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中國從有文字到現在3000多年,一直在走由繁入簡的道路。只是今天中國人只認識繁體字和簡體字,不認識隸書、小篆,才會矯情起繁體字來。
為何喜歡繁體字
首先:大陸人喜歡繁體字,完全是因為港台和海外在使用繁體字,而使用繁體字的地區比簡體字的地區經濟狀況更好,所以人們才羨慕使用繁體字的人。從而推崇繁體字,實際是推崇港台文化的現象。
第二:在書法上看,繁體字減價結構更緊湊,寫起來更好看,而簡體字筆畫少,寫起來不容易好看。至於說「親不見」、「愛無心」之類的說法,都是沒什麼文化的人,跟著牽強附會的。
為何要化繁為簡
在清末民初的時候,中國政府統計的識字率不到5%,而實際上中國當時識字率不到1%。因此在新文化運動的時候就開始研究簡化字,讓中國漢字更容易記憶更容易書寫, 更容易學習,降低文盲率。而胡適就是推行簡化字和白話文的先驅。
同時,日本、朝鮮等使用漢字的國家,也為了提高國民的識字率,才有了日文和韓文的出現。而堅持了1千多年的楷書繁體字,在封建王朝時期,屬於士紳特權,平頭百姓不需要學習認字,所以沒有推廣簡化字,而日本也是只有貴族才允許學習,直到明治維新才開始讓老百姓學習認字,日文才大面積推廣。
中國差點兒廢棄漢字
中國的簡化字並非解放以後才有的,是民國時期就已經使用了,原本台灣也要使用簡化字的,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推行下去,同時,因為台灣大部分移民本身認字,識字率高,且人口相對大陸少的多,所以台灣保留的繁體字,香港也是因為人口少所以沒改。而大陸地區在50年代差點完全改用漢語拼音代替漢字,但因為中文的同音字太多,錶帶語境也十分複雜,英文字母無法普及。另外也要傳承漢語文化,所以才保留了漢字至今。
1017評論
松風閣書法日講 文化達人01-30 21:36
794贊
踩
謝邀。看到這麼多大V牛人在這裡回答,還獲得了這麼多贊,我就不在這裡班門弄斧了,僅僅談一下我個人對於這件事的看法。
如果我是當時新中國成立之初的那一撥學者的話,我估計我會極力反對推廣簡化字。但是,如果,現在還有人再給我說,還是回復咱們以前老祖宗的繁體字的話,我也會極力反對。
您先甭著急罵我兩面派,牆頭草,其實有關於繁簡漢字的爭論一直以來都沒有一個定論,到底孰好孰壞很難做判斷。您的問題著眼點在於中國搞文字改革的原因。其實這一點如果您想花一些事件,去翻一下當時政府工作文件以及中央下達的各項命令就基本上可以在表面上得出一個比較淺顯的結論了。最不濟,可以百度一下。
但是,隱藏在這些表面層次上的原因只是冰山上的一角,那麼,中央政府推行簡化漢字的內在邏輯到底是什麼呢?
答案很簡單,因為需要!
其實仔細想一想,歷史上這樣的事情其實是很多的。最好的例子就是秦始皇的「統一文字、度量衡「。可以說當時的秦朝和新中國的成立局面實際上是差不多的,都面臨一個社會轉型期的問題。秦朝的建立,結束了以周禮為代表的諸侯」封建制度「,建立起了以中央政府以代表的中央集權制度。同比之下,新中國的成立,是推翻了以蔣介石為代表的資產階級官僚反動勢力,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制度。因此,兩個政權都迫切需要掌握文化上的控制權力,得到文化意義層面上的革新,所以,無論是秦朝的統一文字度量衡,還是新中國廢除繁體字,都自然而然的發生了。這就如同新中國需要制定新的國旗、國歌的道理一樣。
回到我開頭說的,我為啥要反對,尤其是極力反對現在恢復繁體字呢。那是因為整個社會成本我們其實是耗不起的。有人說了,不就是改一改漢字的寫法嗎,有什麼耗費社會成本的呢?
