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智能手表愛好者Alex喜愛自己設計表盤,也愛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的作品。某天,他突然收到了世界級設計比賽的邀請函,獲獎後,還受到主辦方邀請去了意大利的頒獎典禮。他究竟是怎麽走上設計表盤這條路的?1. 我和我的智能手表們擡腕看了一下表,我來講講我的故事。數了一下,六塊智能手表。對,我沒有六塊腹肌,但我有六塊手表。爲什麽有六塊?因爲第七塊的電池壞了。爲什麽買了六塊智能手表?如果要追根溯源,那就得從第一塊智能手表說起。第一塊智能手表是TicWatch2。在這之前,我根本不知道“TicWatch”這個牌子。多虧了我的同事,一個德國人,熱衷于現代科技,尤其是智能手表。某一天他突然把手腕在我眼前一晃:“See this?TicWatch2,from Kickstarter.” Kickstarter是個衆籌平台,這才知道有這麽個TicWatch牌子的智能手表,已經出到第二代了,于是我也跟著起哄買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塊智能手表。 拿到TicWatch2之後,非常喜歡,居然是無線充電,沒有金屬觸點!要知道現在很多大牌智能手表都還用著金屬觸點來充電呢(最新的TicWatch Pro 3居然也是)!然而,翻了一遍那些自帶的表盤,沒有一款滿意的。于是,竟然冒出了自己設計制作表盤的想法。 一番摸索之後,搜到一個app,Facer,它很容易上手。當然,這只是制作,設計還得自己弄。還好,設計是自己的強項。沒一會兒,還真的弄出來了。按下那個“發送至手表”的按鈕,手表震了一下,居然真的看到了我自己的設計。當時那個興奮勁啊…… 那是2017年的3月11日,我用上了自己的表盤!
制作上的困難攻克之後,設計上就難不倒我了。于是一發而不可收拾,先是跟著模仿其他大牌的設計,比如,Fossil的Q-Marshal。我做出來了,除了字體用的不一樣,幾乎完美複刻。隨後就是,自己想什麽就做什麽,開始創作了。各種各樣的想法冒了出來,各種各樣的設計也做了出來,那幾個月裏,輪番著用,隔三差五就換個表盤,不僅自娛自樂,還自嗨,而且還拍下來放到Instagram上,最興奮的時候,幾乎每天發一張照片。Instagram上的照片越發越多,粉絲的數量也逐漸多了起來。某一天,我的同事給我看了Facebook上的一個帖子,第一眼我還以爲他在看我的Instagram,再一看是Facebook,原來是一位越南的粉絲把我的設計分享給了TicWatch,TicWatch在它的Facebook頁面裏直接放上了我的名字。這是我自從設計表盤以來,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貼在了官方的頁面上。那一天,我興奮得……從那以後,我開始意識到自己的作品已經引起關注了。隨著關注越來越多,粉絲也陸陸續續地給我私信,提了各種各樣的建議。隨著建議的增多,我逐漸開始意識到,一個設計不一定適合所有的場景。有些可能適合運動場合,但不一定適合商務休閑。這樣一來,爲了能讓設計做得更匹配,僅僅一塊TicWatch2就顯得捉襟見肘了。于是就有了第二塊、第三塊,有了ZenWatch3,有了Samsung…… 手表開始多了起來。
2. 第一次獲獎有句話叫:“不是你的,終究會失去;是你的,躲也躲不掉”。2018年,我過得不好。大概是我的設計引起太多的關注,又或許是Instagram逐漸有了名氣,我被公司裏的小人盯上了。那一年,事事不順,各種糟心的事劈頭蓋臉地發生,表盤設計也不得不停了下來。不過,那一年,TicWatch舉辦了一次表盤設計大賽,又恰好是與Facer合辦的,于是還是參賽了。兩個設計,一個獲得第九,另一個落榜。雖然只要是前十名都算獲獎,但是在我眼裏這不算獲獎。真正讓我覺得獲獎的是2019年的一封電子郵件。2019一開始,我就收到一封來自A’Design Award的電郵,說是他們看到我的Instagram上的照片,覺得有兩個設計很喜歡,他們想邀我去參賽。