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來都沒有到過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但在我的印象裏對這兩個國家的認識還是比較深的。終歸是當年的亞洲四小龍榜單內的龍虎兄弟,不可小觑。此次飛來新、馬近距離的了解這兩個國家還是覺得非常有感觸。那麽,眼前的新加坡和比鄰的馬來西亞自我感覺有什麽不同?且聽我言之。
眼前的新加坡,擁有現代、文明、進步的標志。初識新加坡,就被眼前的高樓環宇所震感,街道整潔,樹蔭繁茂、清爽宜人。剛剛下過雨,湛綠的枝葉上滴下清新的雨滴,灑落在清潔的板石路面上,讓清晨寂靜的新加坡城添加了幽靜和溫馨的意境。我喜歡這種感覺,更喜歡這種意境,由此也喜歡上了新加坡這個城市。其實原因不止如此,通過這座城市的發展,體會到了這座城市的文化和魅力四射的活力,這是座適宜移居的城市,它呈現的內容吸引著海外友人來此工作、定居,安度晚年。
夜晚,站在高處展望,華燈初照,霓虹燈閃爍,機動車道路上繁忙而有秩序,汽車尾燈的弧光形成的光源猶如舞動的彩帶炫耀無比,光彩照人。高層頂端呈現商業銀行的霓虹有節奏的變換著,使天空變得輝煌燦爛,一派大都市繁華的景象,使我流連忘返·····。當我看到青年男女有的剛從職場出來,西裝革履,腳步匆匆的在趕往家中的路上,有的已經坐在柔和燈光下的咖啡廳,優雅的品著咖啡,聽著音樂,來借此消除一天的疲勞而享受著,還有一部分人借著海風的吹拂慢跑在魚尾獅公園,穿行在廣大遊人之間進行著身體的鍛煉。每當你走在街頭隨處可見的就是華人,他們操著一口閩南語的普通話帶著微笑與你交流,使你覺得沒有來到國外的感覺和困惑,情景交融,羨慕、嫉妒油然而生。但,這就是新加坡。這就是我對新加坡初次的印象和感覺,這反複就像是初戀,剛剛認識就給自己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接待我們的導遊是一位年紀稍大的長者,大約在六十多歲,這在我們接續的景點中看到的導遊大部分都是此情況,我問導遊,爲什麽這個年紀還要工作?生活有壓力嗎?他坦誠地說,壓力是有的,新加坡消費高,生活節奏還是要快一些的,我所做的工作還是能接受得了的。這是因爲新加坡比較小,導遊的行程也比較短,多說一天就結束了,所以說還不是很辛苦。言談中,他談到了新加坡的法律,尤其說到了新加坡獨特的律刑,死刑和鞭刑。講到了當地一個女教師和她的學生,因發生不正當的性關系(因學生還是未成年人)而遭到罰金2000元和20次鞭刑的懲罰事例,強調了法律在新加坡的嚴肅性。我在國內就常聽說新加坡的鞭刑非常的獨特和嚴酷,包括酒駕和犯罪都要判以鞭刑的懲罰,但這不是主要的,議會制度下的法律在新加坡執行的是非常嚴格的,包括飛機安檢攜帶管制用品、香煙等一經發現輕者罰款,重者判刑,而且這絕不是危言聳聽,也是因爲法律的尊嚴,促使新加坡沒有假貨存在,大家尊重法律,依靠法律,和諧共生,共同發展。
新加坡地處島國,全國在籍人口約300萬左右,其中華人占比75%,其余爲馬來人等 ,外籍人口約200萬,擁擠在不到720平方公裏的土地上,但他們在李光耀總理政府的治理下,完善的制度,合理的法制使得新加坡昌盛不衰,活力四現。我們知道,新加坡國家沒有任何的資源可用,國內所有的生活來源全部依靠進口,包括所飲用的淡水和每一粒大米全部來自于其他國家引進。據導遊講,如果能吃到我們東北的大米會感到很奢侈的,不單是貴,而且很少有。那麽新加坡人的經濟來源是什麽呢?據介紹,新加坡屬外貿驅動型經濟,以電子、石油化工、金融、航運、服務業爲主,高度依賴美、日、歐和周邊市場,外貿總額是GDP的四倍。新加坡是世界最繁忙的港口和亞洲主要轉口樞紐之一,是世屆最大燃油供應港口。