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曾經嘗試制造出永動機來,但最後都失敗了,這些失敗的例子似乎在告訴人類,永動機是不可能在現實中存在的。但反觀我們的太陽系,它已經運轉了幾十億年,難道它就不像一個永動機系統嗎?爲什麽它能夠一直運轉下去呢?
學過中學物理的朋友就會知道,所有人類制造的機器中沒有一樣是可以在一開始給它一個動力然後就永遠運動下去的。但在物理學上又有“動量守恒”“能量守恒”等定律,如果一個機械系統與外界完全隔絕的話,是可以一直運動下去的,這就是所謂的“永動機”。然而現實中並不存在永動機,因爲任何機器在現實中都會受到各種各樣因素的幹擾,從而導致能量的損耗。但當我們擡頭望向天空時,我們會發現太陽一直都在天上,從未停止運作,這是爲什麽呢?
在討論太陽的運行問題之前,我們可以先來看一個人類制造的模型。該模型就是永動機模型,從照片上看它的中間有一塊磁鐵,四周是環繞的運動裝置。在運動裝置中每個彈簧的末端都連接著一塊磁鐵,這些磁鐵的作用就是當各個部分運動到中心磁鐵的位置時,利用磁鐵異性相吸的原理來使彈簧收縮。同時外圈的運動裝置是有重力的,因此在這個系統中,如果忽略摩擦力等其他損耗的話,重力、彈力和斥力三者平衡,從而達到了能量平衡傳遞的效果。
然後再來看看我們的太陽系,從太陽系的俯瞰圖來看,八大行星在各自的軌道上一直繞著太陽做公轉運動。這裏面的太陽就有點像以上裝置中的中心磁鐵,而各大行星就像四周的運動裝置。這樣一比較的話,太陽系就像一個永動系統,而太陽就是其中的永動機了。那麽太陽真的是不用任何能量輸入就可以一直保持運動的永動機嗎?科學家表示並非如此,太陽系中的能量實際上來源于太陽系的星雲坍縮,或者是引力坍縮。
在原始的太陽系中,各大行星尚未形成,太陽系內到處充滿了星雲。這些星雲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坍縮,之後就形成了許多原始的行星盤。而這些行星盤以太陽爲中心形成同心圓的形狀,日後的行星就是按照這樣的軌迹運行。那麽爲什麽原始行星盤會圍繞著太陽運動呢?原因是它們都被太陽巨大的引力被捕捉住了。被捕捉到的天體一般有三種情況,一是速度比較小,最終成爲太陽的一部分,二是速度剛剛好,能夠圍繞著太陽運行,三是速度太快了,直接脫離太陽的束縛。
八大行星的速度恰好是第二種,因此在太陽引力坍縮的影響下,各大行星都會一直圍繞著太陽做公轉運動,這讓太陽系看起來就像一個永動機系統。那麽太陽系中所有的天體都會以目前的狀況一直運行下去嗎?科學家表示也不一定,如果有強大的外力因素幹擾的話,天體的運動情況也會發生改變。例如距離地球最近的月球,地球的引力將它束縛住了,它同樣對地球也有引力影響。
再加上月球正在以比較慢的速度來遠離地球,因此月球對地球的影響導致地球的自轉速度下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