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論近年來最火的創業概念,“共享經濟”當屬其中之一。從順風車、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到共享按摩椅、共享紙巾、共享馬紮、甚至共享女友……一夜之間,共享項目遍地開花,號稱能讓用戶以極低的成本隨時隨地享受便利服務,而且也能讓服務者降低其投入成本、從閑置資源中獲取收益,另外還能提高整個社會的資源效率,有利于去産能、節能減排…….
在炫酷的概念包裝下,一個個共享項目被捧上了天,資本簡直是排著隊的送錢。然而在經曆短暫高光時刻之後,一個個明星創業項目紛紛跌落神壇,不僅普遍處于燒錢困局,而且還經常發生資金鏈斷裂、創始人跑路、項目淪爲騙局的情況。
一
有人說,共享經濟是國民素質的照妖鏡。之所以共享經濟紛紛折戟,重要原因之一是那些不講公德的人實在太多了。
以共享按摩椅爲例,看似是一樁低投入、高收入的絕好生意。“逛街累了按一按,解乏;等待電影開場,按一按,舒服;候機按一按,打發無聊時間……這些場景,都是剛需”“一台椅子不過千元,即使一天只有30元的收益,一個多月也就能回本。”此前,有一名創業者在正式創業之前,曾經這樣向我描述他的美好願景。
風口誘惑下,衆多玩家紛紛加入。根據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全國經營共享按摩椅的企業有75家,注冊資本1000萬元以上的就有21家。
但項目真正運作起來,大家才發現,用戶是不少,但大多數是“白嫖”的。
商場、車站、醫院等地方的按摩椅,總會被一群大爺大媽無償霸占,翹著腳、磕著瓜子、吃著泡面,有運維人員提醒他們,這個是收費才能使用的,他們還會理直氣壯地指責你,憑什麽用按摩椅霸占了大家的公共休息區域。
占小便宜,似乎是國人的通病。爲了便宜幾毛錢的雞蛋都能多坐好幾站公交的大爺大媽們,他們怎麽會爲看似可以免費的東西付費?已經成爲職業化、規模化運作的羊毛黨們,怎麽會放過送上門的“肥羊”?
“白嫖”,在共享經濟領域已經變得司空見慣。比如當年共享雨傘首次投放,當天所有雨傘全部消失。同樣的情況發生在東莞、杭州、南昌等多個城市。
創始人無奈表示, “很有可能是新事物的出現引起了市民的好奇,被市民帶回家研究了”。而另一位創業者說,“藏傘于民才是我們的初衷”。
更可怕的是,有些人“白嫖”就算了,還要惡意毀壞共享設施。共享按摩椅上,總有人穿著鞋在上面踩來踩去,還有人吃喝的食物殘渣都留在椅子上,更有些家長,放任小孩子們在上面蹦蹦跳跳。
還有滿大街的共享單車,有人騎完之後就隨意一扔,不管是在機動車道還是公園綠地;有人將共享單車據爲己用,要麽加上自己的私鎖,要麽將單車扛回自家;惡意破壞單車的事件也時有發生,紮車胎、分解車身、車座紮針、破壞二維碼,甚至有人把車扔到河裏、挂到樹上……也不知道單車是哪裏得罪了他。
共享汽車就更是觸目驚心了。打開車門之前,你永遠不知道你租到的共享汽車裏會有什麽東西,垃圾、狗毛、不明液體……不止是破壞車內衛生,還有人偷取汽車零件,方向盤、輪胎、倒車鏡…….還有些狂浪不羁的用戶,拿共享汽車用來走蛇形、玩漂移…….諸多不文明使用行爲,不僅極大地影響了其他用戶,還對整個社會造成了安全威脅。
二
但是,這個鍋真的就只能扣在“國民素質”上嗎?
共享經濟到了海外,也依然遭遇了同樣的命運。比如摩拜進軍英國後,一個月的時間不到,其損壞和丟失率就達到了 10%,一年後不得不退出市場;香港的單車品牌Gobee 共享單車在法國四個月損壞和丟失率甚至高達60%;被部分國人稱爲“燈塔國”的美國,破壞程度更甚,簡直將破壞共享滑板做成了一種“行爲藝術”。
不要考驗人性,因爲人性經不起考驗。如果沒有制度的約束,沒有規則的要求,你能指望多少人能自覺主動地弘揚美德、發揚雷鋒精神,處處爲別人著想?
