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
每逢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的周末,在通往新加坡郊區墳場、骨灰甕安置所和廟宇的道路上,總會出現連綿不斷的“車龍”以及熙熙攘攘的人流。與世界其他地方的華夏子孫一樣,新加坡華人不會忘記在清明時節掃墓祭祖,“緬懷先人,慎終追遠”。
“清明”的由來
“清明”,顧名思義是“清新明淨”,也含有天氣晴朗,草木茂盛的意思。據《曆書》有關清明的記載:“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爲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也就是說,根據華人的二十四節氣,春分節氣過後的15天,便是清明,此時春和景明、草木萌動、萬物生長,大地清新而明淨,因此得名。
華人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曆史。
什麽是寒食節?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民間傳奇稱,晉文公把寒食節的翌日定爲清明節,據說和介子推的死有關。
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臣子寥寥無幾,臣子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饑。後來,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大名鼎鼎的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他下令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在外的臣子。只有介子推淡泊名利,拒絕接受封賞,他帶著母親隱居綿山,不肯出來。晉文公無計可施,聽從一名臣子的主意放火燒山,三面點火而留下一面,介子推受不了大火就會出來接受封賞。然而,介子推和母親後來被燒死在一棵焦黑的大柳樹下,晉文公追悔莫及。
爲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戶戶只吃事先做好的寒食,如棗餅、麥糕、青團和糯米糖藕等。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
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而爲一。現在,清明節取代了寒食節,拜介子推的習俗,也變成清明掃墓的習俗了。
祭拜習俗
現今的新加坡華人還保留了先輩清明節掃墓的習俗——上墳除雜草,把墓碑清洗幹淨。隨著火葬的普及,人們也會到骨灰塔祭拜先人。
每逢清明時節,新加坡華人舉家出行,和親戚朋友一起掃墓,祭拜先祖。最開始大多會祭祀土地神,再在墓前擺上酒食、果品和鮮花等祭品。接著,燃起香燭,上壓墓紙,再將紙錢焚化,磕頭行禮。最後當場將酒食,肉類,水果吃完回家。
新加坡本地華人一般會准備“三牲”(牲禮)祭拜祖先,即燒鴨、燒豬以及燒雞。不過,這也不是絕對的,有的華人會選擇豬、雞、魚作爲“三牲”。有的家庭還會准備“五牲”,可以從豬、羊、鵝、鴨、雞、魚、蟹和蝦中選取五樣。這些都是清明節常見的祭品。
清明節和族譜
清明節與族譜有什麽關系呢?
族譜是家學文化存在的一種物化形式,記載了一個家族祖輩的往事和老照片,反映的不止是一個家族的曆史變遷,更承載了一個民族、國家的曆史。
後輩在清明時分翻看族譜,了解祖輩的往事,或許會有所激勵和啓發。對族譜感興趣的公衆,更可展開一場尋根之旅,了解祖上留下的文化印記。
新加坡族譜協會會員將在4月1日的“保留傳統習俗:清明時節愛加溫”線上活動中,分享清明節對他們的意義,以及新加坡方言族群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在清明節緬懷先人。
從土葬到火葬
華人自古以來都有“入土爲安”的觀念,《周禮》說:“衆生必死,死必歸土”。
新加坡從開埠初期一直到上世紀60年代,本地華人都是采用土葬的方式來處理先人的遺體。
然而,新加坡土地資源有限,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政府實施移風易俗的措施,倡導改土葬爲火葬,在郊區建造了大型骨灰甕安置所。
目前,公辦的骨灰塔主要有蔡厝港骨灰塔、萬禮骨灰塔、義順骨灰塔等。
2002年7月,新加坡政府推行新土葬法,規定土葬期爲15年,屍體下葬後15年後將被挖掘遷移,屍骨將會被火化,骨灰安置在骨灰甕安置所。如果死者的宗教信仰禁止火葬,屍骨可重新安置在面積較小的墓地裏。
當局也從2007年8月起對下葬方式進行改革,采用水泥框墓穴,取代只用泥土掩埋的傳統墳墓,節省空間。
由于疫情原因,今年清明節公衆祭祖每組人數限制在八人。
國家環境局也建議,大家族同組掃墓時,每個家庭最多派兩人參與。年長人士與兒童應留在家中,身體不適者更應及時求醫。
每逢清明節海外華人會怎麽做以示哀思?
