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人介紹:
首先說明,本人原來是豐田獨資「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售後服務部」的員工,在今年初,公司轉制後,正式轉入一汽與豐田合資的「一汽豐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售後服務部」工作。
如果有人對我的身份表示懷疑或認為我在散布希麼言論的話,大可不必。因為以下內容只是我個人的觀點。
二、日系車和歐系車
首先我們不談民族情感,客觀的來分析一下日本的汽車。很多人喜歡把歐系車和日系車相比較,但我覺得由於地域文化差異不同,車輛設計的方針也不同,很難說孰優孰劣。
三、什麼是國產日本車
1、但是,有一點我想說
做為一個中國人,我希望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什麼是國產日本車!什麼是日本人對待中國市場的態度!!!日本車是好,但質量好的是那些日本國內銷售的和銷往歐美的車,而不是銷往中國的車!!!
我去日本進修的時候看到日本大街上跑的豐田車質量確實好,可那和我們國內生產的豐田車是兩碼事。 2、典型的豐田賣給中國的車
知道麼,在我們公司內部有一個詞叫「典型的豐田賣給中國的車」。什麼意思?歐系車怎麼做我不明白,但日本人賣到中國來的車比賣往歐美的車要差N倍!
甚至銷往中東的車都比國內產的好。(銷往歐洲的豐田車輛代碼最後一位字母是W,北美是A,中東是V,中國是C,在發動機倉內的銘牌上有刻。)懂行點的人都知道,在進口霸道(PRADO)和佳美(CAMRY)的車上,都裝有VSC(車輛穩定控制),TRC(牽引力控制),BA(輔助制動)等系統,但在國產豐田車上一個都看不到!
3、國產的豐田花冠
拿豐田花冠(COROLLA)來說,全球單一車型銷量冠軍!多好的一款車,拿到中國來變成了什麼玩意!!!我1月底在北京和四台花冠樣車足足相處了兩周時間,感觸太深了。
這款花冠是以台灣花冠為藍本,改動後賣到中國,我去年去了台灣,看過台灣版花冠的實車,差太遠了。我們技術組的同事在看完這款車後只說了一句話:「典型的豐田賣給中國的車」。
看得到的部分做的很好,可看不到的部分例如底盤的質量比台灣還粗糙N倍!而且在台灣有的VSC、TRC、BA、EMPS(電子輔助動力轉向)全都沒有了!粗糙點還可以說是國內的加工質量還不高,可沒有電子系統說明什麼?推薦關註:微信查找「時事閱覽」說明日本人對中國消費者的態度!台灣的質量本就不如日本國內,我們連台灣都不如,日本人只是把落後的東西扔給我們!要不是為了和歐美廠商競爭,恐怕連這些都做不到!
4、國產的威弛
再說說威弛,前身是所謂的「專門為中國市場度身定造的」豐田T-1。天大的笑話!中國的市場就這麼差麼?
搭載N年前的日本國內都不用了的連VVT-I都沒有的1.5L排量的5A發動機,底盤和安全系統基本沒什麼新技術可言,裝了個華麗不實用的DVD導航就賣19萬,我們都沒有想到這樣的車,竟然可以達到這樣的銷量,日本人早在偷著笑了。
我甚至可以告訴大家威弛在國內的返修率和索賠率非常之高,和豐田車在北美的質量絕對不可同日而語!
5、價格問題
還有價格,很多人說日本車便宜?那是在國外!佳美2.4四缸頂級豪華運動版在澳洲賣32000澳園,約人民幣192000元,3.0六缸頂級運動版39000澳圓,約人民幣234000元。
而在台灣,佳美3.0六缸DVD導航豪華版賣約人民幣26萬。在國內呢?即使廣汽和豐田談成了在廣州產佳美,也不可能賣到這麼低的價錢,如果可以,技術含量絕對低下。
四、積壓的產品高價賣給中國人
說了這麼多,我無意評判每個人的買車的原則,我也不想打擊大家;,我只想讓這裡的每一個人了解什麼是日本人對中國市場的態度。
中國有句老話「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有些人你對他好可他並不領你的情,因為他骨子裡就看不起你,那就是日本人。
請各位別忘了,日本人曾說過一句話:一流產品在國內,二流產品往歐美,三流產品銷亞洲,壓倉底的產品高價賣給中國人!!!
開什麼車是個人的權利,我不反對大家開日本車,因為那是個人的權利,但我希望每個中國人都記住:熱愛自己的祖國也是我們每個人的義務和責任!!
