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移居新加坡之後,忍不住就想再生一個,感覺這樣才不辜負這個遍地母嬰室、免費遊樂場的花園城市、養娃天堂。
在中國生娃和在新加坡生娃,有什麽不一樣呢?來看看這位來自上海的媽媽的分享吧!
文:Ms. Yang 來自于上海,兩個女孩的媽媽 坐標新加坡,經營一間兒童書法繪畫班
從孩子教育和未來發展的角度出發考慮,4年前來新加坡,是我們全家一起做的決定。
我家的兩個寶貝,分別出生在中國上海和新加坡。
生大女兒是14年在上海一間私立醫院,二女兒是今年在新加坡私立醫院生的。因爲都是私立醫院,所以在流程上很多地方都遵循國際標准,非常相似,但是也有不少細節存在地域性差別。
(PS:其實每間私立醫院都有自己不同的服務標准。即使都是新加坡的私立醫院,也有些不同。個人經驗僅供參考。)
新加坡價格更高
我生一胎用了大概8萬多人民幣,二胎用了3萬新幣(大約15萬人民幣)。考慮到14年到現在6年的通貨膨脹,總體來說,新加坡私立醫院生娃還是比較貴的,要略微貴過國內一線城市的私立醫院。
因爲都是私立醫院,兩邊的生産,都是用的配套(package)形式。
但是國內的産檢配套是真的一價全包的,一直到生産,我都沒有再額外付費過,包括唐篩、大排畸、糖篩等等。
而新加坡的配套雖然價格不貴,但是除了咨詢費和例行B超檢查以外,其他全部不含,得自己額外付費做。所以最後算下來,還是新加坡的産檢更貴。
産檢B超,國內用的彩超(3維B超),新加坡用的黑白超(2維B超)。國內私立醫院約好時間過去直接檢查,新加坡約了時間每次都還要等個一個多小時。因爲是私立醫院,國內和新加坡都是直接告知孩子性別的。
國內如果是在私立醫院生産,費用都是自擔。新加坡的話,無論公立還是私立,都可以用CPF(社保公積金)出4000新左右。
生娃就像去度假~
新加坡的私立醫院的設施很完善,入院不像國內醫院需要帶幾十項的待産包。就是那種,不像去生娃,而是好像去度了個假的感覺。
潇灑的,基本上戴上IC、換洗衣服、護膚品、手機和充電器就行了,其他東西醫院都提供。講究一點的話,再帶一條給寶寶出院時候包裹的包布(如果有需要,可以再帶一個嬰兒提籃)、防靜脈曲張襪、束腹帶(剖腹産需要)和産婦衛生巾。
剖腹産住院時間也不一樣,國內住院三天二夜,新加坡是四天三夜。不過,新加坡這邊是不可以提前入院的。
01 生娃
我預約了早上8點剖,6點就要到醫院辦理入院手續。
進産房之後,換好手術服、備皮、清腸、插導尿管,然後會有人推你去手術室,埋針,打脊髓麻藥。
生産過程可以選擇全麻或半麻,我選擇的是半麻,因爲對身體副作用小,而且孩子一出生就能自己抱。打了麻藥以後有很多人會出現發抖、嘔吐等反應,都是正常現象。
8點多,我的産科醫生進手術室,手術正式開始。
02 老公陪産
新加坡和國內的私立醫院,老公都可以陪伴生産。
不一樣的是國內會有一道簾子把手術操作的地方隔開,老公看不到手術過程,主要是陪伴産婦說話,降低産婦心理壓力。新加坡沒有那道簾子,我老公就看著醫生劃開我的肚子,把孩子拿出來,所以敢進産房的老公,心理承受能力得比較好。
生産過程中,新加坡的兒科醫生會等在邊上,孩子一出生,就會由兒科醫生進行檢查,確保嬰兒健康,然後才交給産婦抱一會。
手術過程大約45分鍾,因爲我有一胎經驗,所以心情比較平穩,全程都在和老公聊天。
我曾問護士,手術過程中能不能玩手機,被護士無情地拒絕了……手術結束後護士會推你回産房休息。新加坡醫院的護士素質都很高,全程每個接觸到你的護士都會持續鼓勵你安慰你,所以感覺很安心。
03 去度假,順便生了個娃~
