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火的《北京女子圖鑒》
你看了嗎?
戚薇飾演的陳可
帶著夢想和欲望從十八線小城來到北京
用10年的時間
從一個北漂菜鳥成長爲職場女王
每個在大城市拼搏的人
應該都在主角陳可的身上
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有人懷念曾經的單純
有人看到了奮鬥的自己
日本的姑娘有《東京女子圖鑒》
上海的姑娘有《上海女子圖鑒》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
新加坡女子圖鑒
多少年前
當我們踏上新加坡這片土地的時候
可能從來沒想過
自己到底會在這裏堅持多久
新加坡國土不大、房租卻很高
打車很貴、買車更貴
這裏的競爭很激烈
我們除了要克服語言障礙
更要面對身份的限制
然而來了的人很少有過懷疑
就這麽赤手空拳地來了
會不會灰頭土臉地回去?
舒心的房子百年一遇,奇葩的房東遍地都是
初來乍到
我們最先要解決是住宿問題
這裏有房價低廉的彩色HDB
也有自帶泳池健身房的高級Condo
然而環境好的房子確實不少
奇葩的房東卻是更加遍地可見
不能煮或者只能小煮那都是小事
如果跟本地房東住在一起
還會限制洗衣次數
一周只能洗一次衣服
晾在外面24小時之內要收回
包水電的會限制用冷氣時間
有些一天只給開8h
真心忍不了了想退租換房?
抱歉,押金基本不可能全部要回
窗簾清洗費、房間打掃費
最要命的是本來就舊兮兮的桌椅如果多幾條劃痕
可能也要多收幾百新賠款
然而換一家也未必就能比上一家強
每次拖著厚重的行李搬家時
內心就特別渴望安定
租房的最高級別享受
大概就是和玩得來的朋友同學合租一整套了
能有一瓦屋頭、一個溫馨的家是多麽叫人羨慕
雖然吃不飽,但種類多到一個月不重樣
民以食爲天
出國前父母一直擔心
遠赴異國他鄉的我們是否會吃不慣當地的食物
來了後的第一次視頻
我就敢理直氣壯的告訴家裏
新加坡的夥食吃的超慣!
作爲東南亞最發達的地方之一
這裏彙集了周遭國家的各種美食
西餐、日本餐、韓國餐、印尼餐、越南餐、印度餐
還有南洋風的娘惹菜
中餐就更厲害了
川菜、湘菜、粵菜等各色菜系應有盡有
烤魚撸串小龍蝦,火鍋幹鍋麻辣燙
錢包富足的可以頓頓米其林
預算緊張的走幾步就能有一個美食巴刹
雖然分量少、但種類著實多
但是唯一懵逼的就是
爲什麽吃宵夜=吃榴蓮呢?
英式英語、美式英語,都不如Singlish來的優秀
123念彎,嘟,Tree
“How much ah?”,“Tree 刀叻 lah”
每次去巴刹點餐
手藝娴熟的店主們都有一套一套的問句
呲(吃)的包的?(堂食還是打包)
冰的騷(燒)的?(熱飲還是冷飲)
還有各種句尾加lah的用法
簡直包治百病
Can lah,Buy lah,Ok lah…
對于Slinglish
每個來新加坡的外國人一開始都極度不適應
但不管你是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語
還是字正腔圓的英式腔調
久而久之,基本都會被帶跑偏
自動get到一口塑料英語(攤手)
爲什麽同學們的Presentation都這麽溜?
大部分國人來新加坡的目的基本就是做工和念書
念書中又不乏很多小留學生
研究生、本科、高中來的都很常見
Poly、小學的也是不少
大概受制于國內的語言環境和啞巴英語
大部分學生一開始對Presentation都有一種打心底裏的抗拒
爲什麽自己努力寫稿、認真背誦、反複練習
仍然比不上本地學生一上台就能即興發揮、滔滔不絕的功力?
然而中國學生不能說最聰明
卻一定是最勤勞的那一個
我們對中國應試教育的夯實基礎越發充滿感恩
從全班最吃力的學生
變成門門拿A的Honours degree
我們不知道喝了多少杯咖啡
熬了多少個夜
那些日後看來
連自己都會被感動的日子
以後的你、一定會感謝那時奮發向上的自己
本地身份真的很牛逼嗎?
是的,牛逼,超牛逼
至少在求職的時候
本地身份簡直像一道紫外線殺菌
將所有無本地身份的求職者統統關在門外
不管是英語流利的優等生
還是高學曆的Master或PhD
走出校園面臨職場的時候
在網申時碰到The Pink & The Blue的問題早已司空見慣
最具殺傷力的是PR and Citizen Only
明明我們足夠優秀
雇主卻仍然會選擇學曆更低、經驗更少的本地人
站在政府角度、保護本國人的措施無可厚非
然而我們絕對不會被客觀境況打倒
這家不行、換一家
這次不行、繼續努力
總有一天
我們能在這裏找到屬于自己的天空
職場不相信柔弱,更不相信眼淚
《北京女子圖鑒》的女主角陳可
從一位稚嫩的畢業生
慢慢闖到高級經理並創業
一路走來經曆了不少心酸
而每一位在新加坡打拼的職場姑娘
也從沒有一個人敢說自己是輕輕松松的
職場就是戰場
沒有人會因爲你沒經驗而包容你
所有的錯誤都要靠自己去一路摸索
作爲全球加班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新加坡人的法定周工作時長標准是44小時
而一般人幾乎都會超過
這裏的上班高峰是8-10am
下班高峰同樣是8-10pm
CBD淩晨12點下班打車需要排隊
不少工作在招聘時就寫好要求一周工作5天半或6天
這是一個把加班當文化的國度
每一個看上去風光的職場人
都有背後你看不到的努力
然而誰說女子不如人?
