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茹萍在“麗的呼聲”寫了五年福建廣播劇,近十年來也爲民防部隊和鄰裏警局撰寫多語言短劇,傳達防範罪案和防火信息。(圖:聯合早報)
(新加坡訊)獅城歌台的“平民阿姐”林茹萍化身“政府人”,七年來全島走透透,在超過200場舞台講解各類政策,通過歌台講解、創作多元種族短劇,以輕松搞笑方式,讓政策重點深入民心。
她總結心得說,溝通要用對方的語言,因此中英語和各種方言都要派上用場。
68歲的“千面才女”林茹萍能講華、英、巫、福建話、廣東話、潮州話和海南話七種語言,待人和善親切,是跟小市民打成一片的“平民阿姐”,也是電視台第一代阿姐向雲公開的“閨蜜”。
這些年來,林茹萍又多了一個“政府人”外號。她昨晚受訪時笑說,到電視台拍戲時,也有藝人問她公積金政策,跑台唱歌時、到靈堂吊唁時,也有公衆過來請她解釋各種新政策。
因爲當過10年“麗的呼聲”方言電台廣播人,演藝活動橫跨歌影視和歌台,是年長者熟悉的臉孔,當局在2013年邀請林茹萍當“我們的新加坡對話會”委員會的娛樂圈代表。
七年來,她在社區、歌台等超過200場舞台,主領或講解的課題包括建國一代配套、終身健保、持久授權書、公積金政策、屋契回購計劃、電梯翻新、家居改進計劃(HIP),以及最近的冠病疫情和骨痛熱症防範。
林茹萍(左)七年來全島走透透,在超過200場舞台講解各類政策。
近十年爲民防撰寫防火信息短劇
林茹萍在“麗的呼聲”寫了五年廣播劇,近十年來也爲民防部隊撰寫防火信息短劇,爲鄰裏警局撰寫罪案防範短劇,通過多元種族四種語言的10分鍾表演,傳達防範各類騙案、竊案的信息。
她說,溝通政策最重要用對方的語言,清楚講出與聽衆切身相關的重點。
“只要有馬來和印族同胞在場,就以中英雙語爲主,在後港區就多用潮州話,在牛車水區多用廣東話,在其他老人家多的地區,用福建話或夾雜海南話,聽衆感覺會比較親切。”
她花許多時間理解政策,以閃卡方式重新寫雙語的講稿,盡量穿插輕松甚至搞笑的表達方式。
例子包括,對建國一代聽衆說,終身健保就是“政府把錢放進你的公積金,幫你買保險”;勸老人家不必掏錢提升到A級病房時,開玩笑說“住B級病房也很好,旁邊病床有人,晚上不會怕門會自己開,水會自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