新加坡是世界重要的轉口港及聯系亞、歐、非、大洋洲的航空中心。是繼紐約、倫敦、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 。東南亞具有影響力的國家,新加坡是名聲在外當屬首屈一指的。國家雖然不大,但是,他的影響力是不亞于發達國家的,它既是一座城市,有花園城市的美譽,又是該國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有幸在退休之余來到這個譽稱花園城市的國度觀光也算是不留遺憾。
乘坐新加坡酷航波音787大型寬體客機,經過6個多小時的飛行抵達新加坡機場,我周遊過多個國家和幾大洲但從沒見過新加坡機場的諾大規模,簡直令人驚歎,在我的行程中,法國戴高樂機場已經賺足了我的眼球,但新加坡的候機廳要比它大幾倍,候機廳內的餐飲、購物商城比比皆是,購物往來,熱鬧非凡,如果沒有方向感的話很難找到登機口的位置延誤飛機。新加坡的消費對比來講還是很高的,人民幣對新加坡彙率1:5,我們吃一碗面的價格新幣12元(折合人民幣約70元左右),按新幣來講還是很劃算的,所吃餐飲大部分我們都是能夠接受的,咖喱味的口味偏多,但所有的食品都是安全的。
魚尾獅公園,是最具代表新加坡地標的,每年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專程造訪市區的魚尾獅公園與魚尾獅拍照留念,因爲它是新加坡的精神象征和標志。夜晚站在“魚尾獅”雕像旁,微風習習,看著魚尾獅口裏噴出的水珠,耐尋著魚尾獅裏的神話故事,仿佛來到仙台人間不舍離去。望著高樓建築裝飾的不夜城繁華似錦,人們擁簇著魚尾獅的周圍賞月觀潮,歐洲人、東南亞人、非洲人穿梭于此拍照留念,在此工作的年輕人不浪費美好的月色,下班後來此運動、健身,突顯文明與進步城市的特點。
時間短暫,告別新加坡來到比鄰的馬來西亞。馬來西亞這個國家對我來說並不陌生,它是中國人旅遊的目的地之一,隨著馬航事件的發生、發酵而聞名于世。在體育界羽毛球運動員李宗偉是他們國家的驕傲,而馬六甲海峽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在世界上聞名遐迩。
馬六甲海峽,我多次在電視國際新聞中聽說報道過,且看到它在國際交通水域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我印象中的馬六甲海峽,應該是海風撲面,山石林立,濤水飛濺的畫面,但是不然,我沒有到海邊去,沒有親眼目睹,看到的卻是經濟繁華的貿易和低頭擦肩而過和熙熙攘攘的旅遊人群,看得出隨著馬六甲名氣的擴大,隨之發展起來的經濟貿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使當地居民的生活得到很大的提高和發展。
坐在急速行駛的大巴車上,我被公路兩側的植被所吸引,明顯感到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不同,沿途是大量的棕榈樹,一路上幾乎看不到村莊和行人,高速公路上,炎熱的太陽像燒烤噬孽著路基和沿途的生態環境,馬來西亞最熱的時候,平均氣溫度35~36度,馬來西亞沒有春、秋、和冬季,只有夏季,非常的悶熱,在當地空調不叫做空調,叫冷氣。車內的冷氣刺骨的寒涼,車內車外就是冰火兩重天的世界。馬來西亞半島被茂密的綠色覆蓋,各類植被種類繁多且樹枝葉茂,結構美觀,耐人尋看,不誇張的說,單獨拿出來就是一件藝術品,我說不出它們的品名,只有贊歎。細致觀來我發現大量的棕榈樹占據了所有品種的三分之二,不知其所以然,可是據導遊講,棕榈樹可是馬來西亞的寶貝,也是馬來西亞最珍貴的能源,首先說,棕榈樹遍布馬來島,自然生長快,成本低,而且它全身都是可利用的資源,爲馬來人所接受,如,它的葉子可造紙,棕榈可加工食用棕榈油等等,被馬來西亞列爲國寶待遇。