印尼華人
早年印度尼西亞華人多在百家姓宗祠祭拜先祖,自從各姓氏有了自家的宗親會所宗祠,宗親們便聚集在會所祭拜祖先。生活在印尼的華人一直延續著清明節祭祖掃墓的習俗。“百善孝爲先”,在華人社會的價值觀裏,“孝”排在首位,掃墓祭祖就是一種孝道的表現。
清明節前一個星期,印尼華人就開始買紙錢、蠟燭、花籃以及現代祭品如“金條”、“手機”等。印尼華人表示,清明節很有意義,這期間不僅掃墓拜祭先人,緬懷先人的功德,也是兄弟姐妹團聚的日子,清明節習俗應該代代傳承,尤其是現代社會更應該發揚孝道。
華人多在百家姓宗祠祭拜先祖,自從各姓氏有了自家的宗親會所宗祠,宗親們便聚集在會所祭拜祖先。宗親們通常是祭祖後共進午餐,敦睦宗誼。
有的還利用這個機會向學習優秀的宗親子弟頒發獎學金,體現了華人慎終追遠,緬懷先人功德,勉勵後輩努力學習、奮發圖強的傳統美德。一些地方在清明節期間,舉辦師生校友聯歡會,加深彼此情誼。更多的華人是舉家前往墓地給先人掃墓,或到寺廟進香祈福。
馬來西亞華人
馬來西亞華人不忘在清明節掃墓祭祖。清明節在馬來西亞也不是公共假期。在馬來西亞,華人的公共墓園一般叫做“義山”,因此當地人常說清明節要“上山掃墓”或者直接說“拜山”。清明節當天,拜祭者先將墳墓打掃清理幹淨,然後擺上鮮花、水果等,再點上一炷香,寄托哀思、緬懷先人。
新加坡華人
同樣華人占多數的新加坡,清明節亦不是公共假期。在新加坡,清明節主要的紀念儀式是掃墓。掃墓是清明節最早的一種習俗,這種習俗延續到今,已隨著社會的進步而逐漸簡化。
每逢清明時節,新加坡華人會舉家出行,子孫們先將先人的墳墓及周圍的雜草修整和清理,然後在親人墓前擺上酒食果品和鮮花,燃起香燭,再將紙錢焚化,磕頭行禮,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回中國尋宗認祖、祭拜先人,則是近20年新加坡華人興起的潮流。在清明節前,新加坡華人見面時往往會用家鄉話互相詢問:“回家鄉過清明不?”千裏迢迢回中國祖籍地掃墓的原因只有一個:不能忘記祖先。
一些華人表示,不太能接受時髦的“網上祭拜”方式,如果條件允許,一定要親自到先人墓前磕頭。即使是接受西方教育的新加坡年輕華人對清明節也不敢怠慢,因爲崇祖、祭祖是流傳數千年的華人傳統。
美國華人
清明時節,美國南加州華人曆史學會每年都會舉辦活動紀念華裔先民,並呼籲華人不要忘記先民在加州開疆辟土的貢獻。當地華人紛紛以不同方式進行每年一度的清明節紀念活動。
紐約華人不同的經曆決定了他們過清明節的不同方式。在這一天,許多傳統僑團都紛紛在報上刊登春祭,並在會所內張貼通知,組織成員到安葬先人的墓地祭奠。
清明節掃墓成爲華人聯絡感情、增加交往的社交場合。在20世紀70年代以後來美的新移民,也往往會通過書信和電話向遠在故國的親友表達對先人的思念。
美國華人雖然遠離故土,但許多人都認爲,在接受美國主流社會文化的同時,不應忘記中國的傳統節日。華人方焰指出,紀念華人傳統節日有助于發揚中華民族的美德,增進海外華人的交往和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