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新加坡的科學節活動,繞不過新加坡科學中心。上世紀60年代,新加坡工業迅速發展,學校培養的技術人才卻無法滿足社會需求,而當時的公衆科學傳播也不能提供有效支撐。爲了緩解這些問題,新加坡建立了亞洲第一家現代科技館——科學中心,並于1977年正式開放,專注于青少年兒童的科學教育。
圖片來源:visitsingapore.com
伴隨著20世紀90年代以來科學節文化在全球流行,新加坡科學中心2001年創立了國家科學月,2010年更名爲新加坡科學節。2019年,新加坡科學中心又創立了學前STEAM科學節(Preschool STEAM Learning Festival),始終把孩子們放在校外科學教育的中心位置。
注重趣味性和參與性
圖片來源:jomjalan.com
國家科學月是新加坡科學節的前身,由新加坡科學中心和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NSTB)(2002年更名爲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共同發起,旨在鼓勵年輕人保持好奇心,激發全體公民的學習熱情。
2001至2009年,科學月以Science.01至Science.09命名,面向各類人群設有生物、物理、天文、博物、科幻、園藝等各個領域的活動。
2010年起,這項盛大的年度活動更名爲新加坡科學節,展現STEM如何在新加坡人的生活以及塑造未來中發揮重要作用。更名爲科學節後,活動更加注重趣味性。以尖端的創新、科學的狂歡爲特色的傳統王牌表演秀X-實驗!(X-periment!)得以繼續保留,諸如“科學街演節(Science Buskers Festival)”等活動則也頗具文藝色彩,讓年輕的“街頭藝人”發揮創意,表達對科學的熱愛。
從2011年到2019年,新加坡科學節以“問問爲什麽不”“像搖滾明星一樣擁抱科學”“A.I,你准備好了嗎”“處處有科學”等爲主題開展,曆經二十載的發展,沉澱了豐富的內涵。
疫情期間充分調動居家資源
2020年,新加坡科學中心首席執行官LimTitMeng副教授充分肯定了科學節的意義,他說:“新加坡科學節在過去的20年中使STEM與新加坡人愈發靠近。今年,我們呼籲參與者從家中發現科學的無限可能,讓好奇心和終身學習的精神能夠沖破疫情限制茁壯成長。”
2020年的科學節主題是“科學賦予我們力量”,照例在9月開展,爲期兩周,由于疫情原因全部搬到了線上。這一年的活動設計有幾個鮮明的特點。一是線上活動重互動,多達30余項,例如“科學猜猜猜系列”,解謎類關卡的及時反饋性增強了遊戲的互動體驗,帶領參與者了解科學家、科學發明和發現的故事;二是覆蓋各個學段,所有活動皆標注了適應年齡,針對性強;三是充分調動居家資源,如“元素狩獵”以尋寶遊戲的形式發動參與者在居家範圍尋找並重新認識元素。伴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新加坡科學節也在不斷地吸收養分,在科學中心的熱土上逐漸成熟,成了校外科技活動的一大特色。
細化目標人群,鼓勵親子互動
圖片來源:singapore-guide.com
得益于新加坡對學齡兒童科學教育的重視,新加坡科學節愈發站穩腳跟,成爲校外科學教育的基地。2014年,新加坡科學中心又將目標人群更加細化,在原有規模之上新建了“兒童站”,專爲8歲及以下兒童設置,大量互動展品爲兒童提供通過遊戲學習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的機會,讓孩子們盡可能去想象、發現、體驗和逐夢。與此同時,不斷發展中的新加坡科學節活動內容也越發豐滿。在獨立場地以及豐富活動的加持下,2019年起,新加坡“學前STEAM科學節”開幕,展示基于STEAM的教與學創造性方法,爲孩子們提供大量的感官遊戲,促進人們對幼教行業的理解。
2019年,首屆學前STEAM科學節與新加坡科學節同期舉辦,共探索三個關鍵主題。一是創造整體體驗,調動感官,通過遊戲來探索科學;二是培養好奇的學習者,進行有意義的對話激發學習熱情;三是擁抱學習的機會,接觸不同的方法策略。通過教育機構展覽、沉浸在STEAM爲基礎的動手工作坊、參加行業領袖的演講和互動三種方式進行探索學習。
到了2020年,學前STEAM科學節從新加坡科學節獨立出來,定在每年的兒童節舉辦,特別鼓勵親子互動。2020年的活動也在線上開展,包括三個板塊。其中,“虛擬STEAM庫”設計了五項動手活動並提供了精美的學案,參與者獲取學具只需要進行打印剪裁,同時還展示七所幼兒園的“學齡前STEAM計劃”,讓家長能夠了解到STEAM課程的設計原理以及下一代教室的雛形。“虛擬舞台”則通過制作沙錘等小作品,將藝術與科學融合起來,如,讓家長和孩子們跟隨互動故事一起發現藝術。“虛擬聚會”是由行業專家組成的討論會,家長、科學教育者可以了解到STEAM教育存在的問題、趨勢與機遇,將科學節的受衆由學前兒童拓展到相關教育者。
在衆多國家的科學節中,新加坡的科學節在受衆上更聚焦,在目標人群上更加細分,在STEAM教育的參與上也更直接。在科學傳播也不斷走向精細化的今天,很值得借鑒。
作者王馳系首都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碩士研究生;作者張志敏系中國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員
來源:科普時報
作者:王馳 張志敏
編輯:吳桐
審核:王飛
終審:陳磊
<公衆號ID:kepu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