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務資政兼社會政策統籌部長尚達曼昨天在一場線上國際研討會中,對區域國家如何應對老齡化問題提出幾項建議。活動由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展戰略研究院,以及中國清華大學社會學系聯辦,研討會主要從國際視角探討中國與區域人口老齡化問題對經濟和社會的影響。
每個社會都要面對人口老齡化這個常態,但人口老齡化並不意味人老了必然就會成爲受助者。人體的衰老退化,不是從年老才開始的。抑郁症患者就有年輕化的趨勢。因此,新加坡政府趁著還有自主能力的時候,就該注意個人的生理與心理健康。雖然,失智症不是正常的老化過程,但新加坡政府也須警惕預防。
年長者的需求各有不同,尤其是低收入的獨居長者。除了面對生計問題,無助感、孤獨感都是他們每一天要面對的一大挑戰。若他們患上失智症,更是雪上加霜了。一旦他們生活能力下降,其後果不言而喻。故此,新加坡政府必須正視這個隱患。
或許新加坡的當務之急,不是要增添多所樂齡中心或增設更多多樣化的活躍樂齡節目,而是確切了解年長者的真正需要。有些長者因不善溝通或行動不便而回避社交、有些長者另有自己的社交群體,更有些長者素來就是獨來獨往的,所以爲他們組織活動或擬定探訪計劃時,須要多方面的考量。
照顧年長者的需要,不能光靠政府或非盈利組織。年長者受騙、遇害或自尋短見,以及獨居老人被發現死于家中的消息時有所聞。除了定時給予他們物質上的幫助,新加坡政府也須要有個完善的社會安全網來聆聽長者的感受、關注他們的掙紮、協調同住長者之間的糾紛、擴展他們的社會活動空間、讓他們跟上社會的步伐,以便更好地融入社會。事實上,新加坡政府很難以量化的方式,如建設更多硬件設施或增多探訪次數,來衡量新加坡政府做的是否足夠到位。
緩解人口老齡化沖擊, 各國須從多方面著手
尚達曼認爲,東亞地區會快速老齡化,不單是戰後嬰兒潮以及年輕一代晚婚晚育所致,它也反映區域醫療水平整體提升,使人們更長壽。以新加坡爲例,去年男性的預期壽命爲81.4歲,女性則是85.7歲,都居世界前列。
“因此,從某些方面來看,應對老齡化社會以及隨之而來的經濟和社會挑戰之所以變得更大,是因爲我們在提升醫療服務和生活質量上取得了成功。”
尚達曼指出,要緩解老齡化人口對經濟和社會的沖擊,各國政府須縱觀全局,從貨幣政策、財政規劃、就業結構、終身學習和社區醫療等多方面著手,確保年長者有機會過著有尊嚴、有意義和有滿足感的生活。
其中在就業和學習兩大方面,尚達曼認爲,國家必須改變就業結構,包括提高退休年齡和重新設計工作,並根據工作性質的轉變調整職能培訓,方便年長者繼續就業。如此一來,投入工作的年長者可避免精神和健康退化,維護老齡化社會的生活質量。
調整職業培訓模式
“我們不能等到人們上了年紀才爲新工作做准備……我們必須更早開始。常態應該是,人們在中年或中途轉業時,就要爲新職業和所需技能做好規劃。這必須是雇主、政府和員工本身的共同責任,並得到社區學習夥伴的支持。”
提早爲轉業准備,也意味著教育體制須與時俱進。當年最初負責新加坡“技能創前程”計劃的尚達曼說,人們的學習階段不該只集中在人生的首20年,而應延長爲終身學習,政府也尤其需要對中年和中途轉業人士的教育和培訓加大投資。
此外,職能培訓模式也得調整,好讓中年以上者能更容易吸收新知識。例如:讓學員分塊學習,一次10或20分鍾,避免長時間上課;不斷重複和重述課程內容,並經常進行測試;交替上課主題,從而刺激學習能力。
目前領導全國就業理事會的尚達曼補充說:
“如果我們發展出一套能讓年長者盡情發揮所長的學習方法,而且又能制定出方便年長者的工作場所安排,我想新加坡政府會開啓無限可能。”
新加坡爲應對人口老齡化還做了這些。
01 制度未雨綢缪
新加坡早在50年代便開始著手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1955年中央公積金制度的建立,標志著新加坡制度性老年社會保障的開始。此後公積金制度不斷完善,各項老年救助措施相繼出台,爲老年人提供了養老、醫療、住房等方面全方位的保障。
面對日益嚴峻的人口老齡化形勢,新加坡政府還及時對人口政策進行了調整,不僅取消了過去嚴格控制人口增長的規定,還制定了一系列鼓勵生育的政策,以提高新加坡的生育率,逐步改變人口結構。
02 社區規劃
新加坡人堅持強調養老應以家庭爲根本,因此,絕大多數新加坡老人生活在社區。在社區規劃中,新加坡政府堅持以人爲本,強調未雨綢缪,以及人與環境的協調,以滿足包括老年人在內的所有居民需要爲指南,考慮得非常細致周到。
如規劃建設配套齊全的生活、康樂設施,公寓大樓底層一般不安排住戶,用作社區內組織、幼兒園、教育中心及老年人活動場所。建設“對門”交通和“無縫”交通設施,通過“綠色廊道”提供從各組屋住宅區到市區、商業中心及旅遊景點快捷方便的交通,極大地方便了老年人的出行。
03 管理思維與時俱進
新加坡政府與時俱進,轉變傳統管制思維,樹立服務理念,通過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完善的基礎設施以及人性化的獎勵計劃,吸引社會力量投資新加坡,投資老齡産業。
04 老齡工作體制
與世界上其他老齡化國家一樣,新加坡老齡工作也涉及諸多部門,也存在銜接、配合等問題。爲了增加協調配合力度,1998年,新加坡政府專門設立了人口老齡化( 跨部門)部長級委員會(Ministerial Committee on Ageing)。
這個委員會分經濟保障小組、就業小組、社會融入小組、健康護理小組、住屋小組、社會和諧小組六個小組,主席爲主管人口老齡化與老人護理問題的部長,委員會成員包括:衛生部部長(Ministry of Health / MOH)、社會發展青年級體育部部長(Ministry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Youth and Sports / MCYS)、總理公署部長 (Prime Minister’s Office)、社會發展青年級體育部政務部長 (Ministry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Youth and Sports / MCYS)、人力部政務部長(Ministry of Manpower / MOM)、衛生部政務部長 (Ministry of Health / MOH)、貿易及工業部政務部長(Ministry of Trade and Industry / MTI)、國家發展部政務部長(Ministry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 MND)和國家發展部高級政務次長(Ministry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 MND)。人口老齡化(跨部門)部長級委員會的在擬定政策、綜合協調有關老齡工作和老齡問題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