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pril
從倫敦到新加坡
戰鬥在投行第二線的雙寶上海媽媽
之前我們分享過一篇文章,關于全球PISA(坊間翻譯:學習能力)一個排名。
PISA是一項世界範圍的研究項目,每3年舉行一次,由經濟與合作發展組織(OECD)發起,針對各國15歲學生在數學、科學和閱讀方面的學術表現進行測評,旨在評估15歲學生在即將完成或完成義務教育之後,是否能夠掌握參與社會所需的知識與技能。
如下圖,新加坡科學始終排名全球前列~
(新加坡有6676名來自153所公立中學和13所私立中學的學生被隨機抽樣參加測試) 能有如此的成績,我覺得和新加坡的基礎教育密不可分。
分析小六會考的科學
之前我有分析關于新加坡小學的考試規則,詳情點擊這裏。需要點開圖片看大圖才能了解完整信息。看圖要耐心,因爲真的考很多! 在研究了小六會考的考試規則以後,我開始了詳細了解考試內容的旅程。
首先從考試規則最簡單的科學開始。
科學考試只考一次,時長105分鍾。考試形式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爲28個選擇題,主要考核知識記憶點;第二部分爲12-13道簡答題,主要考核知識點的運用和綜合的推導、概括以及表達能力。
小學科學的內容分五大模塊,分別涵蓋了物理、化學和生物的一些基礎內容。一張圖具體展示一下龐大的知識網。
如果想自己給孩子抓學習的家長,建議像我一樣先來測試自己的知識儲備。隨手翻了一本練習冊,挑了10個詞,大家來測測這些概念都掌握了嗎?
私以爲,十個裏面了解八個就夠了,以後翻翻詞典還是很容易溫故知新的。如果一半單詞都不認識,自己輔導起來應該會比較累。 來,對一下答案,看看自己的成績吧。你得了幾分?
小學科學要掌握的概念都是比較直觀和簡單的,但是得高分卻並不容易。考試的側重點不光是需要學生能夠理解科學的原理,更重要的是需要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包括推導、預測、分析、評估、創造可能性、提出假設和表達能力。 來看一下新加坡考試委員會發布的科學這門考試主要測試目標。
舉幾個實際考試中的小例子。 例題一:爲什麽小池子在夜間氧氣含量低而二氧化碳含量高?這是一道光合作用的題目,考察的是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學生很容易會答,晚上的植物會休息,不進行光合作用制造食物了。概念是懂的,但很可惜,這樣的答案可能只能得一半的分數。 想得滿分的話,必須要點到重點詞彙(key words)。這道例題裏, “吸收氧氣” 、“釋放二氧化碳”,“呼吸”,這些詳細解釋光合作用的詞彙就是“踩分點”。重點詞彙提到了就得分,沒提到就不能得滿分。
例題二:六個人被關在了電梯裏。圖中顯示了電梯中兩種氣體R和S隨著時間的含量,試解釋R和S分別是哪種氣體。
這題應該說非常簡單,我相信大部分學生都能回答出R是氧氣,S是二氧化碳。很多學生一激動,寫上簡單的答案就繼續下一題了,完全沒有看到“解釋” (Explain)這個詞, 而白白丟了分數。
例題三:由于一些肥料從農場流入了河流中,河流中的植物數量因此上升了。第二天早上,在河中發現了很多死魚。請解釋爲什麽魚會死掉。
這是一道綜合題,要回答正確就必須掌握例題一和二中的知識點,並且以此運用到實際中來分析具體的問題。
學生的典型答案是說:魚因爲沒有足夠的氧氣而亡。這樣的答案並不是錯,但是因爲沒能完全用科學的語言來詳細解釋問題,而不能得到滿分。 可以看出,懂不懂概念是一回事,能不能拿高分是另一回事,前後兩者是必要不充分關系。
科學這門課,想得高分的話,要在第二部分44分簡答題多花功夫。答題盡量用科學的語言完整作答。 我認爲,評分系統裏“踩分點”的引入,可能是爲了盡量對大部分學生公平,而減少老師人爲主觀的評判。爲了公平,只能犧牲一些“靈活”。
所以,圍繞著概念盡量多說一點是一個非常可行的得分策略。 作者:April 從倫敦到新加坡戰鬥 在投行第二線的雙寶上海媽媽 此文來源于公衆號:職場媽媽四月
辣媽有話說
新加坡從小三開始增加科學,如果能從幼兒園開始涉及一些科普類的繪本,在小一和小二多涉獵一些科普分級讀物,孩子在小三的時候不至于不感興趣。
另外就像作者April提及的懂不懂概念是一回事,能不能拿高分是另一回事,所以適當的訓練做題技巧也是奪得高分的方法。 辣媽也設有小三的群,大家感興趣可以加小編入群,大家共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