第一次穿上雪服雪具是在10多年前,那是在阿爾卑斯山的瑞士境內。瑞士是高山國度,滑雪是人們冬季必定的朝聖項目。通常,雪場依高山的村鎮而成:一片山間旅社、幾家雪具租賃店、超級市場和高檔商店,隨意分布在街道兩邊;酒吧、飯館、滑雪學校、遊泳池、室內體育館、音樂藝術廳等各式娛樂場,熱情地迎接前來度假的人們。雪場上空,便是來回行走的電動纜車,箱式的、座位式的,不一而足。人們乘纜車到達山上,再沿滑道疾滑而下,時而大雪紛飛,時而雪後藍天,那種樂趣無法言表。日常上下班擠公交車的辛苦在滑雪的刹那消失殆盡,只剩下疾馳的享受和這一片清涼勝地。
■ 迪艾茲小鎮的雪具租賃店,人們可以依照自身程度選擇難度不同的用具。
雪道按難度分出幾種,被標上綠、藍、紅、黑的顔色,以便大家根據自己的滑雪水平選擇滑道,而不至于臨場尴尬。我的經驗是,最好請一位教練,先手把手地學習。我當年就是因爲性急,剛剛和教練練習了兩次,便擅自從難度高的黑道滑下,結果在雪地上摔了數不清的跤……
■ 木制的老雪場宣傳板還挂在鎮上,敘述迪艾茲的曆史與榮耀。
近兩年,坐落在阿爾卑斯山谷中的迪艾茲雪場,已經是我每年必去光顧的地方了。阿爾卑斯迪艾茲是大名鼎鼎的滑雪樂園。滑雪最好的時節是3月和4月,那時天氣不再十分寒冷,雪又好,加上寒假放完了,雪場也清靜下來。等到5月份,阿爾卑斯的積雪開始融化,雪場關閉,滑雪愛好者只能望山興歎,再等一年了。當年讓·伯马先生创业的迪艾兹雪场拥有245公裏的滑道、兩個特殊技巧滑道、84部升降纜車和770門造雪大炮、26輛世界上最先進的雪場平整車、一系列救援系統和一個直升機機場,還有300家商店和40家體育用品店、20個酒吧和4個迪吧,准備了3200個床位爲前來的滑雪者提供服務。因爲迪艾茲的天然優勢,全法國滑雪教練的訓練和考試也選擇這裏作爲基地。滑雪教練是個要求極爲嚴格的職業,也是個責任重大的工作,所以法國當局規定,想當教練的人必須先要學習滿5年,才可以參加考試,各項合格者才能持證上崗。
■ 迪艾茲雪場最高海拔3330米,滑道落差2200米。群山環抱之中,有一條號稱全世界最長的雪道,足有16公裏長。
2007年的4月初,也就是雪場開放的最後幾周,我又來到迪艾茲雪場。我和J-L先生已是老友。J-L家可謂真正的冬季運動之家:J-L先生是雪場旅遊局的負責人,J-L太太是雪場的教練,大兒子在另外一家雪場任滑雪教練,小兒子則在加拿大做駕駛狗拉雪橇的工作。J-L先生幫我在租賃雪具的商店裏挑選了高難度級別使用的滑雪板,我曉得自己水平還沒到最高級別,心裏有些難爲,但也硬著頭皮答應了。這次和我們一同上山的,還有從加拿大回來探親的小兒子。本來J-L太太也要一起的,可惜她有課,只得我們三人了。我們上了滑道,便疾馳起來。J-L先生仍同往常一樣表揚我這個半瓶醋,也許是在誇獎我沒有爲滑道所難住吧,畢竟和他們兩人相比,我還差了一大截。中午,我們在雪道旁的一家別有風致的小木屋裏吃飯,我們面前是歐洲山區最地道的奶酪和熏肉。經過整個上午的滑馳,我們胃口大開,正可以大快朵頤。享受著阿爾卑斯純正的食物,還可看到山脈連綿的雪色,竟比往常吃過的珍馐美味還要痛快。
■ 緊張刺激的滑雪之後,人們可以在鎮上溫暖的泳池中舒緩筋骨,盡情放松。
席間,J-L先生滿懷驕傲地和我講述阿爾卑斯迪艾茲這片他投入畢生感情的地方,“你知道我們雪場也叫做太陽之島嗎?我們這裏全年有300個晴天,在我們最高的山峰上,可以眺望法國五分之一的國土。著名的環法自行車比賽每兩年必須登上一次阿爾卑斯迪艾茲……”他去過幾次中國,所以非常希望未來的迪艾茲可以迎來中國的滑雪大軍。正如前些年誰又能想到俄國客人會遍布法國的高檔雪場呢?同樣道理,J-L先生也對中國滑雪者的到來滿懷信心,特意將阿爾卑斯迪艾茲雪場網站做出了中文版,希望能更好地向中國宣傳。
■ 迪艾茲本鎮出過兩位奧運冠軍和一位亞軍,都是女將。
“金童雞賽”,小將爭鋒
午後天氣正晴,我們直奔迪艾茲鎮COQD'OR的比賽現場—那裏正在舉辦法國“金童雞滑雪錦標賽”。說起迪艾茲鎮的冬季盛會,還是大有來頭的。這裏曾經在1968年被選爲格勒諾布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賽場之一。
午後天氣正晴,我們離開小木屋餐館,直奔COQD'OR的比賽現場——那裏正在舉辦法國“金童雞滑雪錦標賽”,參加者都是10至14歲的兒童。金童雞賽創辦自15年前,目的是發現和培養未來的世界冠軍。2007年,輪到迪艾茲鎮做東。
■ 法國“金童雞滑雪錦標賽”正在緊張進行。2007年,比賽輪到迪艾茲做東。
