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佛士女中即將遷移至位于布萊德路的新校址,掀開曆史新篇章。(聯合早報檔案照片)
萊佛士女中在本周一(10月21日)告別安德遜路校舍,浩浩蕩蕩遷往位于布萊德路的新校園,與萊佛士書院成爲鄰居。
萊佛士女中擁有悠久的曆史,是本地頂尖學府之一,名人校友遍布各行各業。在學校掀開曆史新篇章之際,讓我們回顧萊佛士女中的百年曆程,帶你探索她背後鮮爲人知的曆史與校園文化。
萊佛士女中在安德遜路校舍舉行最後一場的升旗禮。(聯合早報讀者提供)
1
原是萊佛士書院的附屬女生部,首屆學生只有11人
萊佛士女中一開始不是獨立經營的學校,而是萊佛士書院在1844年開設的一個部門。隨著前來接受教育的女學生人數增加,女生部在1879年獨立出來,成立萊佛士女中,當時的學生人數已達到77人。因此,1879年被認爲是萊佛士女中的正式創辦年份。如今,萊佛士女中學生人數已壯大至1800余人的規模。
2
校徽設計經曆三次蛻變
在萊佛士女中140年曆史中,學校校徽一共變了三次。第一個校徽從1947年使用至1966年,1966年的新校徽加入了拉丁文校訓 “Filiae Melioris Aevi”(英譯:Daughters of a better age),也就是“更美好時代的女兒”的意思。學校在1978年再次修改校徽,調整了形狀沿用至今。三代校徽唯一不變的,是標志性的黑、白、綠三色搭配。
萊佛士女中8月舉行“校友回校日”時,在現場售賣收錄三款校徽的紀念套盒。(聯合早報檔案照片)
3
沒鏡子的洗手間,成爲代代相傳的“秘密”
很多人上洗手間時都會照照鏡子,整理衣著妝容才離開,因此鏡子似乎已成爲洗手間的“標配”,在女廁更是如此。但在萊佛士女中,網球場底層的女廁成爲了校園內唯一的例外。這裏的洗手間沒有鏡子,而且據說曾經鬧鬼。看來曆史悠久的校舍,鬼故事才是標配。
4
四色名牌輪流使用
別在校服上的名牌共有四個顔色——紅、紫、黃、黑。新生入學時會被分配到其中一個顔色的名牌,這個顔色就會一直跟隨她們度過四年的中學生涯。如此一來,在校園裏走動時,就能很快地從名牌顔色分辨誰是學姐,誰是學妹。
5)
5
五大家族背後的曆史
萊佛士女中的學生都被劃分進入五個家族——塔耳本 (Tarbet)、巴克(Buckle)、雷真森(Richardson)、華特(Waddle)和哈德力(Hadley)。校方每年都會舉辦活動,讓五個家族一較高下。爲了贏得榮耀,各大家族也是使出渾身解數,載歌載舞,每年還會舉行一個特別儀式,揭曉該年度各大家族的橫幅設計,像極了武俠小說中各大家族門派的競爭較勁。
萊佛士女中五大家族的橫幅。(取自Instagram/@raffles_girls_school)
五大家族以萊佛士女中早期校長名字命名。塔耳本在1904年至1910年之間擔任校長,接任的巴克(Dorothy Martha Buckle)任職長達27年,是萊佛士女中在位最長的校長。雷真森(C Richardson)在1938年至1939年擔任校長,雖然時間短,但因重視學生的紀律與英語發音,對學校帶來深遠影響。
華特(K Waddle)在1939年至1942年間擔任校長。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逐漸蔓延至新加坡,但華特爲守護學校堅守崗位,拒絕隨其他英國人提早撤離。她延至日軍占領新加坡前夕才乘坐最後一班船離開,但渡輪途中遭遇襲擊,華特最終葬身大海。
1946年上任的哈德力(M M Hadley)是萊佛士女中戰後的第一個校長,在任職的五年裏重新整頓學校,推進女性教育。她卸任後,接任的校長諾裏斯(Evelyn Norris)決定增設一個家族,以哈德力名字命名,肯定她對學校作出的貢獻。
新校舍更大 設施更多
萊佛士女中于2012年宣布興建新校舍。耗資7500萬元的布萊德路新校舍占地約八公頃,比現有的校舍大3公頃,新設施包括表演藝術中心、室內體育館和先進實驗室。遷校後,血脈相連的萊佛士女中與萊佛士書院毗鄰而居,可進一步促進交流合作。
萊佛士女中位于布萊德路的新校址。(聯合早報檔案照片)
政府尚未公布安德遜路校址之後作何用途。不過校舍位于市區黃金地段,周圍多是高檔公寓,因此重新發展成爲私人住宅項目的可能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