日本產品好,不代表日本人好;日本人好,不代表他們會對中國人好。買了日本車的,買了就買了吧,將就著開吧,千萬別以為自己多懂車。
日本真的好嗎?曝光中國人絕不知道的秘密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日本政府對於食品的安全檢測格外嚴格,因此認為日本生產的食品絕對比中國的要可靠安全得多。然而,日本食品界決不會告訴你這個秘密:日本的土壤污染、農藥濫用、化學殘留、核污染對於國產食品的影響有多大。
秘密一:日本土壤污染嚴重 幾乎無地可耕
明治維新標誌著日本進入全面工業 化時代。然而工業化需要大量的鐵、銅、鋁、錫、汞等金屬,但當時糟糕的交通嚴重製約了日本的發展,於是明治政府鼓勵國民就地開採、冶煉加工金屬,全國湧現 出數以萬計的礦山,小作坊式的生產遍布全國,遂土壤污染日益嚴重。
這種狀況在太平洋戰爭中更為惡化,大量冶煉廠、軍火零件商、裝配廠隱匿於民房、倉庫、學 校、甚至養老院中,產生了大量的污水和廢棄物,重金屬處理液不停地排入城市下水道,流向湖泊、空地、稻田、果林、養殖場和大海。
日本土壤污染嚴重 幾乎無地可耕
因此,隨之而來的是日本爆發了震驚世界的環境危機。
1931年,鎘污染引發的「痛痛病」開始出現,到上世紀50年代蔓延到全日本。患者吃了污染的水稻,金屬隔沉積在體內,全身骨痛,行動困難,嬰幼兒夭折率奇高,倖存者身材矮小,發育不良,極易骨折。
1953年汞污染引起的水俁病、1961年四日市石化廢氣的哮喘病事件、1965年新潟縣第二次水俁病。至此,日本才將環境問題放在重要位置,不過為時已晚,全國沒有污染的土地屈指可數。
秘密二:日本對中國食品抽檢率最高
日本對中國食品抽檢率最高
由於不可逆轉的土壤重金屬污染,日本能耕種的土地極少,國內農副產品價格畸高。於是唯有大量進口包括中國、美國及東南亞地區的食品。而中國以蔬菜、水產品、水果為主;美國以稻穀為主;東南亞則以水果為主。
對待國內食品和國外食品,日本的處理方式截然不同。國內產品通常經過廠檢就可以上市,而進口食品則非常苛刻,僅農藥指標就達到263種,而且重量、產地、等級都有不同程度限制。
抽檢率中,中國最高,為15.7%,美國為9.7%,法國為2.8%,澳洲為2.7%。歧視性的檢驗反而提高了中國產品的質量,如今,日本人最愛吃的牛蒡、大蔥、芋頭100%來自中國,中國蔬菜在日本的市場份額達到60%。2007年,北海道苫小牧一家肉品加工企業以 豬肉冒充牛肉;札幌市名糕點企業「石屋」、三重縣伊勢市的老鋪「赤福」、大阪高級料亭吉兆篡改保質期的事件陸續被揭露,就連300年的老企業也竟然生產偽 造日期的食品。不久後,日本又曝出東京大學倒賣汞污染大米事件,農林水產省大臣太田誠一因此引咎辭職。
再往前推,世紀60年代著名的地溝油事件,日本商人將地溝油收集,製成食品賣到台灣,引起了數場遊行示威。這個事件後,日本政府成立專業公司收購地溝油,提煉後加入蓖麻油,作為垃圾車燃料。這種油一旦下肚就會引起腹瀉,根本無法食用。
日本明治奶粉被檢測出含有放射性元素
秘密三:明治奶粉事件後,日本政府冷處理令人擔憂
自從日本明治食品公司旗下的「明治STEP」品牌奶粉的部分產品被檢測出含有放射性元素銫的消息見諸報端後,引起了日本消費者的強烈不安。
更值得人們憂慮的是日本政府處理問題的態度。此次明治奶粉事件曝光之後,日本政府並沒有用任何積極的行動向外界傳達「將負責到底」的信號,而日本媒體針對此事的報道也僅限於對已知事實的陳述,缺乏持續的深入追蹤與詰問。仿佛整個事件都在可控範圍之內。
日本政府稱檢測出的放射性銫的含量並沒有超過國家的安全標準
日本食品界醜聞連連
「即使每天吃問題奶粉也不會影響健康」,「檢測出的放射性銫的含量並沒有超過國家的安全標準」,這些話幾乎成了政府相關單位的口頭禪。
即使有學者指出乳製品200貝克勒爾/千克的安全標準過於寬鬆,即使被詬病許多農產品的放射性物質檢查都是由農民自主進行,但日本政府似乎並不打算做出改變。秘密四:日本食品界醜聞連連
2007年,北海道苫小牧一家肉品加工企業以豬肉冒充牛肉;札幌市名糕點企業「石屋」、三重縣伊勢市的老鋪「赤福」、大坂高級料亭吉兆篡改保質期的事件陸續被揭露,就連300年的老企業也竟然生產偽造日期的食品。不久後,日本又曝出東京大學倒賣汞污染大米事件,農林水產省大臣太田誠一因此引咎辭職。
再往前推,世紀60年代著名的地溝油事件,日本商人將地溝油收集,製成食品賣到台灣,引起了數場遊行示威。這個事件後,日本政府成立專業公司收購地溝油,提煉後加入蓖麻油,作為垃圾車燃料。這種油一旦下肚就會引起腹瀉,根本無法食用。
秘密五:日本吹起「偽造風」 以中國食品冒充國貨
日本吹起「偽造風」 以中國食品冒充國貨
一直以來,日本民眾認為國產食 品最安全、最優質。然而,在日本市場中,以中國產品冒充日本國貨的情況層出不窮。由於從中國進口的食品價格便宜,日本國產的食品昂貴,再加上日本對國貨監 管不嚴,日本商家以中國食品冒充國貨銷售的事件不斷。
據媒體報道,靜岡縣的東明水果會社因在把10噸中國產的竹筍冒充國產竹筍出售而被警方搜查。 同一天,東京一家名為「浜伸」的食品加工會社因把中國產的鰻魚貼上了日本國產的標籤,被東京地方法院起訴。
此外,還有一種更為隱蔽和安全的冒充方式,是將外國產品在日本加工,便可稱為國貨。日本商家每年從中國和美國進口大量葡萄酒原漿,在酒莊勾兌後出售,這樣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成為國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