說起迪艾茲鎮的冬季盛會,還是大有來頭的。這裏曾經在1968年被選爲格勒諾布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賽場之一。當年的開幕式是由戴高樂將軍主持的,正是這屆冬奧會起,開始對運動員的性別和尿樣進行檢測,並被記入奧運曆史。比賽還首次使用彩色電視信號轉播。1968年的冬奧會,法國本土的運動員獲得了432個獎項,奧運獎牌上也第一次刻上了運動項目。聽J-L先生介紹,阿爾卑斯迪艾茲本地曾經出過兩位奧運冠軍和一位亞軍,都是女將。1974年的Fabienne Serrat獲得雙冠軍;2002年的美國鹽湖城冬奧會,金牌得主Isazbelle Blanc,項目是單板速度滑;同屆的銀牌得主Laure Pequgnot的項目則是障礙滑。
■ 在陡峭的雪道上滑下需要高超的技術和過人的膽識,何況滑道上有時會有雪包作阻, 這也讓不少初級滑雪者望而生畏。
“金童雞”的比賽正在緊張進行,雪場中不時能聽見小朋友爲夥伴們加油、歡呼的聲音。當天的獲獎小將們依次登台領獎,迎來一片喝彩……12歲的Luc小朋友來自150公裏之遙的另外一個雪場,由母親陪同前來。Luc因爲在地區分賽中獲得了小回轉下滑的第一名,被當地的滑雪訓練班送來參加比賽。他的比賽要等到明天才開始,我問第一次參加金童雞賽的他緊張嗎?有信心嗎?小家夥神態自如又謙虛地說:“明天試試看吧。”
■ 獲勝的小選手們登台領獎,迎來小夥伴們的陣陣歡呼。
主辦方還請到了曆屆國際比賽的獎牌得主爲金童雞賽的小運動員們簽字留念,有淘氣的孩子還將自己的臭鞋子脫下來,請美女冠軍簽字。傍晚,軍樂遊行表演開始,天空正降下鵝毛大雪,參加的人興致更濃,雪場更添迷人魅力。
■ 主辦方請來曆屆獎牌得主爲小選手簽名,有淘氣的孩子將自己的臭鞋子脫下,請美女冠軍簽名。
一天的滑雪結束,J-L邀請我參加每逢月圓之時的夜滑,也就是完全借助皎潔的月光,從一條16公裏長的雪道上滑下來—這可是號稱全世界最長的雪道。J-L說,月光滑真是美不勝收。可惜,我因爲必須要趕回巴黎,只能把這個願望留在下一年了。
■ 小選手們在雪場留影紀念。他們或許也能從這個曾經舉辦過冬奧會的小鎮走出來,成爲未來的冠軍……
鏈接:全球變暖讓滑雪場面臨關閉
近些年來,全球氣溫持續變暖,地球的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最新發布的報告稱,氣溫上升使冰川融化,雪線上移,爲不斷升溫的滑雪旅遊熱敲響警鍾。
地球變暖主要因爲人類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氣體,形成溫室效應。聯合國的報告稱,由于全球變暖,一些位于低海拔的滑雪勝地有可能消失,這一現象在北半球更加明顯。目前世界各地大多數滑雪度假地都位于海拔1400米的“可靠降雪”地帶。而在今後數十年間,不斷升高的氣溫將使雪線持續向海拔1600米至2000米的更高海拔推進,雪線之下的滑雪勝地的滑雪道將變得越來越危險,許多滑雪場面臨關閉的威脅。
目前,享有國際聲譽的高山滑雪勝地主要分布在瑞士、法國、意大利和奧地利及美國。如果氣溫繼續升高,這些滑雪場地就不得不搬家,遷到離雪更近也更高的地方,但這無疑會增加滑雪者和滑雪場主的費用。長此以往,高山滑雪將成爲很少人問津的項目,從而使它的發展大受影響。而且現在國際上通行的使用人造雪這一方法,由于技術問題還不能成爲解決氣溫變暖帶來的問題。很有可能,高山滑雪運動會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而走向衰亡。人類現在必須嚴陣以待,采取對策,因爲如果我們的生態環境持續惡化,未來的人類很可能再也看不到雪山,更遑論享受滑雪的樂趣了。
>>> End <<<
本文原刊載于《文明》雜志2008年03期
掃描封面右下方二維碼,關注《文明》雜志公衆號:WENMINGZAZHI,了解更多精彩內容。《文明》雜志淘寶店訂閱:打開淘寶app,複制鏈接並搜索進入店鋪,即刻訂閱各期文明雜志https://shop177692594.taobao.com/search.htm?spm=a1z10.1-c.0.0.3a613a27JW5D4Z&search=y
版權聲明:《文明》雜志所使用的文章和圖片屬于相關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敬請相關權利人隨時與我們聯系及時處理。版權作品,未經《文明》雜志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客服郵箱:[email protected] 電話:010-67135553/6711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