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英國東北英格蘭的杜倫大學(Durham University),是僅次于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的英國第三古老的大學。1979年8月4日至17日,在這個美麗的校園裏舉行第二屆東方音樂節,邀請了新加坡、中國、香港、日本、韓國、印尼、泰國、緬甸、越南和菲律賓的演奏家和民族音樂學者參加盛會。除了音樂會外,還有音樂電影、專題演講、研討會和詩歌朗誦晚會。
自從新加坡在1965年成爲獨立國家以來,盡管它與中國保持著貿易聯系,由于當時的地緣政治的原因,新加坡與中國人民之間的交往還沒有那麽自由。這個音樂節,創造了新加坡李雪嶺、楊票敬、林明钊和中國中央音樂學院代表團在異鄉相會的機遇。中國代表團團長、北京的中央音樂學院附中的方堃校長和我們熱情交流,就像失聯親人又重逢。
對新、中華樂深感興趣的資深越南民族音樂學者陳萬溪教授,幾次和大家談至半夜方依依惜別。音樂節裏有中音團隊、新加坡李雪嶺領導的三人小組和湯良德領隊的香港青年中樂團呈獻的三台華樂晚會。他們的演奏,各有特色,深受歡迎。但研討會上專家們在華樂的發展這一專題上討論最多的不是中音精彩演奏的《春江花月夜》或《美麗的壯錦》,而是新加坡和中音的不同風采的《雨打芭蕉》。
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在各經濟領域內推行改革,帶來了意識形態上的變化,也引發了中國藝術界對文化傳統的再認識。因而中音的《雨打芭蕉》(易名《蕉林喜雨》)從結構、配器和多聲效果等方面對樂曲進行探索加工。菲律賓民族音樂學者Jose Maceda教授欣賞後指出該樂曲交響化的新方向,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新加坡的《雨打芭蕉》,由李雪嶺的揚琴、楊票敬的笛子和林明钊的高胡合奏,繼承了粵樂名家呂文成等三人樸實無華的演奏風格。探討兩國樂隊的美學選擇、傳承方法、創意思維和傳播策略的差異,正是文化交流互學互鑒的意義所在。
新中建交30年合作不斷深化
1990年10月3日,新、中外交部長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簽署聯合公報,標志著外交關系正式開始了。自建交以來,高層交往密切,務實合作不斷深化,在政府間合作項目及國家級雙邊合作項目都不斷取得可喜進展。由政府或法定機構如國家藝術理事會、濱海藝術中心、國家博物館、新加坡華樂團、新加坡交響樂團和新加坡旅遊局執行的文化交流項目,在促進兩國教育、文化、藝術與科技等領域合作方面,結出累累碩果。另一方面,民間文化團體、藝術家、私營企業等來自民間自發組織的有序的文化交流,自七十年代末以來,從未間斷。
自1963年8月8日隆重開幕以來,國家劇場這個有濃烈國家意識象征的場地,成爲本地音樂、舞蹈、戲曲演出的重要營地。從1979年開始,到1991年解散的13年裏,國家劇場是這個曆史階段推動新、中藝術交流的主力軍。它是感受中國舞台藝術創作方向、演繹方式、舞台技術、表演風格的變化,從中觀察其發展態勢的渠道。1979年初東方歌舞團是首個受邀南來的藝術團,年底又迎來了廣東省潮劇院。這兩個團在國家劇場,創造了爆滿、展演、滿城爭看、爭說文革後中國舞台藝術新風貌的轟動。
國家劇場和人民劇場的濃墨重彩
