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是很流行的工具,我們也經常在朋友圈發一些動態,抒發自己的感慨,和自己的好友互相點贊評論,加深感情,可是隨著熱度的褪去,你會發現微信裏越來越多的人好像已經處于失蹤狀態,他們很少發動態,就算發了也是有時效性的,很多已經設置成三天可見,想要追蹤他過往的狀態,往往已經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究竟爲什麽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不再熱衷發朋友圈,甚至要隱藏自己的生活動態呢?其實多半是這樣的原因,值得我們反思。
想告別過去,不想讓別人知道過去的自己
朋友圈剛開始盛行的時候,我們總是熱衷于在朋友圈發表自己的觀點,記錄自己的生活,那時的好友列表基本都是身邊的親朋好友和同事,也沒那麽多的顧忌,年輕時候的我們還是很喜歡刷存在感,想要凸顯自己的個性的。
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也開始成熟了,再回過去翻看自己的朋友圈動態,真的覺得自己很幼稚,但是又舍不得刪除,畢竟這都記載了自己成長的點滴,所以就會設置成三天可見,不讓別人知道過去的自己。
長大之後我們還是希望能夠保留一點神秘感,想要維系自己的良好形象,所以就想告別過去,有一個重新的開始。
想要保護隱私
隨著時間的增長,我們社交工具上的好友數目是越來越多,從最初可能只是周邊的親戚好友同事,到越來越多的陌生的朋友,或許各自僅僅只是躺在對方的好友列表,但是彼此從來都不聊天。
所以有不少的人出于保護自我隱私的目的,就開始設置了三天可見,不想讓那麽多不熟悉的人窺探自己的隱私,而自己也忍不住不發動態,所以設置成三天可見是最好的選擇。
還有朋友圈很多的動態只是說明當時的狀態,有些心情過去了就過去了,不代表現在,爲了避免更多的人議論,設置成三天可見可以避免很多的麻煩。
減輕社交壓力,回歸真實生活
不知從何時起,一打開社交工具,就是鋪天蓋地的訊息,有打廣告的,有拉票的,還有各種炫耀攀比的,朋友圈早就失去了原本的簡單純粹,這對于我們來說是一種巨大的壓力。
所以越來越多的人感覺到自己的生活被虛擬社交打擾了,索性就不再看朋友圈的動態,而自己的朋友圈也設置成三天可見,開始專注于當下真實的生活,不再關注複雜繁多的虛擬社交。
其實當你真正遇到事情的時候,你翻看一下自己的好友列表,會發現真正能夠尋求幫助的人並不多,當你真正有心事的時候,會發現值得傾訴的人也沒幾個,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給社交做減法,開始回歸真實生活。
與其在虛擬世界裏尋求熱鬧和存在感,倒不如安安靜靜的過好自己的生活,和知心朋友,也會選擇見面聊天,平時更多是陪伴在家人左右,這反倒是難得的幸福和安甯。
年輕的時候我們總是熱衷于追求熱鬧和喧嘩,想要展現自己的個性,可是長大之後我們越來越體會到“世界是自己的,和他人無關”,所以不再追求無意義的喧鬧,而是靜心過好自己的生活,專注自己當下的狀態。
我們越來越懂得從繁雜的虛擬社交中抽離出來,而努力做好手邊的事情,一點一滴的經營現實生活,有什麽情緒也不再慌張,而是學會忍受和處理。
朋友圈的動態越發越少,設置成三天可見,也間接說明我們不再依賴虛擬社交,而開始回歸真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