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生華人簡介
土生華人,馬來語稱Peranakan,即我們現在通常提到的娘惹,指的是從17世紀來到馬來群島定居的華人後裔。漢文化、馬來文化和一些來自葡萄牙、荷蘭、英吉利、泰國、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等文化的影響因素經過充分融合,形成了土生華人文化。隨著時代變遷,這一群體文化保留了漢文化中的節日和傳統,同時又體現出馬來文化在飲食、語言和衣著方面的深刻影響。
文化和傳統
無論是中華農曆的四時節日,還是如慶生和喪葬等人生大事,土生華人們都會一絲不苟的按照傳統的方式加以操辦,而這些方式在當代中國本土早就銷聲匿迹。其中,最詳盡複雜的便要數嫁娶,慶生,祭祖和葬禮了。富裕的土生華人人家往往會大操大辦,精心准備這些儀式所需要的器物,從而遺留下豐富的物質文化遺産——紡織品、珠寶首飾、禮器和材質名貴的家具,如真金、白銀、瓷質、絲綢、天鵝絨、柚木和紅木等等。
大多數手工藝品是統一生産的,但是土生華人珠繡和刺繡卻是由當地人手工制作的。被稱爲娘惹(Nonya)的未婚土生華人婦女,一般每天都在進行珠繡和刺繡,巧手創作出許多複雜精美的物品,其圖案結合中式和歐式風格,造型別具一格,活靈活現。她們的珠繡和刺繡作品的數量和質量往往會成爲她們是否適合婚配的一個評定標准。這些物品很多都是爲了她們的婚禮而准備,如珠繡鞋、婚床上的珠繡床罩、刺繡的新娘蓋頭或者是貴重器皿的套罩。無論是在金器、絲織品還是瓷器上,最多見的便是象征著生育、財富、幸福和長壽的圖案,如鳳凰、蝙蝠、仙鶴和諸如牡丹一樣的花卉。這些往往都會成爲傳家之寶。
著裝
著裝是土生華人文化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也是其重要的體現方式之一。在19世紀,男性土生華人,也叫做峇峇(Baba),身著中國南方地區男性最流行的著裝——稱爲baju lokchuan的寬松提花絲織上衣和長褲。20世紀,他們逐漸吸收了西式服裝的元素,如殖民地時期傳入的、稱爲baju pinjang(長罩衫)的斜紋粗棉布套裝,還有紗籠裙(sarong),同時佩戴各種珠寶首飾,和發夾、手镯、腰帶和腳镯之類的配飾。
另一個特別之處便是鞋類——19世紀的刺繡拖鞋逐漸被現代的珠繡拖鞋或是kasot manek鞋所取代。紗籠裙都是來自爪哇的花卉蠟染織品做成,它的外觀隨著時代變遷,但直至今日起魅力仍長盛不衰。新娘新郎的結婚禮服更是精美異常。持續12天的傳統的土生華人婚禮,其准備過程更是耗時數周,通常需要家族裏所有婦女一齊上陣。新娘的禮服更是鑲珠嵌玉,非常華美。
建築
土生華人民居是建築細節與中西風格的裝飾的有機結合體。科林斯式柱子、地中海風格外觀的窗戶和百葉窗,與中式琉璃瓦和帶有中國傳統裝飾圖案的灰泥牆面並行不悖,相得益彰。獨特的兩扇護欄式小矮門pintu pagar和柵欄門相結合,土生華人將裝飾性和熱帶地區居住所需的實用性結合了起來。白天只關閉半高的pintu pagar,在保證私密性的條件下讓室內的空氣充分流通。來最能展現美輪美奂的土生華人建築之美的地段——翡翠嶺路(Emerald Hill),丹戎巴葛(Tanjong Pagar)和如切(Joo Chiat)地區的坤成路(Koon Seng Road)走一走吧。
飲食風格
Peranakan Food娘惹餐-南洋風味的真實體現
“娘惹菜”融合了中國菜式和馬來香料的精華,其特色是味道香濃,帶有酸、甜、辣及刺激性味道,充滿了熱帶風味,是南洋最特別、最精致的菜式之一。“娘惹菜”的主要特點如下:
爲了能隨時烹煮出適合衆家人口味的食物,娘惹家庭的廚房裏通常都會備有各種不同的香料,例如:小紅蔥頭、蒜頭、胡椒、南姜、高良姜、香茅、姜花、芫荽籽、白豆、丁香、辣椒、薄荷葉、酸角、蝦醬、肉桂、青檸、班蘭葉等。
由于准備一道菜要使用多種香料和調料,臼樁間的准備工序複雜。早期的娘惹下廚多爲消磨時間,所以廚前准備和烹調的時間較長。
娘惹菜雖然使用了大量的南洋香料,看起來和馬來菜或印度菜很相似,但味道卻大有不同。例如雅桑魚,看似咖喱魚,但味道卻偏酸而且沒有椰漿,並且還能嘗到魚肉的鮮甜,符合中餐強調原汁原味的理念。
舊時的娘惹,多屬于富貴人家的大家閨秀。平日足不出戶的她們,就把家裏的廚房當成消磨時間的最好地方。女兒在家時,在廚房和母親學習和研究做菜;出嫁後,不管是婆家要試探媳婦的烹饪實力,或是婆家要把廚藝傳授給媳婦,全都在廚房裏進行,每次下廚都能增進彼此的情感交流。所以,家人吃著桌上的菜,心底洋溢著的卻是母女或婆媳之間的溫馨和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