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恒星系是宇宙星系結構的基本單元,要想了解宇宙的星系結構與運行,必須先了解單恒星系。太陽系是典型的單恒星系,那我們就以太陽系爲例。有關太陽系的起源與結構,最早德國哲學家康德在1755年提出了太陽系星雲說,他認爲,太陽系是由一團原始星雲演變來的,星雲由大小固體微顆粒組成,由于萬有引力的作用,使得微顆粒相互接近,逐漸而形成大的團塊。在引力最強的中心吸引物質最多,結果先形成了太陽,並逐漸在太陽周圍形成一個轉動的雲盤,在雲盤中又逐漸形成幾個引力中心。這時,就演變成一個以太陽爲中心的巨大漩渦。漩渦中的雲盤,以幾個中心聚集成行星。行星的衛星也以同樣方式形成,這就是”太陽系”的起源。之後,還有法國、美國、英國、瑞典、蘇聯等科學家提出了太陽系形成的假說。20世紀中葉,美國、蘇聯、英國、德國丶日本和我國等六國天文學家們提出了太陽系起源的新星雲說,稱爲”現代星雲說”。
現代星雲說認爲,在50億年前,整個太陽系由同一原始星雲形成。原始星雲因自轉而變成盤狀,因其在自轉的同時自吸引而收縮,星雲盤中心因收縮而形成爲原始大陽。星雲盤中除了氣體,還有約1%的塵埃。塵埃沉降到赤道面,形成簿塵埃層。塵埃層瓦解爲許多團,各團自吸引收縮成固體塊,變成星子,星子聚集成行星。
筆者認爲,上述各種星雲說對于關鍵問題沒有說明白。例如,原始星雲是不運動”自轉與線性”的,爲什麽經過大聚集、大收縮成爲星雲團、團塊後,就自轉與線性運動呢?運動動力何來?爲此,筆者也說說太陽系的起源問題。
在宇宙太陽系範圍(直徑約4.3光年)內,所分布的原始星雲主要成份爲氫氣,占90%以上,其余爲雜質,如塵埃等。它們都是高速運動(自旋與直線)的,分布是雜亂無章,運動也是雜亂無章的,彼此不相關聯。因此,這一區域原始星雲的整體是不運動的。由于萬有引力作用,它們經過聚集、大聚集,逐漸形成星雲團,彼此關聯不斷加大,才有了整體,也才有了整體運動。不過,運動群速度非常低。由于它們之間距離逐漸變小,引力逐漸加大,經過不斷收縮、大收縮,相互關聯不斷加大,群速度不斷提高,才達到較高速、高速運動,才會形成中心爲原始太陽、外緣很簿的星雲盤。星雲盤瓦解,聚合爲星子,星子聚合爲行星。太陽和行星構成了太陽系。沒有分子、原子、粒子和塵埃的原動力、原運動固有屬性,就不會形成太陽系的結構與運動。r
現在太陽系由一個太陽和九個行星構成。但是當初,可不一定是九個行星。經計算,太陽外有二十個輪道層,最多可容納19個行星旋轉。太陽系當初什麽樣,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現代,太陽以220公裏/秒速度繞銀心旋轉,九個行星以各自速度(如水星47.9公裏/秒,金星35.公裏/秒,地球29.8公裏/秒,火星24.1公裏/秒,木星13.公裏/秒,土星9.6公裏/秒,天王星6.8公裏/秒,海王星5.4公裏/秒,冥王星4.7公裏/秒)繞太陽旋轉,九個行星都高速自旋。太陽系的這種運行狀態,稱爲單恒星系”旋轉運行原理”。
太陽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