文字因其特殊性,它與社會的各個方面都有聯繫,簡單來說,如果下令全國一夜之間恢復繁體字,那麼所有的商標漢字要改,書籍肯能剛剛印刷好的就成了廢品,各個機關單位的門牌需要重新裁撤,整個教育界也要隨之變化。
因此,我想,經歷過一次折騰就經歷一次吧,難道您還想要來第二刀嗎?
以上觀點,僅供參考!
423評論
一日搞笑短視頻02-22 00:16
1036贊
踩
中國有過幾次,棄繁用簡,至於原因就是為了中國龐大的掃盲進程!
這項工程起於清末,新文化期間成為共識,民國就已經由國民政府編纂完成了,只是抗日戰爭爆發被迫中止。最後得天下,於56年正式推廣。
這是1977年二簡字,不過用了9年,被國家廢除了
現在說幾個原因:
因為語言文字是信息載體,過度異化則只能作為一種藝術形式來看待,漢字簡化從始皇那會兒就頗成趨勢了,經過漢唐行草、宋元俗字,到近代上千年整個趨勢都在不斷簡化,現在的「繁體中文」,更多是對隸書一支的古字的保留,純粹從表意而言,並無更大的優勢可言,取消繁體字,並非是抹殺,而是考慮實際使用的效率與文化推廣的成本的需要,繁體字在廣大內陸,作為一種藝術載體,仍然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所以大陸所採取的是一種實證主義的態度~
可以想想,在新中國建國的時候有多少文盲,要進行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有這麼文盲還怎麼能行?所以必須儘快讓人民脫盲,說實話那種繁體字還真是難學,那麼複雜,簡體字就好多了
不過,事到如今,對於中華文化的傳承確實有點丟失了,不過通過其他的學習還是可以挽回的!
對於,馮小剛的那種提議代價有點高,所以,識繁用簡才是最好的!
650評論
二言三拍 資深媒體人03-22 20:54
230贊
踩
從中國歷史上來看,從秦朝起,漢字就出現了「正體」和「草體」的分化。「正體」用於比較正式的場合,如檔案文獻、石刻碑銘、印刷雕版等;「草體」用於非正式的場合,例如筆記、通信、記帳等。
因不登大雅之堂,因此草體只求方便,不求好看,因而在草體中,產生了對漢字筆畫的簡化。二者分工使用,相互補充。
因為草體書寫方便、使用廣泛,因而它不可避免地會對正體字造成影響。秦朝以小篆為正體字,以隸書為草體;到了西漢,隸書就取代了小篆,成為正體了,楷書則取代了原來隸書的位置,成為了草體。東漢以後,楷書又代替了隸書成為正體,另一種字體——行書,成為了通行的草體。
由於行書難以辨認,因此它一直沒有能夠取代楷書成為漢字的正式字體。但行書中對漢字結構的簡化,則對楷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大約在漢朝末年,楷書在吸收了行書中對漢字結構的簡化後,產生了一種簡化的楷書字體,此即「俗體」。
從歷史上來看,俗體字的生命力相當強。從漢朝碑銘俗體字、六朝碑銘俗體字、唐朝碑銘俗體字和經卷俗體字直到宋元明清雕版印本俗體字,俗體字在民間一直流傳,不絕於縷。
由於書寫和辨認都比較方便,因此俗體字在社會上的影響範圍也在逐步擴大,不但非正式的場合使用,正式的場合也開始使用;不但一般人用,學者也開始用。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專門收錄俗體字,宣告俗體字正式獲得了學術界的承認。到了唐朝,俗體字應用更加廣泛,因此後來的學者如張參、唐元度等人都主張「變通」,不必拘泥於「正俗之辯」。
到了明朝末年,俗體字不但在「販夫走卒」中流行,也在知識分子中流行開來,有些學者還有意識地搜集整理並使用俗體字。如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黃宗羲、顧炎武、呂留良等人,都是其中的傑出代表。呂留良在贈給黃宗羲的詩的注中自白:「自喜用俗字抄書,雲可省工夫一半。」從保存到現在的黃宗羲手稿中可看到,他有意識地系統使用俗體,如「議」、「當」、「難」字等,都與後來的簡化方案相同。
