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尾獅
衆所周知,在新加坡有一尊舉世聞名的雕塑~魚尾獅,高8米,重40噸,坐落于新加坡濱海灣魚尾獅公園,它是新加坡的標志和象征。
魚尾獅的雕像很有特色:潔白的身形英姿玉挺,含笑的雙眸炯炯有神,蓬松的毛發柔韌豐美,層層的鱗片鮮活欲飛。最引人注目的是,獅口張開,白色的水花日夜不停地從口中噴灑而出,射向新加坡河水、再一路奔湧流向大海。它有著非常美好的寓意,象征著財源滾滾,興旺發達。
新加坡人認爲這是一頭母獅。在魚尾獅公園還有一尊小魚尾獅雕像座落在大魚尾獅的身後,口中吐出細細的水絲,雖然纖細卻是源源不斷,日日夜夜陪伴著魚尾獅媽媽。
在新加坡的聖淘沙也屹立著一尊魚尾獅雕像,被認爲是一頭雄獅,新加坡人稱其爲獅爸爸;
而在新加坡的花巴山上還有一頭小魚尾獅,被稱爲獅寶寶。只是這兩頭魚尾獅雕像沒有噴水。
關于魚尾獅的來曆,有著動人的傳說。
公元14世紀,新加坡在當時被稱爲單淡馬錫,意爲海域。
在蘇門答臘的“三佛齊”王國(也有的譯爲“昨佛逝”王國),有一位名爲聖尼羅烏達瑪的王子,依稀看到遙遠的地方有一座小島,十分神往,決意要親自乘船去探個究竟。隨從們擔心海上不安全,不太情願,但不得已也只能陪著王子乘船出海。
小船在大海中顛簸前行,不料天氣突然發生變化,遇到了強大的風暴,海浪翻卷起伏,小船被抛在漩渦之間,忽上忽下,情況萬分危急。聖尼羅烏達瑪王子沉著鎮定,命令隨從將船上所有的東西都扔下去,以求減輕船的負荷,迅速逃離風暴中心。但是,船上所有的物品都扔光了,只剩下船裏的人,船仍在下沉,危險越來越大。
一個隨從向王子報告說:“全部東西都扔光了,再也沒有什麽東西可以扔了。”稍作停頓後,隨從又嗫嚅著說:“不過,還有一件東西可以扔掉,只是如果下人說出來,您可千萬不要動怒,把我仍到海裏去。”王子說:“你就放心地說吧,我不會傷害你的。”隨從說“只有您頭上的王冠還可以扔”。王子聽罷,略略思索之後,斬釘截鐵地說:“現在只有生命最爲重要,如果人都死了,王冠還有什麽用呢!”于是,毅然決然地將王冠摘下來扔到了海裏。刹那間,出現了奇迹。洶湧的海水頓時平息,海面變得風平浪靜,他們脫險了。
小船繼續在大海中航行,在快要抵達海岸的時候,一只美麗神奇的動物從王子眼前馳過,王子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動物,隨從告訴他那是一只獅子。于是,這位王子就爲這個小島取名“新加坡拉”(Singapura),在梵文中“新加”是“獅子”,“坡拉”是“城”,意思是獅子城。新加坡由此得名。
目前矗立在新加坡魚尾獅公園的雕塑,是1964年由範克裏夫水族館館長布侖納設計的,長著獅子的頭,魚的身子和尾巴,浮遊于層層海浪之間,口中噴湧著連綿不斷清水。
獅子的形象自然是出于聖尼羅烏達瑪王子的故事,魚尾的造型則是爲了刻畫出新加坡從漁港變成商港的特性,同時也爲了紀念一代又一代下南洋、辛辛苦苦飄洋過海求生存的祖輩先人們。
1971年,新加坡政府委托以創作牛的雕塑著名的工匠林浪新在新加坡河口一角就地雕塑。林浪新日以繼夜,全情投入,不顧風吹日曬雨淋,廢寢忘食地工作。他的八個子女輪流給他送飯,一家大小聯手幫忙。林浪新在布侖納設計圖的基礎上,經過一番藝術加工和再創造,圓滿完成雕塑,功不可沒。
牛車水
牛車水是新加坡的唐人街,是華人移民最早的聚居地。爲什麽叫牛車水?其實,牛車水的命名是有其典故的。話說,在一個世紀以前,河水暴漲,淹沒了這鄰近的大街小巷,居民們盤了水以牛車載走,所以就有人稱這牛車水。還有一個說法是:當年這一帶的居民曾經以牛車載來水清洗街道,因此就將這地方稱爲牛車水。關于牛車水這名字的由來還有另一個說法是,當年的新加坡馬來人常以牛車水將來自安祥山的井水載來,故稱牛車水。其實,牛車水區的形成與萊佛士的城市計劃有很大的關系。
1819年萊佛士登陸後,從中國南來的華人也日益增多,大部分居住在牛車水區,1828 年萊佛士便將牛車水劃爲華人居住區。其中,居住牛車水的華人,大部分是廣東人。在城市計劃後,牛車水逐漸成爲一個熱鬧的娛樂中心,除了各式各樣的商店,街邊也有許多攤位在擺賣,百多年來盛極一時。當時的牛車水更有“不夜天的牛車水”之稱,時時刻刻都是一片繁華的街景。
不過,從80 年代至 90 年代中期,在曆史巨輪的轉動下,牛車水的街邊小販、各傳統行業檔口,如:木屐匠、薄餅皮制造者、神像雕刻師、寫信佬等等都遷走了,留下的牛車水舊建築,經過翻新後,以嶄新的面貌面向世界。
百余年來,牛車水一直在這裏默默的陪著新加坡河它走了一段很長的歲月,見證了新加坡的成長。這一段路走得不是很容易但是的的確確曾經走來一場繁華。
小印度
小印度是指由新加坡梧槽路起沿實龍崗路朝東北一直到基真那路的實龍崗大廈這一區域。這裏有很多供應印度人日常生活用品的商店,專門售賣他們喜愛的香料、絲綢、首飾、煎餅等,具有濃厚的印度情調。區裏的另一特色是擁有許多代表不同宗教的廟宇,每當屠妖節、大寶森節、開齋節、或衛塞節來臨,小印度便沉浸在節日的歡慶之中。
龍崗路最早于1828年出現在地圖上,是新加坡最早的馬路之一,當時還是貫穿新加坡本島的一條大馬路,把實龍崗河、梧槽河與加冷河連接起來,是南下北上的一條必經之路。“實龍崗”這個路名的由來還有一個傳說。當時此處還是一大片森林,常有猛獸毒蛇出沒,使用這條馬路的人都會敲打銅鑼來趕走野獸。久而久之人們念成了今天的實龍崗。
這個“色彩豐富”的民族特色區,從Rochor Canal一直延伸到勞明達街,充滿著各式新鮮事物,而這裏原本是沼澤地以及家畜放牧場。這裏街道的名稱則是此區發展的最佳曆史見證。而小印度至今仍是當地印度人的生活重心及日常生活采買的聚集處。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它那遍布街道兩旁的商店,這裏的商店建築很有特色,大多的商店的屋檐都向外延伸出來,似那種回廊式建築,遊人行走其中可以免去烈日的暴曬,同時又會感受到濃郁的印度民族氣息,特別是在那空氣裏到處彌漫著的印度香,它似乎是在空氣裏流淌。
去過新加坡的人,都會被當地的民族特色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