國家劇場對新、中文化交流的貢獻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讓新加坡觀衆享受來自許多省市的戲曲院團和舞蹈團的高端藝術作品,品味不同地域的文化風采,提升審美水平。二是激發本地藝術從業者向中國院團學習的動力,提高自身的藝術水平。三是創造了中國院團與本地文藝團體建立聯系的平台。每次有中國院團南來,國家劇場都安排了工作坊。我國藝術工作者可以自由選擇與中國演員、音樂員、或舞台技術人員交流。接觸雖然短暫,影響卻深遠。1986年,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的導演胡奇娴,抽空到南洋女中觀看學生爲慶祝建校70周年正在排練的話劇《紅樓夢》,提出了寶貴的意見。也因爲建立了聯系,而有了她2000年南來導演華族文化節呈獻的創作劇目《林謀盛》、同年導演兒童黃梅戲《三打白骨精》赴日演出的機緣。2003年她還爲揭陽會館潮劇團導演了《聚寶盆》。這類因參加國家劇場工作坊的短時間接觸而衍生的新、中藝術團體合作的例子,不勝枚舉。
今年慶祝成立五十周年的牛車水人民劇場,半個世紀來邀請了爲數不少的中國名團呈獻粵劇、潮劇、婺劇、越劇、河北梆子戲、芗劇,以及新疆與內蒙歌舞。打響第一炮的是1980年紅線女帶隊的廣東粵劇團。此後,許多在人民劇場亮相的演員,與新加坡敦煌劇坊、東安會館、新藝劇坊、新明星粵劇中心、戲曲學院等多個劇團合作,與本地粵劇界結下濃厚情誼。三十年來在人民劇場登台的名家也不少,如裴豔玲、丁凡、倪惠英、梁素梅、楊霞雲、錢惠麗、王志萍等等。這些有崇高文化理想與高尚品德的藝術家們也是優秀的文化大使,促進了兩國人民的友誼。
春到河畔迎新年
2018年春到河畔邀請安徽滁州演藝集團呈獻精彩演出
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每年春節期間主辦的“春到河畔迎新年”始于1987年。總會秘書長方百成說:“這個活動最初的宗旨是弘揚華族傳統文化,爲國人呈現充滿喜慶氣氛的精彩文娛節目與活動慶祝新年。後來發展成新加坡中華總商會、新加坡報業控股華文媒體集團、新加坡旅遊局以及人民協會聯合呈獻的大活動。場地大、節目多,每年邀請不同省市的藝術團、民間藝人、烹饪高手給大家帶來視聽與舌尖上的享受,形成一道新、中文化交流的彩虹。”
許多觀衆扶老攜幼而來,吃得開心、看得樂開懷,來演出的團隊對此也留下深刻印象。2014年帶團來演出歌舞的雲南滇劇院院長郭維平說:“這個春節項目是中、新文化交流的特殊大舞台,我們感受到新加坡觀衆的熱情、民風的淳樸、民俗的傳承、家庭的溫馨。嘉年華會的氣氛,就在每晚幾十萬人的流動中沸騰、升華。”
韭菜芭城隍廟和鳳山宮細水長流
韭菜芭城隍廟和鳳山宮是兩個促進民間往來的出色宗教組織。1989年,陳添來被推選爲韭菜芭城隍廟聯誼會總務後,他提出此後聯誼會推動道教研究與組織大型廟會的建議獲得領導層的支持。酬神戲從1990年連演29天到1998年連演109天,城隍廟迅速成爲提供本地歌仔戲和潮劇劇團延續生存的文化空間。1999年4月,該廟邀請廈門歌仔戲劇團一行52人,演出了《三請樊梨花》等近20個劇目,創下演出22天爆滿記錄。搭建了戲曲交流平台後,中國歌仔戲、高甲戲、南音樂團、潮劇團,絡繹不絕來訪。新加坡歌仔戲筱麒麟劇團筱金枝說:“中國劇團到城隍廟來,觀衆喜歡,我們也開心。因爲他們不但帶來好戲,也鼓勵了我們戲班,要在觀衆減少的困境中突出重圍,堅持傳承文化的信念。”數度帶團來新加坡演出的已故泉州市高甲戲傳承中心主任何傑于2015年參加在孟加拉舉行的“當代亞洲戲劇研討會”發言時,說道:“新加坡戲班和業余劇團百折不撓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們以有限資源開拓創新與吸引觀衆的途徑令人敬佩。”