可以想見,如果照這個形勢發展下去,俗體字成為漢字的正式字體將是毫無疑問的,而且會比後來簡化漢字的實行早幾百年。
事情的轉變發生在明清時期。隨著科舉制度的實行,漢字正字法出現了復古的趨勢。與在文體上極為講究一樣,八股文對用字也極為講究。但在明朝,由於要求還不嚴格,因此漢字正字法的復古現象還不嚴重。
漢字正字法的真正復古是在清朝。清朝把八股文的格式、語氣、用詞的規定都詳細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同時,也對用字作了極為嚴格的規定,明確宣布,只許用「正體」字,不用「俗體」字,違者嚴辦。
1874年,龍啟瑞奉諭作《字字舉隅》一書,斤斤辯正科舉考試用字,堪稱清朝字體復古的典型。而乾隆為《四庫全書》欽作的《辯正通俗文字》中更公開說:「俗者,承襲鄙俚……斷不可從也!」
民國初年的著名學者錢玄同先生嚴厲斥責滿清的文字復古政策:「那亡清的什麼政府,更大倡其文字復古的論調,雷厲風行的強制執行起來。……這樣是正體,那樣是俗體,狺狺不休!其實他們全是不認識古字的!」
滿清在文字上強制執行復古政策,表面上看似與其「剃髮易服」和篡改古書內容的做法相反,但實際目的相同。
滿清的文字復古政策的實質,就是為了引導知識分子面對故紙、背對現實,把被他們篡改後的古書與古代字體作為隔絕知識分子與平民百姓的藩籬,以防止他們互相串聯,引發反抗異族統治的烈火。
滿清在文字上的復古政策,造成了清朝一個奇特的現象,就是漢字的印刷字體(「正體字」)與手寫字體(「俗體字」)的分離,給文化普及造成了很大的障礙。
因此,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後,語文學者們就立即開始著手整理字體的工作。1935年初,上海的語文工作者組織「手頭字推行會」,正式開始了簡化漢字的推行工作。推行會在他們發表的宣言中首先指出,清朝的文字政策造成漢字的字體分化,結果造成了「識一個字須得認兩種以上的形體」的結果。
因此,「我們主張把手頭字用到印刷上去,省掉讀書人記憶幾種字體的麻煩,使得文字比較容易識、容易寫,更能夠普及到大眾。」手頭字推行會選定了300餘個手頭字公布,立即得到了出版界的響應,簡體字不久就出現在好多種報紙、雜誌上,形成了近代中國第一次簡化漢字的高潮。
在民間和學術界漢字簡化運動的推動下,1935年8月,國民黨政府教育部正式公布了「第一批簡體字表」,共收錄簡體字324字,與此前手頭字推行會選定的手頭字表大致相同。
可是僅僅半年後的1936年2月,國民黨政府在這個問題上就來了個大轉彎,下達了個「不准推行」的命令。究其原因,表面上是因為漢字簡化「破壞中國文化」,但根本原因是因為簡化字的積極推動者多為左翼人士,蔣介石認為推行簡化字等於幫共產黨宣傳。
從那時起,簡化漢字就從國民黨統治區消失了,如被發現有簡化字書籍,就會被當成「共黨分子」遭受殘酷迫害。這個影響在台灣一直流傳到現在,只不過簡化字從當年的「共黨標誌」變成了今天的「中國標誌」,滿清的文字政策在台獨分子那裡繼承下來,成了他們分裂中國的工具。
雖然簡化字在國民黨統治區因國民黨政府的反對而消失了,但它在解放區內被普及了開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解放區內大規模地開展識字掃盲運動,易寫易認的俗體字也因之得到了大規模的普及。
正如當時(50年代初)有學者所說:到農村去看看,每一條標語、每一張布告上都有簡化字(即俗體字)。俗體字的使用人數和範圍已經大大超過了從清朝到民國一直沿用的復古的楷體字。
