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回複六名議員關于我國建屋發展局在興建組屋時,究竟如何考慮保留綠化地帶,尤其是像金文泰森林和烏魯班丹森林(早前被稱爲杜弗森林)這類次森林。(國會直播截圖)
作者 張麗蘋
昨天新加坡國會複會的空氣裏,洋溢著濃郁的環保氣息。 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回複了六名議員關于我國建屋發展局在興建組屋時,究竟如何考慮保留綠化地帶,尤其是像金文泰森林和烏魯班丹森林(早前被稱爲杜弗森林)這類次森林。
左邊的綠化地帶就是位于烏魯班丹,面積33公頃的杜弗森林(Dover Forest)。(海峽時報)
這應該是李智陞首次具體解釋政府在發展住宅用地決策上所面對的各種張力,也讓聽衆了解到金文泰森林和烏魯班丹森林爲何在新加坡發展藍圖上會被標記爲“住宅用地,最終取決于詳細規劃”(residential, subjected to detailed planning)。 新加坡身爲一個“城市國家”的局限
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國會直播截圖)
李智陞解釋說,身爲一個島國和城市國家,新加坡不像其他國家那樣有城市以外的腹地可用來規劃機場、海港、空軍基地、軍事訓練場所、蓄水池、焚化場、發電場、農業用途等等。這些功能都必須“擠進”728平方公裏的國家面積裏。
“新加坡要長期永續發展,就意味著我們必須回收與循環使用有限的土地,但是在規劃當中必須保留一定的彈性,來滿足每一代國人的需求與願景。”
爲何政府還不斷興建組屋?
不少議員們都反饋了居民們的這個疑問。李智陞本身也透露說,甚至有不少民衆寫信給建屋發展屋,要求不要再興建新組屋了。李智陞說:
“這些情緒是無可厚非的,我們完全能理解。”
他進而用一些數據來說明目前預購組屋的供不應求。
單在去年2020年,預購組屋的申請人數是5.8倍,這意味著每套預購組屋都有介于5-6個新加坡人申請,主要推動因素是結婚與成家。
聳立在黃埔河旁的預購組屋項目St George’s Towers,獨特的外牆設計令人印象深刻。(LOOK Architects提供)
2015年至2019年,每年注冊結婚的新加坡公民,平均爲2萬3600人,比2010年至2014年間的平均每年2萬2400人,多出1200人。
在同一時期,建屋局每年興建了1萬6200個預購組屋單位,來滿足這些新婚夫婦和其他有需求的國人。
上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出生的公民很快就將步入適合年齡,勢必掀起另一波預購組屋需求。再加上如今有越來越多人婚後選擇不與父母同住、而且也有越來越多單身人士,以及年邁的父母們選擇自己居住,也直接推高了組屋單位的需求。
在1990年,每個組屋單位的居住人數平均爲4.24人,到了2019年,這個人數已降至3.07人。
疫情帶來的用地需求變化
李智陞指出,一場冠病疫情,讓政府意識到自給自足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食物和醫療用品方面。爲此,政府必須盡量騰出更多用地來作爲農業用途和生産用途。另外還得撥出一些土地作爲緊急用途,用作隔離和康複設施以及作爲客工們的臨時住所等等。
居家辦公模式以及網購的普及,也迫使政府重新思考今後是否得調整辦公與零售用地的比例。
(海峽時報)
調整整體發展策略
在土地有限的新加坡,要增加居住面積,除了建得更高之外,就是建得更密集,但必須控制在舒適範圍內。
在新鎮裏,政府已經將公共設施全部規劃在同一處,而不是放在獨立的建築內。例如在榜鵝新建的市鎮中心,圖書館、民衆俱樂部、小販中心和醫療設施全都在同一屋檐下。
