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江蘇合作理事會第14次會議在線上召開。新加坡科技研究局
宣布,將在蘇州設立新科研企業合作中心。
新中兩國將共同研究探討生物醫藥領域的政策和制度創新,以推進兩國企業進出口及市場准入便利化,促進各自生物醫藥産業的發展。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gency for Science,Technology and Research,A*STAR)是新加坡貿易和工業部下屬法定機構。
該機構主要負責促進新加坡科學研究和培養以知識爲基礎的人才。它于1991年作爲原新加坡國家科技委員會(新加坡國家科技局)成立,其主要任務是提高新加坡科技水平
項目的內容
據悉,此次的新科研企業合作中心設在蘇州工業園區內,專注于支持新加坡生物科技起步公司在中國的市場開拓和商業化。合作中心將支持深度科技起步公司以蘇州工業園區爲基點,進行技術研發、産品化及市場化運作。
蘇州工業園區
新加坡—江蘇合作理事會聯合副主席、衛生部高級政務部長許寶琨醫生在新蘇會上發言時表示:
相信新蘇雙方可借助企業合作中心和江蘇自貿試驗區優勢,共同研究和探索針對生物醫藥領域的政策和制度創新,推進新中生物醫藥企業進出口及市場准入便利化,促進各自生物醫藥産業的發展。
許寶琨在接受媒體時表示,中心的設立標志著新蘇合作進入強強聯手的成熟階段。他說:
“新加坡在科研方面有一定基礎,蘇州也有科研人才和生態基礎。中心扮演的角色是幫助新加坡起步公司更好地入駐蘇州,也會引入更多蘇州起步公司以新加坡爲跳板進入東南亞市場。”
新加坡的醫藥發展
新加坡的醫藥水平十分發達,新加坡也因此有著亞洲臨床研究和試驗管理活動中心的美譽。根據新加坡經濟發展局發布的數據顯示,生物醫藥産業已經占新加坡國內生産總值的近3%。
醫藥發展的曆史
新加坡開展生物技術研究始于上世紀80年代初期。90年代初,新加坡經濟發展局成立生物技術投資風險基金,開始關注生物醫藥業並向其投資。
進入21世紀,在生物科技行業積澱已久的新加坡將生物醫藥業作爲戰略産業,新加坡政府予以重點扶持,不斷推出如“RIE2020”(研究、創新與企業2020計劃)、醫藥創新計劃(PIPS)等鼓勵性政策推動行業發展。
自2014年起,新加坡政府還與制藥企業聯合培養專業人才,爲行業發展提供充足動能。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還會爲外商投資者提供充分的優惠政策支持,幫助其搭建夥伴關系,保障國際生物制藥企業在新加坡順利發展。
經過三十余年的發展,新加坡已經形成醫療制藥相關的三大園區:
以醫院爲中心的諾維娜健康城
以科研爲中心的維一科技城
以醫藥制造企業爲中心的大士生物醫藥園
三大園區覆蓋臨床需求、研發轉化、生産制造三個環節。企業可根據不同的需求和定位進駐園區,享受到一流的基礎設施、完善的産業鏈條和專業的服務支持,幫助生物醫藥企業降低研發成本,縮短研發時間。
目前,新加坡有超過50家醫藥工廠和300多家生物科技和醫療科技企業。全球頂級生物制藥企業葛蘭素史克(GSK)、默克(MSD)、輝瑞(Pfizer)、諾華(Novartis)、羅氏制藥(Roche)、賽諾菲(Sanofi)、艾伯維(AbbVie)、安進(Amgen)都將全球制造中心設立在新加坡。
爲生物醫藥産業設立專項支持計劃
新加坡通過各種計劃積累了一批出色的臨床科學家,如:新加坡轉化研究者獎(STaR),其目的在于招募和培養世界級的臨床科學家,承擔新加坡的轉化和臨床研究項目。
此外,還有臨床科學家獎(CSA),其旨在提供研究資金和工資輔助,從而協助醫學研究人員能把精力時間專注于研究。其他旨在發展臨床科學家人員的計劃包括:
轉化與臨床研究(TCR)旗艦計劃:著重于爲研究人員和臨床科學家提供平台,合作解決科學難題,並將研究成果轉化成優質的醫療保健解決方案。
造福患者(從實驗室到臨床解決方案)每項授予TCR旗艦計劃的項目將獲得高達2500萬新元的五年預算。
競爭性科研計劃(CRP):是一項資助計劃,通過向科研基層社區征求研發項目,以實現對廣泛而且不同的研究理念的支持。
該計劃可爲幫助發現新潛在戰略性研究領域的研發項目提供支持,而新加坡能夠在這些領域投資以發展未來新産業的核心能力。
如:生物醫藥科學轉化和臨床研究領域。每個項目最高可獲得高達1000萬新元的研發預算,爲期三至五年。
醫療服務研究競爭性研究資助(HSR-CRG):是新加坡衛生部 (MOH) 于2009年設立的研究補助金,旨在支持HSR的研究,並幫助將HSR的研究成果轉化爲政策與實踐。
本地醫療保健和學術機構的主要研究人員均可申請該項補助,獲得最高100萬新元的補助,有效期爲兩年。
此外,由本地制藥工廠領導人員和政府機構組成的産業-政府集團——生物制藥商顧問委員會(BMAC)承諾:
新加坡將以高技能的制造業勞動力領導制藥業,通過提升雇員技能,培訓新員工以及推廣最佳實踐等方式,來實現優質的加工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