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草帽路飛對中國建築這樣分析過,近期看到豬先生666也這樣分析。
就是即使只算中國建築持有公司的市值就跟中國建築本身估值差不多,有明顯的安全邊際。本人持有部分中國建築,所以今天特意翻數據驗證下!!
一.估值確實存在安全邊際
1.中國建築持有上市公司的市值占中國建築市值的83.7%。
可以看出,中國建築光持有的子公司的市值達到2031.51億元。現在中國建築的市值爲2427.32億元。差值有395.81億元。
2.漏網的中建地産補齊差價。
除去上述持有的上市公司後,中國建築的地産業務中還有中建地産(中建地産由中國建築持股80%,中建二局持有20%,中國建築又持有中建二局100%股份)。
中國建築持有中建地産100%股份。2018年中國地産銷售額946億,毛利爲35%左右,公司地産存貨超六成集中在一線和省會城市。
中建地産估值多少呢,一眼定胖瘦,肯定不比395億少吧!
3.白送你中國交建要不要?
中國建築剩下業務:房建、基建、設計業務(可能會有與西部建設的重疊)。
房建、基建、設計業務毛利占到53%左右,淨利算占一半吧,2018年三塊業務淨利算190億。
190億利潤,跟中國交建2018年利潤差不多,現在中國交建市值在1500億左右。
當然除去房地産業務中國建築的roe可能達不到中國交建的roe11%左右,所以市值打個折,算1000億市值吧。
明顯估值還是比較有優勢的!看情況再加點倉吧!!
二.中國建築存在幾個問題
今天好好地看了下財報,其實還是覺得有幾個問題想說說。
1.管理層流水的兵,長期戰略能否貫徹.
孫文傑、易軍、官慶、周乃翔,中國建築十年換帥4次,是權力鬥爭,還是貪腐問題,無從得知。但頻換換帥對公司真不是好事。偉大的企業,其領導人和管理團隊都是很穩定的。
2.股權激勵是否存在利益輸送,管理層是否以股東利益出發。
3.是否有混改預期。
中國建築股權基本爲國有,集團爲國資委全資控股,持有上市公司股權56.28%,安邦現在也是國有接盤,中金、彙金也是國家隊,基本沒有民營資本進入。中國鐵建、中國交建也是同樣的問題。
未來是不是會像格力電器一樣有混改預期呢?股權治理結構是不是有提升的預期?民營資本也不一定對建築行業不一定感興趣!!
4.折舊高,費用管控還要加強
運輸設備折舊,機器設備折舊,辦公設備等折舊最多折舊10年。
運輸設備折舊3.39億,機器設備折舊14.5億,辦公設備等折舊40億(買什麽辦公設備、臨時設備這麽花錢)。不算房屋十年就要折掉570.9億。就是最多十年又得買一遍,可怕!!
我去過中國建築的分公司,什麽籃球場、什麽活動中心設備過于齊全,但是能不能節約點啊,降本增效不能只是口號啊!新官上任看能不能燒幾把火!
公司的三項費用明顯增長比率比營收比率增長要快的多。
營收增長13%,管理費用居然上升31.8%,(233億的管理費用,甚至比財務費用、銷售費用還高)。財務費用和研發費用還能找到理由,這管理費用要派審計去查查!!
三.中國建築的護城河是什麽,競爭優勢是什麽??
1.杜邦指標
淨利率嗎,呵呵哒,除去房地産業務,roe能不能超過10%是問題。
是周轉率,建築行業哪有周轉率可言。
最後只有財務杠杆了。紙面財務杠杆4倍多,這可能是中國建築的競爭力。
其實,我覺得杠杆不止4倍,因爲總資産中把少數股東權益計進去了(跟我們沒啥關系),把實際負債率算低了,實際杠杆在6倍多。如果不是國家要求資産負債率指標,估計杠杆還會加大。當然我瞎算一通,其有息負債在8400億左右,只占到60%(這個不准),剩下的杠杆是公司供應鏈占用的資金等。
資金成本在5%-5.5%左右。
中國建築發債成本在4%-5.6%之間。優先股股息在5.8%(優先股不算資金成本,畢竟是股權,做資金成本的參考)。財報說資金成本在1%-10%,這個沒辦法確定。估計有息負債應該在5%-5.5%左右,畢竟優先股股息在5.8%。
2.真正的競爭力應在成本費用上去找。
2018 年,公司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及財務費用三項期間費用合計 423.4 億元,同比增長 35.1%。三項費用占收入比 3.53%。
如果費用能降低20%,算算利潤是多少,roe是多少。只有roa的提升,杠杆乘數才能發揮效果,也才有核心成本優勢!!
四.題外話
這是中國建築在境外的項目,東南亞的發展很快啊,過幾年是不是可以考慮東南的股票市場進行投資呢!!
作者:價投小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