在大士,政府已將供水回收廠與垃圾處理廠建在同一處。東海岸也將出現一個四合一的地鐵與巴士轉換站。
高爾夫球場、學校舊址、地契到期的工業區也正被重新發展。吉寶高爾夫球場地契到期後,就會用來發展公共與私人住宅。2024年,裕廊俱樂部高爾夫球場、萊佛士高爾夫球場、濱海灣高爾夫球場的地契將到期被收回,胡姬鄉村俱樂部高爾夫球場地契則在2030年到期。
“到了2030年,我們將能收回400公頃的高爾夫球場來重新發展。”
吉寶高爾夫球場地契即將到期。(海峽時報)
此外,政府也在探討如何在地底興建公共基礎設施,但這個成本非常昂貴。
當空軍基地遷出巴耶利峇後,我國東部和東北部區域的建築限高就能取消,允許興建更高的住宅。同樣的,當南部的港口遷至大士後,南部水域的黃金地帶就能發展成更多公共與私人住宅,以及作爲其他用途。
然而即便如此,政府還是需要重新發展一些綠地,才能滿足建屋需求。
很多生態珍貴地段已被保留
李智陞說,保不保留一塊綠地,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的生態價值。
例如,萬禮紅樹林和灘塗自然公園原本在規劃藍圖上是工業用途、用來興建工廠的。但經過周密的勘察與研究,發現其生態對本地乃至全球灘塗研究都具有很高價值,就被保留下來。
同樣因生態價值被保留的,還有本來被規劃成住宅用地的牛乳場自然公園和射靶場自然公園。
其他因生態價值被保留的綠地還有:雙溪布洛濕地保護區(前身是蝦養殖場)、烏敏島、仄爪哇濕地公園、克蘭芝濕地、策士納自然公園、湯申自然公園、卡迪蒙蘇自然公園、武吉巴督山自然公園、海軍部公園、翰士德濕地公園、淡濱尼生態公園、淡濱尼礦湖公園和鐵道走廊等等。
鐵道走廊。(李顯龍面簿)
李智陞說,新加坡今天已經有7800公頃的土地是自然保護區域和公園綠地。在接下來10至15年,政府還計劃添多1000公頃綠地。與此同時,政府還計劃在2030年之前,在新加坡島上增加130多種本地動物與植物品種,來加強保護本地的瀕危品種與稀有野生動植物。
金文泰森林和烏魯班丹森林前身是橡膠園
李智陞解釋說,金文泰森林的前身是橡膠園,後來被遺棄,長滿了非本地植物。
金文泰森林早晨的景色格外美麗。(葉孝忠攝)
“今年一月我在國會上解釋說這塊土地在23年前,于1998年的整體發展藍圖就被重新規劃爲‘住宅用地,最終取決于詳細規劃’。雖然我們目前沒有迫切需求來發展該地塊興建住宅,但我們依然會繼續保留其用地性質,不會有改變。”
這是爲了將決定權交到未來國人手裏,讓他們根據屆時的需求,決定是否該保留爲綠地,還是將之用作住宅發展用途。政府的角色始終是管理人(stewards),不能用發展商的心態去權衡輕重。
同樣的,烏魯班丹森林的前身也是橡膠園、一部分是果園,還有幾個甘榜(鄉村)。後來被遺棄由政府接手後,就跟金文泰森林一樣,長滿了非本地品種的樹木。在2003年的整體發展藍圖,該地塊同樣被重新規劃爲“住宅用地,最終取決于詳細規劃”。
建屋局後來外聘一個顧問團體幫忙進行環境基線調查,詳細列出地塊內的動植物及其生長環境。這份詳細調查報告已在網上公開,征求公衆的反饋意見。
建屋局也與本地自然保護協會與團體合作來細化烏魯班丹森林的發展計劃,同時也與附近居民、公衆和那些對保護自然感興趣的人士展開對話。
反饋意見出現兩個極端:
有提出將其完整保留爲自然公園,用于綠化和休閑用途;
有提出保留綠化但必須進行幹預來複原綠地,大家對綠地的科學認知都不一樣;
有說新加坡應該完全停止興建組屋、停止所有發展項目;
有提議發展其他地塊,例如空置地塊、老舊的公共與私人住宅地塊、周邊學校現有的操場、跑道和停車場等等;
也有建議讓新住宅與自然環境在同個地塊內共存的。
衆口難調,這條平衡線應該畫在哪裏,沒那麽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