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和香港有許多相似之處,不僅都是若幹島嶼組成的彈丸之地、地圖上的“小紅點”,甚至連人口密度都較爲接近(新加坡國土面積700多平方公裏,總人口約爲540萬;香港面積大約爲1104平方公裏,總人口約爲734.67萬),而且作爲亞洲的兩大金融中心,都是屬于人口密集寸土寸金的城市,兩地的房地産市場比較相似,都在過去幾年中采取措施竭力控制不斷上漲的住房價格。
不過香港房地産限價政策的所産生的效果較爲有限,房價在小幅回調之後繼續上漲。據華爾街見聞報道,香港的房價一直十分高昂,然而新加坡的房價卻便宜很多,近年來在房價最高的榜單上穩定排第27名左右。報道稱,香港住房價格約等于香港家庭中位數年收入的19倍,而新加坡僅爲5倍。
香港可開發面積小于新加坡
兩座城市同是彈丸之地,都面臨土地不足的現狀。新加坡700多平方公裏的面積相當于上海市區大小。
完整意義上的香港(港島、九龍、新界)土地合計達到1108平方公裏(含填海面積),看似比新加坡多出55.2%,但實際上,可供開發建房的土地面積不多。
香港很多地方都是山地,此外光面積500平方米以上的小島就有260多個,這些都無法有效利用。另一方面,香港顯得擁擠也是因爲政府劃了很大一片土地不讓開發。並非真的缺土地,而是仍有大量土地儲備或閑置土地沒有開發。如全港1100余平方公裏的土地上,有400余平方公裏是郊野公園。還有占總面積5%的農地,
據統計,目前香港用于住宅的土地只占香港總面積的7%。可用地面積天生比新加坡少,造成的結果就是,私人住宅的新增緩慢,跟不上需求。
新加坡國民也曾“買不起房”
1955年,新加坡經濟困難重重,民生凋敝,住房奇缺,平均每戶不到一間住宅,200萬人口中有40%的人口居住在貧民窟和屋棚內,能夠住上像樣住宅的人口只占居民總數的9%。直到1959年,新加坡人口達到160萬,GDP卻只有幾億美元。即使到了1965年,建國後的新加坡政府依然面臨嚴峻的住房問題,大部分國民都有“買不起房”的痛苦經曆。
1960年2月,新加坡成立了建屋發展局,專門負責建造公共住房,稱之爲“組屋”,用來解決廣大中低收入居民的住宅問題。1964年,政府宣布實行“居者有其屋”計劃,推行住房自有化政策,鼓勵中低收入階層以分期付款方式購買政府“組屋”。1968年,爲解決人民無力支付購買組屋首期款的問題,通過了使用中央公積金購買政府組屋的決定。
“50年間,建屋發展局建造了94萬多間組屋,80%的人口居住在組屋中,其中95%擁有自己的組屋,是全球唯一近乎達到百分之百擁屋率的國家,真正實現了‘居者有其房’的政策目標。”
年輕人工作五年可以買房
新加坡的住宅類型除了組屋外,還包括私人公寓、有地住宅等。私人公寓檔次較高,與組屋相比,單位設計、裝修、配套設施都更加完善。有地住宅是指房屋前後還有屬于自己的草坪、花園等,又分爲排屋、半獨立式、獨立式等,在新加坡算是“有錢”的標志之一。
由于新加坡的組屋面向的是中低收入水平的新加坡公民,新加坡本國的高收入人群以及外國人只能選擇私人公寓以及有地住宅。相對于組屋低廉的價格,新加坡私人公寓以及有地住宅的價格較爲高昂,以私人公寓爲例,由市場定價,大部分價格在7萬元-20萬元每平方米不等。這一部分房價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新加坡總體房價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