于是我查了一下,這個比賽是個國際大賽,來自意大利,每年都有,參賽作品來自世界各地,評委組由世界各地的設計大師組成,有兩百多人。這一番查下來,我還敢有什麽想法?一個小型比賽只拿了第九,這麽個世界級的比賽,我能有什麽想法?但是對方已經指明了兩個設計的名字,我也只好硬著頭皮試試看了。幾個月過後,結果出來了,我的兩個設計都獲獎了。獎杯分五個級別:Platinum(白金)、Gold(金)、Silver(銀)、Bronze(銅)、Iron(鐵)。兩個設計都獲得了Iron級別。對我來說,這已經是謝天謝地了,感覺這個獎是天上掉下來的。 3. 我欠你一座獎杯莫名其妙地獲獎以後,2019年各方面開始好轉了起來。後來還收到A’Design Award的邀請函,去了意大利的科莫,參加了頒獎典禮。那次意大利之旅的體驗,我終生難忘。和世界各地的設計師們坐在一起等待領獎的時候,我心裏面還想著:“我是怎麽來到這裏的?”,如同做夢一樣。雖說自己認爲這兩個設計得了獎多多少少有點運氣,但畢竟是被官方點了名的。心裏一直翻來覆去,如果真的只有運氣,沒有一點實力的話,那麽A’Design也就不會注意到我的作品了。畢竟是他們主動上門的。這也就讓我有了一點膽量,可能我的作品的確有得獎的實力。畢竟有一個設計一直在我心裏揮之不去。這個設計就是Simple Code II,也是2018年獲得第九名的那個設計。其實那時候參賽的還有另一個設計,只是沒有獲獎,叫English & Numbers IV,它和Simple Code II 同時參賽,卻沒有名次,但反而在次年的A’Design上得了Iron獎。一個在地方性質的比賽裏落榜的設計,卻在A’Design這樣的世界級比賽上得了獎,這讓另一個在地方性比賽上得第九名的情何以堪?于是,在後來的某一天,我看著Simple Code II, 對它說:“我欠你一座獎杯!”不管有沒有把握取勝,這是自己對自己的作品的承諾。即使失敗了,也沒關系,畢竟也嘗試過了,勝過懦弱著不敢伸手去要。而且,Simple Code II也有著特殊的意義。它的設計靈感正是來自于我的第一個摸索著搞出來的試驗作品,當時那個試驗作品的名字叫:Simple Code。就這樣,Simple Code II參賽了。幾個月後,結果出來了:Bronze 銅獎。這是我到現在爲止得到的最高獎了。 4. 被嫉妒、被抄襲Simple Code II可能注定是個不平凡的作品。2018年,在它剛出現在Instagram的幾個月裏,迅速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也包括公司裏的小人。2018一整年的諸多不順很大程度上和小人的嫉妒有關。這也從側面反映了Simple Code II的確不平凡。真正讓我確信它不平凡的是去年2020年的十月份,華爲發布了保時捷版的GT2智能手表。裏面自帶的一款表盤看著非常眼熟。根本就是把Simple Code II的三個指針保留下來,其他的元素一概丟掉,硬生生地抄襲了Simple Code II。也許華爲抄襲得對,與其抄襲別人的作品,不如抄襲我的這款獲得A’Design Bronze Award 銅獎的作品,因爲這款作品注定不平凡。 5. 下一個目標 我爲什麽設計表盤?因爲不喜歡當年TicWatch2裏面自帶的表盤。四年之後的2021年,TicWatch的公司Mobvoi在Instagram上找到我,詢問我是否願意合作設計表盤………四年前,我不喜歡它的表盤;四年後,它邀請我與它合作。被嫉妒、被抄襲,現在被尋求合作。也許這就是命。命運開起玩笑來,防不勝防。人算不如天算,你算不過命的。前幾天在Clubhouse上,有人問我:“你的下一個目標是什麽?” 我一時還真的說不上來,想了一下,回答道:“蘋果的第六代手表裏有一個藝術家的表盤,蘋果能接納藝術家的作品作爲表盤,也許………” 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其實自己都沒有底氣,那畢竟是蘋果啊。這個願望也許遙不可及,可是誰又知道呢?當年我開始決定爲自己設計表盤的時候,也沒有想到過有朝一日會得一個A’Design Award銅獎。(文:Al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