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9日,新加坡先得坊(The Centrepoint)美羅商場即將關閉。因爲旗艦店停業,美羅的清倉促銷活動從八月底至今,吸引了大量的新加坡消費者前去搶購。
”
8月26日,位于先得坊的美羅旗艦店正在進行清倉促銷,消費者們蜂擁而至。(圖:ARK CHEONG)
或許美羅(Metro)這個品牌名稱很難讓人把它與奢華的形象聯想到一起,但這家以好萊塢傳奇電影工作室米高梅(Metro-Goldwyn-Mayer)命名的百貨公司,曾一度走在新加坡高端百貨零售業的前沿。
鼎盛時期,美羅百貨門店裏隨處可見當季最新最熱的時尚産品及法國香水,並以群星荟萃的活動而聞名。
這家創立于1957年的百貨公司,當年在新加坡諧街(high street)以紡織品零售起家。它曾經以時尚而實惠的商品快速搶占市場,並將紀梵希、卡地亞等歐洲品牌引入了新加坡市場。
1962年,新加坡諧街美羅商店內舉辦的時裝展(資料圖片)
然而,自1990年代起,日漸高企的門店租金和人力成本,開始蠶食其利潤,美羅百貨開始將重點轉向房地産投資及開發。
根據美羅集團披露的2019年一季度財報,其房地産業務稅前利潤爲1.134億新元,而其零售業務的稅前淨虧損爲640萬新元。
零售先鋒
60多年前,美羅百貨的已故創始人王梓琴(Ong Tjoe Kim)先生,在位于諧街72號的兩層樓店鋪裏開始創業,向印尼和新加坡的富太太們銷售蠟染布和優質面料。
1961年,隨著業務的蓬勃發展,他順勢買下隔壁店鋪,由此開設了第一家美羅百貨商店,這家門店面積爲279平方米。四年後,美羅在新加坡烏節路列特大廈(Liat Towers)開設了第二家門店。
在1970至1980年代的鼎盛時期,美羅百貨在當時新加坡正在打造的主要購物及娛樂中心,共開設了五家門店。
多年來,美羅在當地零售業態中創造了多項“第一”,包括:首家推出促銷活動及售貨員穿著統一制服的百貨店、首家邀請電影明星參加開幕慶典和重大活動的百貨店等。
美羅已故創始人王梓琴于1957年創立美羅商店(資料圖片)
在創始人王梓琴的子女們齊心協力下,家族企業得以快速發展,其中作出重要貢獻的有:曾任美羅集團執行董事的王晞權(Jopie Ong)先生、曾任美羅零售業務執行長的王秀芳(Wong Sioe Hong)女士。
他們二人成功地將美羅打造成了一家領先的百貨公司,吸引了衆多精打細算但荷包滿滿的消費人群。
戰略轉型
1973年,美羅集團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此後,這家公司在繼續經營零售業務的同時,開始涉足房地産開發及其他業務。
1976年,美羅收購了烏節廣場商業開發公司(Orchard Square Development Corp,簡稱OSDC),隨後成爲義安城(Ngee Ann City)的聯合開發商。
三年後,美羅集團通過參股創辦歐佳時(The Hour Glass)的方式,開啓高端鍾表零售業務。後來,該業務于1988年被剝離出來。
1990年代初期,因爲零售業大環境不景氣,在已故王晞權先生的帶領下,美羅開始重新定位爲房地産公司。
如今,作爲新加坡房地産行業的主要玩家,美羅集團持有並管理著多個位于中國一線城市的優質購物商場及寫字樓物業。其投資組合還包括位于新加坡、印尼和英國的多功能綜合體及住宅項目。
今年5月中,美羅取得了中國成都一家商業購物中心The Mall 25%的股份。(圖:美羅集團)
美羅集團的財報顯示,其淨資産總額爲15億新元,2019年一季度實現稅後利潤9,570萬新元,零售業務收入爲1.306億新元,同比增長0.7%。這主要歸功于促銷力度加大,帶動了新加坡市場的銷售增長。
然而,從運營層面來看,其新加坡市場的業務虧損710萬新元,高于去年同期的390萬新元。
遠觀海外市場,美羅目前在印尼擁有11家百貨門店。
美羅集團顧問、前執行長Lawrence Chiang今年5月接受采訪時表示,盡管公司的零售業務正面臨一些挑戰,但是美羅的品牌價值依然強大。
他認爲:“美羅無需花費太多的成本就能保持業務的運轉,但是其內在價值、曆史經驗及遺産等都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觀察人士指出,來自電子商務及高額租金的壓力已經影響到了幾乎所有的百貨公司。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副教授李利倫(Leonard Lee)認爲,考慮到美羅多年來積累的品牌認知度,該公司有理由保留其零售業務,盡管這塊業務虧損嚴重。
教授簡介
Leonard Lee | 李利倫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
市場營銷系院長講席副教授
研究領域:情感與決策、消費行爲與動機、消費者心理學
李利倫認爲:“可以把閉店看作是市場營銷或品牌宣傳的成本。品牌認知度或許不會幫助美羅的零售業務扭虧爲盈,但在其他業務上,也許能起到積極作用。”
美羅集團未作出任何回應。
文章英文版原載于《海峽時報》,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
原題爲Metro: From retail pioneer to property giant
作者:Tiffany Fumiko Tay
翻譯:譚瑞嬌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本文觀點不代表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機構觀點
推薦閱讀
(點擊圖片閱讀)
實體店——新加坡電商發展的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