住院期間,孩子和媽媽是分開的。孩子有專人照料,媽媽可以放心的休息。如果想要看孩子,可以隨時按鈴,會有護士抱過來給你看。
到餵奶的時候,如果要親餵護士會送來。如果奶粉餵養的,那媽媽可以肆無忌憚地呼呼大睡了。
不用擔心剖腹産傷口疼痛睡不著,相較國內普遍使用鎮痛泵,新加坡是吃止痛藥來緩解疼痛的。止痛藥的藥效非常大,整個住院期間,除非下地行走扯到傷口,其余坐、躺的姿勢下,完全感覺不到任何疼痛。
産婦住得像度假,其實老公更開心。飯菜和産婦一樣,龍蝦鮑魚伺候。晚上有人幫忙鋪床,睡得舒舒服服。照顧産婦都是護士的事情,老公也不不用動手,就吃吃喝喝玩玩。
新加坡私立醫院的病房硬件設施一流,護理人員多,隨叫隨到,好似在住星級賓館。餐飲上也很豐富。每天三頓主食二頓點心,都采用自點的方式。
如果你願意,可以頓頓吃大龍蝦,每天新鮮水果、牛奶、熱紅棗茶24小時供應也是非常貼心。
真的是餐餐有龍蝦,有時候早餐都有
在出院前一天,醫院還會給你辦一個celebration的下午茶會,特別讓我感覺到新加坡的醫院不是那種冷冰冰的地方,而是我和寶寶美好回憶的起點。
04 生娃第二天,洗澡洗頭吃龍蝦~
國內醫院和新加坡醫院,産婦護理的理念上還是有差別的。國內的更傳統,新加坡的更西化。
國內住院期間都是吃傳統清淡的月子餐,新加坡的是隨便吃,不忌口,我生完第二天就吃了印度咖喱羊膝飯和黃油焗大龍蝦。在國內,産後住院期間僅僅擦臉擦身,在新加坡,醫生第二天就鼓勵你洗頭洗澡。
在國內私立醫院,新生兒的奶粉是護士泡好餵的。在新加坡除了奶粉,還會用一種保質期長達12個月的預調制奶,冷的直接餵給嬰兒喝,這點我很接受不了,不過看娃喝了倒也沒有生病。
對了,如果你家裏已經備好了某個品牌的奶粉,要記得和醫院護士說,這樣他們也會餵養孩子同個品牌的奶,這樣孩子回家就能無縫銜接。
05 記得給孩子辦理出生證明
在新加坡給孩子辦出生證很方便,都可以在醫院預約辦理。
無論是新加坡公民還是PR、外國人,在預約的時間到每個醫院的辦理點填寫表格,提交父母的IC和結婚證原件(國內結婚證要附翻譯件),然後當場就能拿到孩子的出生證了,非常方便。
公民的話,孩子一歲內前往ICA可以免費辦理第一本護照。
圖片來源:8視界
如果是外國人,帶著孩子和出生證到本國大使館辦理本國護照。疫情期間,各個使館辦事時間有調整,需要提前預約。
需要注意的事
最後,我還想吐個槽,新加坡有些産科醫生真的經驗很不豐富。媽媽們要自己留心眼,保護自己和孩子的安全。
我懷第一胎在國內,36周的時候開始渾身發癢,國內産科醫生非常有經驗,馬上判斷是孕婦膽汁淤積症,胎兒在肚子裏隨時有窒息危險。第二天驗血確診,半夜立馬剖腹産。
這次在新加坡,37周的時候,也開始出現同樣的症狀,然而醫生對這個病症並不清楚。後來看我堅持要查,就推薦了肝膽科醫生給我,最終驗血確診孕婦膽汁淤積症。
後來,我配合醫生用藥物,控制了肝膽指標下降,每天去醫院做胎心監護,捱到37周,提前剖腹産。
幸運的是,孩子出來很健康。
辣媽的話
不同的國度,風俗習慣和醫生的執行標准都有所不同。作爲准媽媽,我們信任醫生,也要自己多了解醫學常識,配合作戰,才最保險。畢竟,自己的身體自己感受最敏感。
越來越多的媽媽,都在通過辣媽這個平台,分享自己的生活和育兒經驗。感謝你們~~也期待更多的媽媽加入分享的行列,讓我們在新加坡報團取暖,共同成長!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上,余下爲作者提供。
疫情期間,部分程序和規定有變化,以當時情況爲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