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貌似沒有得到過天下,所以在網上有些言論,說劉邦是個流氓,詭詐陰狠;而項羽卻是個貴族,義氣重諾,這是評論關于他們成敗最多的一個言論了。
在網上看過一篇文章,曾有一位仁兄發表了劉項之間的十勝十敗,言語激烈昂揚,但最後他也不得不承認了劉邦的成功。我記得他是這樣結尾的——劉邦是個帝王,但項羽他…他是一個英雄!
其實,在曆史上,曾經存在過這麽一個西楚王朝的,這個我們必須得認。如果項羽沒有得到過天下,那他憑什麽有資格分封十八個諸侯呢?他幹的,那可是周武王分封天下的活啊!
在公元前206年,項羽分封十八個王,其中劉邦爲漢王,並且志得意滿地封自己爲西楚霸王。有皇帝不當,卻偏要去當霸王,怎麽理解,難道霸王喊起來要比皇帝好聽又霸氣?
其實項羽爲什麽要當霸王而不願意當皇帝,我覺得也就如下幾個原因!
其一:執著。
就像每一個人都會經手過一個初戀一樣,分手的時候,哭得眼淚鼻涕一起流,那可是天昏地暗、肝腸寸斷,一條條刻骨銘心的句子,不要命地霸占了QQ頭條、微信朋友圈,無不痛轍心扉。讓人看了,覺得這個人太執著了,其實走出陰影之後,最後都會對于生命中這一段感情的結果,都認了。
曆史的項羽也是那麽的執著。當秦國席卷八荒的時候,楚人在戰場上爲爲國家玩命厮殺,爲大王抛頭顱灑熱血,但結果是秦國一統天下,楚人無力回天,這個時候,楚人又把"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刻骨仇恨深深地埋進了心底。
在曆史上,钜鹿之戰,項羽坑殺二十萬秦軍,入得鹹陽又火燒阿房宮,這仿佛是秦楚之間的一種宿命,也正是楚人在報複著那滔天的仇恨。這個時候怕項羽表現出來的不是爭奪天下的君主該有的心態,而更多地表現出報仇之後的那種酣暢淋漓的恣態,但結果卻丟掉了民心!
就算到了天下大勢已定的時候,他仍然念念不忘地要複楚,仍然沒有甩掉"楚國"這個包袱,從他自封西楚霸王的結果來看,這就是明證!
這就是六國舊貴族不認同秦始皇大一統的根本原因,秦國一統六國,也不光光是毀了他們的宗廟,侵犯到了他們的根本利益,而是那個時候的六國舊貴族,抱有的還是周武王分封天下的政治理念,在他們眼裏總是認爲,這個天下是一定存在有分封的,一定就是分裂的!
如果曆史能重來,項羽或許能甩開"楚國"這個包袱吧,更或許他就不會再封劉邦爲漢王了!
其二:認識問題。
儒家經常說,"夫子不出,萬古如長夜",其實也可以說,"始皇不出,萬古如長夜"呢?
現在有些人,在網上罵秦始皇罵得比較狠,這是不對的。如果沒有秦始皇,沒有一幹法家推動了"大一統"的進程,可想而知,那麽我們現在的國家,肯定也會像歐洲那樣四分五裂,肯定也會有像"比利時"、"梵蒂岡"那樣鼻屎一點大的地方,也是一個國家。
現在還有誰能找出比0.44平方公裏"梵蒂岡"更小的國家嗎?就我所知,這是這個世界範圍內國土最小的一個國家了。
而項羽對"大一統"的認知就不足,從範增的離家出走就可以感受得出來了。"豎子,不足與謀",範增在鴻門宴上把項羽罵得狗血淋頭,也經常批評項羽不聽話,但是他就是不離開項羽,但是等到項羽分封天下的時候,範增走了。
爲什麽?是功成身退嗎?還是剛僻自用,其實都不是,那是哀莫大于心死吧!從範增的一言一行,我們可以看出,這位老先生跟秦始皇其實就是一路人。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爲謀,所以範增不得不離開了項羽!
好不容易把天下抱到了懷裏,這項羽竟然不要錢往外分,抛開範增事項家三代的感情和士人的忠義而言,在政治範疇中,這兩位已經屬于政敵的關系了。
其三:路線問題。
由于認知不足,所以往往會走入人生岔道。
所以,我們初入社會時,老人家會經常教育我們,"做人要走正道,否則一失足成千古恨",當然,還有更老的老人家也在書裏面講了"南轅北轍"這個典故。本來要往南走,但你的車駕卻偏往北走,走得越快,當然離目的地越遠,這裏講的是路線問題。
項羽是往錯誤的路線玩命飛奔,在大一統時代即將到來之際,卻要偏行"稱霸路線",既然要走稱霸路線,那也就只能當霸王了,他後來爲什麽會自刎烏江,爲什麽不肯過江東,其實也跟他走的路線有關。
就算江東弟子肯爲君王卷土來,按照項羽的走法,還是會敗,正是因爲項羽不明白敗在哪裏,所以他再也不肯過江東,正是因爲窮途末路了!範增的離世,再也沒有人再爲他指明方向了!
曆史證明,"統一路線"比"稱霸路線"更爲宏大、更有未來。戰國初期,魏國首霸中原長達一百二十七年,但任憑幾任國君再如何努力,就是遲遲打不開局面,這還是路線問題,所以,秦國笑到了最後。
中央集權大一統,是天道,非人力不可阻擋,誰能擋住曆史的滾滾車輪?一切逆曆史潮流者,都會變成車輪底下的碾壓物而已。大勢去也!這就是項羽失敗的地方。
項羽和秦始皇、劉邦、範增在政治的覺悟上確實不在一個層面,所以後世之人是這樣評價秦始皇和項羽的:激流勇進者,雖敗猶榮,後來者還能有所借鑒;墨守成規者,不僅身敗名裂,還留下了千古罵名。
基于以上三個觀點,這就是項羽願意當霸王而不願意當皇帝的真正原因了。
其實,說得這麽多,那也只是站在後人視角上說說前人而已。這世間能有多少人能看得清前面那一條光明的道路呢,大部份的人其實都是看不清的,即然看不清,那只能摸著石頭過河,所以我們更要"以史爲鑒,以明得知",因爲一旦你不知道對錯,那也只能一條道走到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