鳳山宮則自2009年開始,在一年一度的九皇爺聖誕慶典,邀請廣東與福建省的潮劇團演出慶賀。第一個在鳳山宮演出的是何繼雄領導的福建省雲霄縣潮劇團。何團長在新加坡期間,還參加了戲曲學院在博物館舉行的“國際潮劇研討會”,發言時他表揚了新加坡的觀衆:“新加坡民衆素質比較高,在演出精彩之處,會報以熱烈掌聲,讓演員們感到從未有的激情,感覺到作爲一名演員的價值”。此外,民間團體如瓊聯聲劇社、南華潮劇社、湘靈音樂社、陶融儒樂社等團體、海南協會、大唐文化傳播等民間團體也引進了受到民衆的喜愛的中國劇團訪問演出。其中最特殊的個案是瓊聯聲劇社1997年邀請的南京市越劇團。該團優秀演員水小燕翌年受邀到戲曲學院開越劇班、編導《獅城越劇第一篇》,爲新加坡播下了越劇的種子。從此越劇在我國開花結果,逐漸成爲一個廣受年輕觀衆喜愛的新劇種。
中僑、南華潮劇社、馬林百列上海越劇欣賞學會和大唐文化傳播先後八次邀請中國越劇團來新,提高本地觀衆對越劇的認識與欣賞
心靈紐帶“春城洋溢華夏情”
新、中建交以來,民間企業策劃、執行的文化交流項目,做得最有聲有色、美譽度高的,首推林璒利創立的金航旅遊業有限公司的“春城洋溢華夏情”。在前社會發展部莊日昆高級政務部長的啓發與幫助下,金航在1994年開始這項在春節期間主辦,融文化、藝術、經貿和旅遊爲一體的綜合性春節慶祝活動。規模從小到大、從商場走向劇場、校園,受衆極廣。從三個團隊呈獻歌舞與魔術,到後來的包括了歌舞(天津歌舞劇院《異彩流金》等)、舞劇(廣西歌舞劇院《花界人間》等)、雜技(甘肅省雜技團等)、戲曲(如泉州高甲戲《連升三級》等)、話劇(湖南省話劇院《韶山升起紅太陽》等)、歌劇(陝西演藝集團《大漢蘇武》等)、木偶戲(臯市木偶藝術團)、工藝美術、民俗、書畫、旅遊展覽的特大型節目,成爲新加坡春節的品牌活動之一。
“春城洋溢華夏情”之舞劇《花界人間》演出前,林璒利(右二)與嘉賓前議員成漢通(右一)、成夫人(左三)社區領袖林建成及廣西演員侯人尹、歐紅(右三、四)合影
林璒利說:“很多前輩、官員、老板、文化人,看我願意爲新、中文化交流迎接挑戰,爲我指路,幫我解決難題。我也非常感恩我們團隊的每一個人。我是出生在泉州的新加坡人的後裔,應該負起使命,辦這個能爲春節帶來歡樂,促進新、中人民友誼的項目。”的確,“春城洋溢華夏情”提供了新加坡民衆欣賞中國高端文化産品與民間藝術、體驗和享受中華文化的廣博與精美、爲中國藝術院團和民間藝師搭建海外交流的平台,更是一條拉近兩國心靈距離的紐帶。
新、中合作走向世界的機緣
就像在杜倫大學新、中兩國的兩個音樂家的巧遇那樣有趣。2009年,我受台灣豫劇團的邀請,在台北與河南省文化廳副廳長康潔不期而遇。同行見面,一見如故。她祖籍也是潮州,诐話诐得真合弦(潮州話:談話談得投機的意思)。一頓飯時間內就敲定了翌年的新、中交流項目。
2010年9月19日,在新加坡國家理事會的支持下,康潔副廳長領隊的河南省戲曲精英團南來:豫劇名家有李樹建(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汪荃珍、虎美玲、孟祥禮、魏俊英、史茹、董繼武、曲劇界代表人物楊帥學和學者宋偉(河南省藝術職業學院院長)。這個新加坡戲曲學院主辦的“傳統豫劇•當代風采”論壇與晚會,是那年的華族文化節節目之一。參加論壇與展演的還有台灣學者王安祈、台灣豫劇團王海玲等,以及新加坡青年演員郭緒欠。晚會主賓、內政部律政部暨內政部何炳基高級政務部長鼓勵道:“新、中合作的藝術項目可以進一步增值,一起打造成推上國際舞台的優秀劇目。”康副廳長當機立斷說:“好,明年就請蔡院長來河南,爲鄭州豫劇團虎美玲重排《大祭莊》。”我應邀在2011年年頭前往河南,排後改名《花園謀殺案》,出訪意大利和奧地利。
