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向來以廉潔公正,致力于打擊貪腐的形象享譽國際。
貪汙調查局昨天(22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去年在疫情期間貪汙情況仍嚴格受控,相關舉報不增反減,創下過去五年的新低。
這主要是因爲疫情造成私人領域的經濟活動驟減,因此本地舉報的個案也相應減少。當局在2020年一共接獲239起貪汙舉報,同比2019年的350起,以及2018年的358起,減少約三成。
貪汙調查局局長鄧兆庭在文告中指出:
“盡管面對疫情的挑戰,新加坡的貪汙情況依然維持在低水平,也仍是全球最廉潔的國家之一。這有賴人民時刻保持警惕,堅決杜絕貪汙腐敗。”
最終立案調查的案件共81起
去年接獲的239起貪汙舉報中,有81起被當局立案處理,進一步展開搜證調查,占了舉報數量的34%,略高于過去四年的年均30%。
一般來說,舉報者必須提供基本詳情,或提出可靠有力的證據,貪汙調查局才有辦法深入偵察,否則無法立案處理。
貪汙調查局表示,立案比例之所以攀升,不僅是因爲接獲的舉報信息質量有所提高,近年當局在調查與情報偵察能力的拓展,也協助找出更多可追蹤的線索。
值得一提的是,立案調查的案件中,有86%涉及私人企業,當中9%涉及公共部門職員拒絕接受私企人員的賄賂。
余下的14%案件則涉及公共部門,比前年的10%有所增加,但實際案件數量從2019年的12起減至2020年的11起。
本地涉及貪汙罪行被控上法庭的比例也稍有下滑,但仍維持在97%高點。
去年有129人因涉貪汙罪行被控上法庭,其中126人來自私人領域,另三人來自公共部門。
這意味著,一旦貪汙調查局和總檢察署掌握強有力的證據,就會立即將罪犯提控上庭,絕不姑息養奸,讓貪汙案件無所遁形。
九成公衆認爲貪汙管控措施有效
根據國際反貪汙組織透明國際2020年度廉潔排行榜,新加坡去年在180個國家當中排名第三,僅次于新西蘭和丹麥,與芬蘭、瑞士及瑞典並列,是唯一跻身該排行榜10大的亞洲國家。
貪汙調查局去年也針對超過1000名本地居民進行調查。
結果顯示,94%受訪者認爲新加坡所實施的貪汙控管措施行之有效。
91%則認爲,政府有決心控管貪汙,以及嚴懲貪汙者。這是我國貪汙率維持在低水平的兩大最重要因素。
不過,貪汙調查局補充道,該局還在努力接觸年輕群體,積極推廣貪汙意識及該局的能見度。
共和理工學院去年展開的一項調查顯示,在約1000名年齡介于15歲至25歲的受訪者中,有將近四分之三的年輕人,完全不知道貪汙調查局的存在。(我國貪汙調查局是在1952年成立,隸屬于總理公署。)
爲此,該局目前持續與學生、私人領域、媒體和公衆合作,提高各界的反貪意識,更推出了一本介紹真實貪汙案例的電子書,幫助青少年了解貪汙可導致的嚴重後果。
阻斷措施期間中國籍男子犯錯 還試圖賄賂警方
貪汙調查局行動司司長秦偉廉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特別分享了其中一個案例,說明警方如何恪守職業道德,絕不姑息任何犯罪行爲。
去年5月病毒阻斷措施期間,一名中國籍男子陳龍(28歲)在地鐵站外喝酒,也未戴好口罩。被警員發現時,陳龍竟然掏出50元企圖賄賂該名警員來逃脫懲處。
公正不阿的警員立即開了300元的罰單,陳龍還因爲企圖行賄罪,被判入獄四周。
秦偉廉表示,雖然這是個別案件,但要是有餐館或其他商家允許多人在店裏違例群聚,被稽查員揭發後還企圖以行賄“脫身”,後果將不堪設想。
更嚴重的是,若人人都以爲能靠行賄瞞天過海,就不會認真看待防疫規定。
“我們有必要嚴格取締這類行爲,讓公衆清楚知道無論賄賂金額的多寡,我們都不會放過。”
從一疊疊紙張文件,到上網抽絲剝繭
貪汙案與刑事案不同,一般不會有受害人供詞或舉證。
多數情況下,調查人員須借助多項科技抽絲剝繭,追查嫌疑人的賄賂意圖,從中搜羅證據將他們繩之以法。
然而,隨著更多日常活動與交易轉至網上進行,如今越來越多搜證工作涉及的不是一疊疊紙張文件,而是海量的數據和加密信息。
貪汙調查局發言人告訴《海峽時報》,時下不少賄賂案是通過銀行轉賬的。
“線上支付總會留下數碼痕迹(digital trail),執法單位將不遺余力地追蹤這些痕迹,將犯罪者逮捕歸案。”
有鑒于此,貪汙調查局近年已積極投入資源提升數碼鑒證等方面的技術,也爲調查人員提供更多相關培訓。
發言人說:
“新加坡建國一代爲我們打造了強大的反腐文化,這已然成爲新加坡與生俱來的基因。重要的是,這種‘零容忍’的文化應該延續到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