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柔地鐵的新山武吉查卡(Bukit Chagar)站外觀設計概念圖。主體建築以兩只手互握爲設計藍圖,外部縱橫交錯的設計象征新柔兩地密不可分的關系。(馬國捷運公司)
作者 鄭智浩
相較于新隆高鐵“胎死腹中”的悲慘命運,新柔地鐵系統(RTS)的工程進展可謂“漸入佳境”,兩國不僅相繼在自家終點站舉行動土儀式,2月19日馬國方面更公布了新山終站的外觀設計圖。
多年跌宕起伏的項目,總算有了些眉目,也看到當局要認認真真發展工程的決心。期待這個地鐵項目落成的老百姓終于有了盼頭。
作品名稱“兩者融合”:象征新柔關系緊緊相依
馬國捷運公司(MRT Corp)昨午公布了新山武吉查卡(Bukit Chagar)站的外觀設計比賽成績,冠軍隊伍從兩雙緊握手腕獲得靈感,建築寓意新馬兩國深遠並友好的關系。
據悉,獲獎作品將成爲武吉查卡站的建造藍本。
任職于柔佛州SM Architects的建築師秦立中(Chin Yee Chong,譯音),以新柔關系緊緊相依作爲設計概念,構思出兩只互握著彼此手腕的建築外觀,成功在全馬91個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抱走25萬令吉(約8萬2100新元)獎金。
結合現代及未來感的作品“兩者融合”(The Integration of Two),設計靈感源于新加坡與新山之間悠久曆史、相互交織及存在多個世紀的緊密關系。 項目落成後,設計團隊希冀通過新柔地鐵來加強兩地的聯系。
地鐵外觀的設計,猶如兩只互握著彼此手腕,擁有“互相合作的精神”(The Spirit of Working Together)。(馬國捷運公司視頻截圖)
馬國捷運公司首席執行員莫哈末紮裏夫(Mohd Zarif Hashim)說:
“這個設計很現代化,也充滿未來感。設計團隊是新山人,公司也在新山,是本土人才,並且十分熟悉和了解新柔之間千絲萬縷的關系和情感,因此能設計出這個象征著兩地情誼的作品……落成後,相信能成爲新山的新地標。”
“整座建築預計樓高16層,其中四樓將作爲關稅、移民及檢疫設施(CIQ)。”
這項比賽是由馬國捷運公司及建築師協會(PAM)聯合舉辦,旨在發掘馬國建築師的才能,亦爲武吉查卡站尋找設計方案。
競賽時間從去年動土儀式的隔日(11月23日)開始,直到今年1月25日截止。
現代及未來感滿滿的設計,不僅隱含兩國緊密合作的寓意,更有望成爲新地標。(馬國捷運公司)
只須在同一棟大廈辦理兩國通關手續
適應全球節能環保的號召,地鐵站設計了可穿透自然光及自我清理功能的玻璃屋頂,不只降低未來維護成本,外圍的“手腕”更使用輕質複合材料,對環境可持續性盡一份力。
外部縱橫交錯的設計也可提供絕佳視野,增加空氣的流通性。
武吉查卡站的設計以環保爲主,使用能透光及可自我清理的的玻璃天窗,智能化減少對環境的破壞。(馬國捷運公司)
問及乘客是否須在新馬邊境分兩次進行通關手續,莫哈末紮裏夫說:
“他們當然要在新馬關卡分別進行通關,但會在同一棟建築內完成。”
“屆時,乘客只須到柔佛移民廳辦理手續,再到樓上的新加坡關卡處理通過事宜,就可搭上地鐵列車。到達兀蘭後,他們即可下車,隨意活動。”
通透的玻璃天窗可相對減少燈泡的使用需求。(馬國捷運公司)
全長四公裏(馬國2.7公裏,新加坡1.3公裏)的新柔地鐵預計2026年底通車。
乘客可從地鐵湯申—東海岸線兀蘭北站,橫跨柔佛海峽及最高25米的高架軌道,通往新山武吉查卡站。
該地鐵項目采用中型地鐵系統,單趟車程約爲五分鍾,每小時單向可運載1萬人。
武吉查卡站已在去年11月底動土,馬國1月中旬已展開爲期三個月的調查,收集公衆的意見反饋,預計在4月15日結束。
“這項目受到民衆的熱烈關注。我們將在公共咨詢後分析大衆提供的反饋及建議,進行更細致的改善。”
馬國負責的工程如期進行
莫哈末紮裏夫還進一步公布新柔地鐵的最新進展。
他指出,武吉查卡站的工程進度良好,整個計劃也按預定時間發展,並獲得馬來西亞中央政府、柔佛州政府、各相關機構及民衆大力支持。
爲此,他有信心地鐵計劃能順利竣工。
新山武吉查卡站夜晚的外觀設想圖。(馬國捷運公司)
目前,共有500名馬國土著承包商已注冊參與新柔地鐵項目的建造,馬國政府將會從20億令吉(逾6.5億新元)的施工預算,撥出40%給予承包商。
當局表示,迄今已完成70%的設計,其余部分仍在進行中,包括維修工作的設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