此後十年來,我很榮幸先後爲中國河南省京劇院、省曲劇團、省木偶戲劇團、省越調藝術保護傳承中心、浙江省婺劇研究院、建德婺劇團、福建省泉州高甲戲劇團、貴州省花燈戲劇團、廣東省吳川粵劇團、廣西戲劇院、南京市越劇團、南甯市粵劇團等編導新戲和重編經典劇目,完成了新、中合作劇目的排演,並帶領院團在韓國、越南、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孟加拉、土耳其、比利時、意大利、奧地利、加拿大、美國等地的國際舞台上亮麗登場,共計呈獻28次。中國駐比利時大使館向世海文化參贊多次在現場觀賞新、中合作劇目。他說:“以中、新兩國文化中契合點進行深度合作,發揮創意,跨文化傳播!”這些深度合作讓我們建立了深厚友誼,讓中華戲曲走向世界,縱橫捭阖。拓展了對外文化交流平台和載體,書寫了藝術傳播的曆史篇章。
2013年蔡曙鵬爲浙江婺劇團編導《寶弓奇緣》時,在排練場上指導巫文玲和鄒毅強的對手戲
音樂、舞蹈交流穩健發展
1990年,藍營軒率領新加坡國立大學華樂團到北京演出,掀開了新、中華樂交流新的一頁。我國華樂總會會長、獅城華樂團音樂總監鄭朝吉在多個省如北京、上海、山西、陝西、山東、江蘇、福建等地爲許多樂團指揮,爲新、中華樂交流做出大貢獻。曾任獅城華樂團作曲家的王澄泉是新、中華樂交流的實踐者。他說:“十五年前,鄭朝吉在鄭州英協劇院指揮獅城華樂團的《南洋風、豫鄉情、中華魂》,有鮮明藝術個性,至今記憶猶新。獅城華樂團在社區與校園推廣華樂,很有成績。我在新加坡工作的歲月裏,親睹華樂普及的廣度與深度,令人感佩不已。相信今後會更重視作曲人才和高水平的理論隊伍的培養,拿出有自己特色的作品,更上一層樓。”
新、中音樂教育交流近三十年穩健發展,不少年輕人到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和中國音樂學院學習,包括了紀志群、郭勇德、陳財忠、黃德勵、陳慶倫、蔡友國、劉峰華、楊紀偉、倪恩輝等等, 他們學成歸來,卓然有成。中國來新加坡南洋藝術學院、La Salle藝術學院和萊佛士音樂學院學習的學生,爲數不少。這些曾經在新、中留學的青年音樂演奏家們或可加強聯系,尋求合作機會,繁榮華樂事業。
三十年來,我國馬來與印度民間團體如巴斯卡藝術學院,也熱情參與新、中文化交流工程的建設。多次參與訪華演出和參加學術交流活動的美麗遺産馬來舞蹈團行政總監Adel說:“我兩度到南甯。2002年的中國-東盟舞蹈發展研討會,讓我看到中國舞蹈研究的優勢。2008年參加南甯民歌藝術節,深感是中國組織大型國家交流活動的魄力與能力、少數民族藝術教育的高度發展和理論研究提升創作水平的成果,這方面我們要奮起直追。”
2008年新加坡美麗遺産馬來舞蹈團在南甯國際民歌節呈獻多元民族舞蹈
自1990年代以來,不少中國藝術從業者由本地藝術團體如土風舞協會、藝術之家、戲曲學院、聚舞坊等藝術團體引進。新移民成立的團體持續性組織了一些有意義的藝術交流活動,如組織了九屆的新加坡國際舞蹈節,主辦了多年的國際戲曲節、獅城戲曲荟萃和萬代蘭國際舞蹈節,爲促進交流不斷努力。
三十年,一瞬間。三十年來,世界悄悄巨變,兩個國家的藝術生態也産生了極大的變化。然而,新加坡和中國有著藝術、文化和曆史的天然親和力,兩國人民在長期的友好交往和交流中,彼此都有親近感和認同感,也同樣面臨“西潮”的沖擊與文化移轉(transculturation)的挑戰。爲了促進不同文明間的對話,今後可加強與外國的藝術前沿交流與融合,尋找自身創作觀念、創作手法、藝術表現形式的特點與獨特的自我表達。民間團體與藝術家因其廣泛性、靈活性和主動性,具備了廣泛的參與主體、客體以及多元化的開展途徑。今後必將繼續以寬領域、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發展態勢,增加交流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提高交流的水平和質量。讓我們互相借鑒,優勢互補,共同譜寫燦爛的文化篇章。
(作者爲新加坡戲曲學院創院院長、民族音樂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