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4月4日)是清明正日,以往掃墓的人流會在這天暴增,但碰上長周末第三天且受到疫情的人數限制,前去祭拜祖先的人比往年的清明正日銳減九成,公衆發現,掃墓更有秩序,也更方便。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和廣惠肇碧山亭昨天因人流稀少,場地顯得很寬敞,現場井然有序。
居士林司理陳錦成解釋,由于清明正日在長周末,加上疫情限制了人數,有效把人潮分散開,今年的清明正日和疫情前的清明正日相比,只剩一半到三分之一的人流,前天共有1000多人預約。
“我們預計正日當天通常會比清明開始和結束前的日子多出三到四倍人,因此佛堂在這三天(2日至4日)提早一小時開放,從上午7時就讓公衆祭拜,希望能滿足更多訪客的需求。”
公衆可繼續預約下來在4月份的時間段。場內人數在同個時間不能超過50人,一戶家庭限制四人到訪,每人的掃墓時間約20分鍾,必要時也可靈活性延長。
前天在清明正日前往碧山亭的人數比往年少,公衆也都有遵守安全管理措施,只在自己的桌前逗留,並在祭拜祖先之後立即離開。
進出用不同電梯 法會直播可線上參與
居士林也刻意錯開人群,安排進入祭拜和法會地點的人與離開的人使用不同電梯,現場有多達70名義工幫忙實施安全措施。
黃彩娟(61歲,自雇人士)疫情前都和一兩名家屬前去居士林祭拜祖先。今年須預約,家人在一個月前就打算在長周末去掃墓,原本擔心人太多且時間段太少,豈料黃彩娟不僅成功預約,前早9時到場時,也見到不是太多人,覺得驚喜且方便得多。
“以往都是人擠人,必須等到其他人完成祭拜,約15分鍾後才輪到我們掃墓。今年有預約,一到場就開始祭拜,除了省時,現場人少也很有秩序,地方更通風。只不過掃墓時間限制在20分鍾以內,有點短,我們通常會花至少半小時。”
居士林舉行的清明法會長達21天,至本月15日,預約也已滿額,場地從疫情前可容納的400多人減至50人。不能親自到訪的公衆可選擇上線同步參與。
公衆到居士林祭祖,除了室內人數限制在50人以內,佛堂也把公衆爲祖先預訂好的貢品按照牌位擺放在桌上,方便公衆直接祭拜,不過佛堂也不會阻止人們自帶貢品。
碧山亭籲家屬 別未通知就失約
碧山亭前早10時的公衆也只有三三兩兩,分布在一樓進行祭拜,每個家庭使用一張桌子,桌子之間有一米距離,約一半的桌子空著。
公衆不能帶貢品上樓到祖先牌位前祭拜,許多公衆表示理解設定限制是爲了安全起見。
侯美琴(37歲,診所助理)與五名家屬預約早上10時到碧山亭。她說:“掃墓是必要的傳統,因此我們每年都會搶著早到,不然就得面對等候的情況。如今可安排時間段,不只讓掃墓過程更順暢,尤其在疫情當下也比較安全。”
碧山亭副總務張漢君說,該亭往年在清明正日都能接待約1萬人,比清明開始和結束前多約5000人左右。
鑒于疫情,前天的預定人數限制在1000人以下,每兩小時的場內人數不超過200人,工作人員也會在大門前計算出入人數,若有空檔才讓沒預約就前往的公衆進場祭拜。
張漢君建議人們預約後才前往,也盡量不要在沒通知的情況下失約。目前4月的預約已滿,公衆可預約5月的時間段。
碧山亭靈塔將在清明節期間的周末提早一小時開放和延長一小時關閉。
由于骨灰安置所和墳場爲防疫限制人潮,一些人也改在家中祭祖。
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及財政部長王瑞傑在面簿貼文指出,他前天早上到東海岸區走訪鄰裏巴刹時,就遇到在買香燭、金銀紙和烹饪食材的居民,他們都打算煮一些家常菜來祭祖。
也是東海岸集選區議員的王瑞傑指出,東海岸市鎮理事會今年也在區內放置更多焚燒桶。
他感謝居民的合作與諒解,在傳承華人傳統禮俗的同時,也在冠病時期遵守防疫措施。
記者:王嬿婷
攝影:施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