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證件持有者在入境新加坡前,仍須獲得有關當局的批准才可啓程。
長期證件包括:長期探訪證、學生證、工作證等。
要求長期證件持有者在入境前提出申請的規定,自今年3月底生效,以防止本地出現更多冠病境外輸入病例。
但隨著新加坡進入解封第二階段,政府下來幾周相信將批准更多相關申請。
除了事先獲特別批准或在快速通道安排下入境者,新加坡此階段仍不允許短期訪客入境。
根據衛生部文告:隨著全球冠病疫情日趨改善,有關當局已逐漸放寬限制,批准更多長期證件持有者入境。
過去至少連續14天在以下十國的入境旅客,不需要在指定地點執行居家通知(SHN):
澳大利亞
文萊
香港特區
日本
澳門特區
中國大陸
新西蘭
韓國
台灣地區
越南
若從其它任何國家進來,則需在指定地點履行居家通知(SHN)14天,住宿費用爲2000新幣(包含稅)。
所有人在結束居家通知前需進行病毒檢測,費用爲200新幣(包含稅)。
點擊查看大圖
來源:新加坡衛生部MOH
截止6月15日,中國大陸是唯一與新加坡開通快捷通道的國家。
新加坡居民或中國公民如何申請
可參考上期新中快捷通道指南
新中“快捷通道”持旅遊簽,工作證,學生證等可否申請???
新中快捷通道第二Part
誰可以申請“快捷通道”?
擬赴華從事必要商務、公務活動的新加坡居民(包含在新加坡長期工作的中國公民)。
“快捷通道”適用于長期工作或學習目的嗎?
根據兩國協議,快捷通道適用于商務和公務人員,暫不適用于赴華工作或學習人員。
新加坡居民如何申請赴華“快捷通道”?
須由中國接待企業或政府機構向實施“快捷通道”6個省市的政府外事辦公室或商務主管部門提出申請。若申請獲批,將爲申請人出具邀請函。邀請函“訪問事由”一欄中將標注“快捷通道”。
獲得邀請函後,是否需要申請中國簽證?
獲得“快捷通道”邀請函後,除中國公民外,新加坡公民或其他國家公民需辦理中國簽證。您可攜帶個人護照、邀請函等申請材料向中國簽證申請服務中心(Add: 80 Robinson Road #16-01/02, 02A, 068898)遞交申請。簽證中心目前未完全恢複對外營業,建議提前查詢營業時間和相關要求(https://www.visaforchina.org/SGP_EN/)。
通過“快捷通道”赴華需經過哪些流程?
第一步:通過中國接待企業或政府機構向實施“快捷通道”6個省(市)的外事辦公室或商務主管部門提交申請。
第二步:上述主管部門收到申請後按流程審批,如批准,將向申請人出具邀請函。
第三步:接到邀請函後,通過中國簽證申請中心向使館申請簽證(中國公民除外)。
第四步:臨行前48小時內進行核酸檢測。
第五步:攜帶核酸檢測報告及邀請函赴華。
第六步:抵華入境後,進行核酸、血清檢測,隔離1-2天。
第七步:檢測呈陰性,接待單位接至工作地點。
如何進行核酸檢測,有哪些指定檢測機構?入境時需攜帶哪些材料?
根據中新雙方協商安排,中國駐新加坡使館在簽發“快捷通道”簽證時,將出具核酸檢測協助函。申請人可持協助函在啓程赴華前48小時內,在新方指定檢測機構進行核酸檢測並獲得檢測報告。入境時需攜帶檢測報告和邀請函備查。
指定機構名稱、地址、營業時間及聯系方式如下,24小時熱線咨詢電話:6311 1222)
申請簽證時,需要提供核酸檢測陰性報告證明嗎?需要提供機票訂單嗎?
按照“快捷通道”協議,申請簽證時,無需提供核酸檢測報告。無需提供機票或酒店訂單。
申請中國簽證時,是否需要填寫健康承諾書?
疫情期間,所有赴華簽證申請人在提交簽證申請時,均需本人如實填寫並提交《健康承諾書》和《中國簽證申請表補充信息表》,表格可在使館網站下載。(http://www.chinaembassy.org.sg/eng/lsfw/fhqz/)
抵達中國後是否還需要隔離?是否免費?
根據協議規定,“快捷通道”使用人入境後,需接受中方有關檢測,爲此需在指定地點隔離1-2天等待結果。有關檢測和隔離期間食宿費用自理。
入境後,可否去其他省(市)?
入境中國14天內,可在接待單位所在省(市)內流動。如確有需要在“快捷通道”6個省(市)之間流動,應事先通過接待單位獲得下一目的地省市政府審批,並做好轉運防控安排。入境滿14天後,在遵守當地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可前往其他省市。
以下連結閱讀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中英文版原文:
中新“快捷通道”常見問題 (FAQS ON THE CHINA- SINGAPORE FAST LANE)
以上文章部分引用:
https://www.moh.gov.sg/news-highlights/details/gradual-re-opening-of-travel-and-changes-to-border-measures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singapore/story20200615-1061376
https://mp.weixin.qq.com/s/ILlQ7LpNaIOe9UUTO4OmHg
部分觀點及內容來源引用網絡
來源:https://www.shicheng.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