在這種情況下,為俗體字「正名」,就極為必要了。正是在這個基礎上,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通過對大量俗體字的整理、規範,制訂出了《簡化漢字總表》,於1956年頒布。《簡化漢字總表》的頒布,標誌著漢字字體終於徹底擺脫了滿清文字復古政策的桎梏,持續數百年的俗體字運動終於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50年代為了提高全民的文化水平,大力掃盲,那個時期在工廠、街道、農村到處都組建了掃盲班,識字和學文化是那一時期的熱潮,但是遇到困難,繁體字筆畫多,難寫難認,掃盲的對象是大批的大字不識一個的成年人,為了這一需要才根據群眾中的一些書寫習慣形成了簡化字,這為全社會的掃盲和全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目前大陸使用的簡化字是1956年1月28日審訂通過的,以後雖根據使用情況而略有改變,但一直使用到今天,成為中國大陸的用字標準。1977年,曾公布《第二批漢字簡化方案》,在報刊上試用很短的一段時間後宣布廢除。
漢字簡化的原則和方法:
漢字簡化的原則是:「述而不作」、「約定俗成,穩步前進」,也就是說儘量採用已經在民間長期流行的簡體字,只作收集整理和必要的修改,不擅自造字。那種「簡體字是共產黨發明的」、「簡體字是郭沫若等人造出來的」的笑談,不過是國民黨的宣傳。
漢字簡化的方法是以錢玄同在1922年提出的方法為基礎的,共有七種:
1、採用比畫簡單的古字。如「從」、「眾」、「禮」、「無」、「塵」、「雲」等等,這些字都見於《說文解字》,比繁體字更符合「六書」,有的繁體字反而是寫錯了的(參見方舟子《字源和漢字簡化》一文)。
2、草書楷化。如「專」、「東」、「湯」、「樂」、「當」、「買」、「農」、「孫」、「為」等。
3、用簡單的符號代替複雜的偏旁。如「雞」、「觀」、「戲」、「鄧」、「難」、「歡」、「區」、「歲」、「羅」、「劉」、「齊」等。
4、僅保留原字的有特徵的部份。如「聲」、「習」、「縣」、「醫」、「務」、「廣」、「條」、「鑿」等。
5、原來的形聲字改換簡單的聲旁。如「遼」、「遷」、「郵」、「階」、「運」、「遠」、「擾」、「猶」、「驚」、「護」等。
6、保留原字輪廓。比如「龜」、「慮」、「愛」等。
7、在不引起混淆的情況下,同音字合併為簡單的那個字。比如「里程」的「里」和「裡面」的「里」合併,「面孔」的「面」和「麵條」的「面」合併,「皇后」的「後」和「以後」的「後」合併,「憂鬱」的「郁」和「鬱鬱蔥蔥」的「郁」合併。這些合併在現代文中不會引起詞義的混亂,簡化字的使用者從未感到不便,反而是些從未用過簡化字的人在那裡想當然地杞人憂天。
有幾個常用字特別值得一提:
「龜」字,繁體近二十筆,簡直是一筆一畫在畫一隻龜,難寫(我至今不知其正確筆順、筆畫),難記(經常閱讀繁體字書籍的尚且我認得寫不得,何況小學生),簡化後保留其輪廓,僅剩七筆。
「憂鬱」的「郁」,繁體多達二十九筆!寫法極其複雜,也很難記(據說有一次漢學會議上有人靠寫出這個字贏得一片掌聲),簡化後以「蔥鬱」的「郁」代替,僅八筆。
「吁」繁體字多達三十一筆,也極難記住寫法,簡化後改為「口」形「於」聲的形聲字,好記得很,且不過六筆。
「釁」的繁體字二十六筆,寫法也相當古怪,明白了其字源也未必能記得其寫法,簡化後僅十一筆。
這些都是人人必須記得的常用字,想當初學繁體字的小學生光記這幾個字就不知花了多少精力,而用簡體字的人不費吹灰之力就把它們記住,難怪有人對簡體字大為不滿--他當初的心血簡直是白費了。
繁體字動則十幾、二十幾筆,而簡體字平均七、八筆,不僅書寫快速,對於計算機用字也極其方便。要把一大堆二十幾筆的字一個個都塞進十六針的字型而又不相混淆恐怕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所以現在大家使用的免費字體,簡體是漂亮的宋體,而繁體卻什麼體也不是,就象小孩描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