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東南亞唯一一個花園式小國,新加坡一直以多元文化和現代氣息吸引遊客。在新加坡衆多旅遊觀光區裏面,小印度是比較特別的一個。 小印度由數條街道組成,內有食街、批發印度式商品的檔口,還有清真寺、印度廟,以及各種塗鴉,最重要的是這片街區的空氣中彌漫著咖喱味和辣椒味,從一些美食店和幹貨店門前經過,氣味最爲濃烈。
漫步在小印度的大街小巷,除了看到少量遊客、華人和馬來人,所能見到的大多數是印度人。在華人占比超過74%的新加坡,小印度就像印度族裔的自留地,保留各種印度式的生活韻律和文化風情。
雖然是一片商業區,小印度卻一點不喧囂,在內街小巷經常可以看到休閑漫步的鴿子,它們已經完全適應這裏的環境,即使生人走近也熟視無睹,一些熱心的市民偶爾還會主動餵養食物。
印度人骨子裏喜歡濃墨重彩,小印度街頭的建築物也是色彩斑斓,其中綠色、藍色、白色、灰色、紅色是外牆的常見顔色。除了部分顔色相對簡單的建築,還有一些花花綠綠,雜而不亂的建築。據說在印度本土,居民會根據不同季節和心情變換房子的顔色。在新加坡,因爲法令和城市整體規劃的原因,變換房子外觀需要走一定的流程。
東南亞毗鄰位于南亞的印度,不過其他國家的印度族裔占比並不像新加坡達到總人口約8%這麽高。那麽,新加坡爲什麽會有這麽多印度人呢?
事情得從19世紀初說起。 當時,英國殖民時期重要的政治家萊佛士航行來到了新加坡,帶來了助手和士兵,把非常落後的小漁村建設發展成繁榮的世界轉運中心及金融中心,爲後來化身發達國家的新加坡奠定良好的基礎。在萊佛士帶來的助手中,有一部分就是印度人,他們成爲新加坡土地上第一批印度移民。在上個世紀較早前的新加坡發展階段,更多印度人登岸,提高了人口總體占比。
小印度在新加坡的地位相當于中國人的唐人街,和牛車水、甘榜格南合稱三大族群文化區。 雖然印度風情濃郁,不過街區裏還是能夠看到華人文化痕迹,一些當鋪的大字招牌是最亮眼的風景,這種商業門類以前在中國很風行,現在已經被新的商業模式所代替,遠在南洋的新加坡反而代代流傳,屹立不倒。
漫步小印度街頭可以發現很多塗鴉,這些塗鴉主要出現在房子拐角處的外牆上,內容較爲多樣化,顔色比較炫麗。塗鴉文化反映的是印度人外放、熱情的性格。
不時有外國遊客前來探訪小印度,部分造型奇特、顔色複雜的房子如今已經成爲網紅,成爲拍照打卡勝地。
位于街區中心位置的維拉瑪卡裏雅曼興都廟是新加坡印度族裔心目中的神廟,每天都有大量信衆前來祈福。 維拉瑪卡裏雅曼興都廟的屋頂、牆壁上的佛像數量多到數不過來,其人物形象也是千姿百態,令人贊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