中國有句老話,“人不爲己、天誅地滅”,西方有經濟學“理性人”的假設,這都充分說明了,絕大多數人的行爲都會首先想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所以,共享經濟的健康運行,一開始就需要平台建立起相應的約束體系。
比如說共享單車現在推行的信用機制,將用戶的亂停亂放、違反交規、拖欠車費等不文明騎行行爲記入其信用記錄,並將信用分與騎行費用等挂鈎,“嚴重失信的用車成本會從半小時一塊錢提高到半小時一百塊”,或者“禁止其再注冊、使用共享單車”。
未來,若是單車的信用體系與社會征信體系所打通,那些做出隨意停放、惡意破壞等行爲的用戶,甚至會因此影響到自己的征信情況,導致其貸款、乘坐飛機高鐵等處處受限。
共享按摩椅也是如此。創業者需要從平台規則和産品設計上思考如何設置“防白嫖機制”“防破壞機制”,用強有力的規則來約束人性之惡、用激勵性的制度來引導人性向善。
三
其次,共享經濟還需要回歸到商業本質。
西方管理學大師告訴我們,一切創新都要回歸于商業本質。而商業本質,就是要服務好用戶的需求。
但現在處處開花的共享項目,很多壓根都是僞需求。比如共享紙巾這類的東西,難道就值得我們這樣精打細算,連五毛錢一包的東西都必須要跟別人共享嗎?
那些看似“剛需”的東西,換了一個地方或換了一波群體,也未必是真的剛需。比如悟空單車,居然想到在重慶這個擁有“魔幻”地形的城市大面積推廣,有多少人願意在這裏騎車呢?
而同樣存在“剛需”的區域,其投入産出比也是大不相同。對于創業者而言,最關鍵的是要找到那波最容易掏錢的用戶,用最具性價比的投放方式服務好他們。
“其實在共享按摩椅經常投放的場景,賺錢能力差距還是很大的。”有共享按摩椅創業者這樣算了一筆賬:“同樣是車站,高鐵站的入場費就很高,而且很多地方的高鐵等待人數比較少,高鐵行程相對較短,多數人並不需要按摩。”“同樣是在商場投放,在電影院投放的效果就比其他地方要好。”
由此可見需求分析的重要性。在實踐中,有些地方,雖然投放了大量的按摩椅,但使用人數往往很少,甚至白嫖黨都沒幾個。
其實很多共享經濟創業企業未必不懂得需要進行市場調研、需要控制成本-收益,但是他們更看重的是用戶數量的增長、市場份額的擴大,然後用這些看似漂亮的指標,去忽悠投資人。
他們一開始想的,就是要賺投資人的錢,壓根沒想過賺用戶的錢。因此,共享經濟諸多企業仍然擺脫不了“燒錢”“虧損 ”的魔咒。
四
最後,是平台的産品與服務質量問題。
拿共享單車來說,爲啥單車損壞率這麽高?那時因爲很多企業一開始就追求盲目擴張,爲了速度降低了車身質量要求。
有些用戶,因爲自己産品使用體驗不佳,付錢的時候自然就沒那麽爽快,甚至出現拿共享設施泄憤的情況。
共享按摩椅也是如此,爲啥很多人還不願意付費開啓它的按摩功能,只是把它當一個“白嫖”歇腳工具?
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的産品質量問題還沒有得到有效保證。近年來,屢屢發生相關共享按摩椅的相關安全事故。
比如杭州有位女用戶,在使用按摩椅時頭被機器夾住,最後靠消防員才把她拯救出來,頭上縫了好幾針。
再比如武漢的一位老人,按摩之後居然因爲其力度對于老人來說過大,腰部發生了脊柱壓縮性骨折。還有位老人,在商場用完按摩椅後,頸椎小關節錯位。
大部分按摩椅上都沒有明顯的安全提示以及緊急暫停按鈕,而且也沒有根據不同人群設置不同的按摩力度,導致很多用戶“不敢”使用;再加上按摩椅缺乏足夠的清潔維護,衛生狀況實在堪憂,讓諸多用戶望而卻步。
在經曆大起大落之後,無數人都在質疑,共享經濟究竟可不可行?
其實,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考驗著參與“共享”的每一方,考驗著整個社會。企業要肩負起相應的産品服務完善責任,相關監管部門的制度建設要及時跟上,用戶素質仍然有待進一步教育與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