任何一個企業是以盈利而存活的
老板看中的是你能爲公司産出多大的價值
而不是其它雲雲
職場不會因爲你是女子而降低要求
反而會因爲柔弱靠不住不重視你看輕你
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努力幹活,多學習,多請教
千萬別覺得自己是女孩就放松對自己的要求
一有困難就被擊潰
科比見過淩晨四點的洛杉矶
不少在此打拼的姑娘也都見過淩晨的新加坡
比起以逸待勞或者不勞而獲
工作反而是最爲公平的競爭
因爲我們相信只要願意努力
總會有所收獲
“我養你”或許很浪漫,但“我靠我自己”才是女人最大的底氣
隨著年齡的增長
工作趨于穩定
家人們都開始催婚催生
然而姑娘
我希望你能記住
不要因爲任何一個人的勸說而影響對婚姻的選擇
都說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
時長聽說哪個中國姑娘
因爲嫁給了本地男生而直接獲得身份
不少本地男生遇見中國女生
往往也會不自覺地戴上有色眼鏡
如果中國女生交往了新加坡男友
“因爲愛情”的原因更是容易被描述成“爲了身份”
然而令人慶幸的是
我們身邊大多數女生聽到這些話題時
很少有羨慕的神情
因爲我們清楚
結婚,是因爲看准了這個人
要和他共度余生
而不是看上了他的那一紙身份
身份確實很重要
這是一條捷徑
但卻未必是最佳選擇
前有《我的前半生》中被老公抛棄的羅子君
後有爲了著名畫家黃嘉偉辭職最後被出軌的網易畫手鄒筠
“我養你”或許很浪漫
但“我靠我自己”才是女人最大的底氣
老朋友一個個離開,我想擁有更多交心的朋友
有一個情節是陳可換季重感冒
一個人去醫院挂點滴
拿著吊瓶解不開褲子
求助陌生阿姨
說著說著就哭了
回家收拾東西搬家
摔倒在地上
索性就哭起來
一個人在大城市闖蕩
必須學會把孤獨往肚子裏咽
無數像陳可一樣
從小城鎮走向大城市的女孩子們
都曾經曆過內心的掙紮選擇
向左走是安穩隨便的一生
向右走是到大城市艱難地站穩腳跟
然後一步步實現獨立自由的生活
時間一點點流逝
不少人一轉身才發現
自己已經把最美的青春都留在了新加坡
身邊的朋友相繼結婚生子
PR的要求卡的越來越嚴
身份的差別待遇越來越大
慢慢開始有人撐不下去離開
有的回國有了更好的發展
有的去了歐美澳等國家繼續向上爬
朋友換了一波又一波
呼朋喚友的日子不再
我們終于習慣了自己一個人生活
一個人上班、下班
一個人吃飯、逛街
一個人看電影、去醫院
不用再去遷就誰
很孤獨
也很獨立
背井離鄉的人們
最大的共同記憶就是這份孤獨
年齡越大
越難和新的朋友交心
獨自奮鬥的時候
我們真的想擁有更多交心的朋友
世界很大,爸媽也想去看看
肯吃苦、肯努力
我們不怕工作的辛苦和獨自打拼的孤獨
我們最怕的是
自己賺錢的速度
趕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經過漫長的洗禮
我們已經不再是當年剛來新加坡時
那個什麽都不懂的小女生
變成熟的過程就像破繭成蝶
只是過年過節回到家鄉時才會驚覺
父母已經漸漸步入老年了
前幾年有人叫囂著
“這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
你自己窮遊去看世界的時候
有沒有想過
父母爲了養育我們
多少年勤勤懇懇省吃儉用不敢遊四方
世界那麽大
不止你想去看看
爸媽也想去
努力拼搏的過程很苦
而孝敬父母所帶來的幸福感卻很甜
如果接下來還有假期
不妨暫別躲在家裏玩遊戲刷劇
或者逛街買買買的生活吧
回家陪陪父母
帶他們去全球各地看看不同的風景
趁他們還能走得動
趁我們也有足夠的經濟能力
不要讓子欲養而親不待
變成現實
在劇中陳可的上司顧總有一段對白,我特別喜歡:
“人生到了後半場,敵人就剩下自己了”
昨天你流的汗
會換來財富
今天你吃過的苦
成爲禮物
你努力擠過的地鐵
你奮鬥留下的汗水
你熬過的夜
叫過的外賣
堅持讀過的書……
都會在你難熬的時候幫助你
電視劇終究是電視劇
每個人都能早到自己
也都各不相同
但它至少也告訴我們
大家不遠千裏來到新加坡
是相信這裏是一個只要有付出就有回報的國家
新加坡女子或許真的有圖可鑒
但不是轉彎遇到金龜婿富二代的女主角
而是一步一步走得艱辛但是踏實的女孩子
所以
努力吧各位美少女
爲一對操勞的父母
爲一場純粹的感情
更爲一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