馬來西亞近年來爲了自我發展的需要,有了一定規模的工業發展規劃和要求,在旅遊行程中我多次注意到由馬來西亞自主生産的小型轎車替代了由日本、美國進口的車輛。在馬來西亞我們很少能看到計程車的身影而感到好奇,這是因爲馬來西亞私家車很普及的原因,據說每戶家庭都有1-2輛車供其出行,而且他們國內的油價很便宜每升2馬幣左右,折合人民幣也就5元左右,由于車輛繁多,給馬來西亞的交通帶來相當的擁堵,新加坡也是如此,在我們從馬來西亞返回新加坡海關的路上,僅100米的距離擁堵的時間就用了近兩個小時。如此這樣,我們還是習慣了馬來西亞的這種效率,按導遊講,馬來西亞有個口頭禅叫“慢慢來”即形容什麽事情不要著急,著急也沒有用的。就像我們在海關入關排起了長龍蛇陣就不見人群往前移動,到其近前才發現海關官員漫不經心,不緊不慢邊與同事聊天邊辦公,排起的長龍視而不見,工作效率極其低下,我們很不適應。飯店就餐也是如此,一頓飯要等很長的時間,你越催越晚,真是應了皇上不急太監急這句話的由來。
坐上纜車登上素有“南方蒙地卡羅”之美譽的馬來西亞雲頂高原,觀賞大自然中的崇山峻嶺,登高之處,雲霧在纜車中穿梭而過,腳下茂密的峽谷植被猶如踩踏在下面的海綿柔軟而暇意。仰天看藍天白雲的旁邊有幾塊濃重的烏雲環繞,不消即刻,頃盆的暴雨便傾泄而下,使人猝不及防。雨過即天晴,太陽還是如此的炎熱。雲頂高原,是馬來西亞旅遊的第一大品牌;高原海拔約2000米,全年氣溫于22℃左右,是馬來西亞最大、最著名的的娛樂中心和避暑聖地,看到人來人往的車輛便知道他們的生意有多火,也知道把娛樂城開在2000米的山上得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氣。
馬來西亞的飲食與我國沒有什麽太大的區別,因爲華人居多,中國的餐館遍布整個馬來城,漢字看得懂,漢語聽得明白,吃飯不成問題。但,馬來人基本是不吃豬肉的,也很少看到牛羊肉,主要肉食以雞肉爲主,菜品以淡口爲主,基本少鹽少油,即便這樣,當地的胖子還是不少見,這使我不解和困惑。馬來西亞的交通車輛很多,但很少見到警察,即使擁堵也很少看到警察的出現,偶爾看到的警察沒有很顯著的標志,騎著一台民用的摩托,不緊不慢的梳理著交通,但引起我注意的是新、馬兩國的車牌很漂亮,與所行駛的車輛很搭,字母大小均勻,顔色黑白對比醒目,安裝大小不受限制,很有整體感覺,不像我們國家的車牌寬大,沒有觀賞性和藝術美感。我所見過在當地行駛的美國、日本車輛基本我在國內都沒有見過,因爲這些原裝車在我國都沒賣過,車款都很新潮,飽了眼福。
新、馬兩國匆匆而過,與期盼相應。總的感覺新加坡好感要多一些,現代化的程度,生活的水平及幸福感的指數也要高一些。相比亞洲東南亞的國家新加坡是有一定位置的,盡管國家小了一些,但不妨礙他的進步和發展。馬來西亞縱觀發展與新加坡相比較還是慢了一些,基礎建設設施的發展跟不上需要的形勢,老的建築民宅改造沒有得到改善,這可能與政府的低效和國內的宗教信仰有關吧,使我印象較深的是地標建築雙峰塔,有幸在不遠處拍照留念,成爲世人旅遊觀光必到之地,據說是馬哈蒂爾總統倡導建造的能代表馬來西亞的國家標志。猶如越南的下龍灣景點,也都因拍攝好萊塢大片作取景地而聞名遐迩。幾天的時間,走馬觀花,感受還是很淺,總覺得意猶未盡·····。
走過沒有錯過,各個地域有不同的風情,領略不同的風光,不同的文化,總有不一樣的感覺,亞洲人、歐洲人其他的人都生活在地球上,各有自己的信仰和文化,各取所長,共同發展是我們人類所有人的目標,願世界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