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昆陽之戰是我國曆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相傳在此次戰役中光武帝劉秀以三千人大敗四十二萬大軍。然而這個兵力數字是大有問題的,待我細細道來。
首先來看看各史書對昆陽之戰中雙方兵力的記載。
《漢書 王莽傳》:
新軍兵力:
1.(王)邑至雒陽,州郡各選精兵,牧守自將,定會者四十二萬人……
2.(王邑、王尋)自將萬余人行陳
漢軍兵力:
會世祖(劉秀)悉發郾、定陵兵數千人來救昆陽……
《後漢書 光武帝紀》:
新軍兵力:
1.遣大司徒王尋、大司空王邑將兵百萬,其甲士四十二萬人……
2.時(王)莽軍到(昆陽)城下者且十萬,光武幾不得出。
3.尋、邑亦遣兵數千合戰。
漢軍兵力:
1.時(昆陽)城中唯有八九千人……
2.(劉秀)自將步騎千余……
3.光武(劉秀)乃與敢死者三千人……
《東觀漢記》:
新軍兵力:
二公(王邑、王尋)兵已五六萬到。
漢軍兵力:
時(昆陽城中)漢兵八九千人……
《論衡 恢國篇》:
新軍兵力:
王莽遣二公(王邑、王尋)將三萬人戰于昆陽。
漢軍兵力:
光武(劉秀)將五千……
《通鑒 漢紀》:
新軍兵力:
1.(王)邑至洛陽,州郡各選精兵,牧守自將,定會者四十三萬人,號百萬……
2.時(王)莽兵到城下者且十萬……
漢軍兵力:
1.時(昆陽)城中唯有八九千人……
2.(劉秀)自將步騎千余爲前鋒……
3.(劉)秀乃與敢死者三千人……
據《漢書》,則新軍有四十二萬(王邑在洛陽要求征集的兵力和實際到達昆陽城下的兵力都是四十二萬),王邑、王尋最終以萬余人與劉秀決戰,劉秀帶來的援軍有數千;據《後漢書》,則新軍號稱百萬,王莽派王邑要求征集四十二萬,實際到達昆陽城下的新軍只有將近十萬,王邑、王尋最後率數千人阻擊劉秀,而昆陽城中有八九千漢軍駐守,劉秀以千余人爲先鋒,最終率三千人殺死了王尋;據《東觀漢記》,則新軍僅五六萬,昆陽城中有八九千漢軍駐守;據《論衡》,則新軍才三萬,劉秀帶來的援軍有五千;據《通鑒》,則王邑要求征集四十三萬人,號稱百萬,實際到達昆陽城下的也只有將近十萬,而昆陽城中有八九千漢軍駐守,劉秀回援後先以千余人作爲先鋒,最後用三千人擊敗了新軍。
總之,昆陽之戰中共有三只軍隊,即新軍、昆陽城守軍和劉秀援軍(其中昆陽城守軍和劉秀援軍均爲漢軍)。那麽,怎樣從這些不同的記載中推測出真相?我們把三支軍隊分開來看。
首先是新軍。我們把新軍分爲三個時間段來看:一、王邑在洛陽要求征集的兵力。二、實際到達昆陽城的兵力。三、王邑、王尋用來與劉秀決戰的兵力(“百萬”是號稱的,不需要討論)。
王邑在洛陽要求征集的兵力沒什麽需要討論的,四十二萬和四十三萬兩種說法,相差無幾,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這只是要求征集的兵力。
實際到達昆陽城的兵力,這是爭議很大的,有三種說法:一、四十二萬(《漢書》)。二、將近十萬(《後漢書》和《通鑒》)。三、三萬或五六萬(《東觀漢記》和《論衡》)。
在我看來,四十二萬太多了,因爲當時王莽不具備夠強的動員能力,沒有足夠的動員時間,也沒有足夠的人口。
爲什麽說動員能力不足呢?因爲當時天下大亂,新朝的政令難通,即使接到了政令也不一定會招辦。當時的局勢相信熟讀《漢書》《後漢書》的各位朋友是心裏有底的,我也就不在此征引史料原文了(一來太多,二來嗎啡),就用一張地圖來讓各位朋友感受一下吧:
(感謝史圖館,侵刪)
看到了嗎?當時新朝幾乎對中原腹地失去了控制。王莽哪裏會有足夠的動員能力?
再說動員時間,《漢書 王莽傳》:
1.四月……(王莽)遣大司空王邑馳偉至雒陽……
2.六月,邑與司徒尋發雒陽……
即王莽于四月派王邑前往洛陽招兵,而王邑、王尋才六月就離開洛陽進軍了。這樣看來,新軍只有兩個月的動員時間,更何況王邑從長安前往洛陽還要在路上花時間?也就是說,動員時間只有一個多月(《或漢書 光武帝紀》記載王莽于三月派王邑去洛陽,王邑、王尋于五月出兵,與《漢書》不同,但動員時間仍然只有一個多曰)。而動員軍隊需要三個步驟:一、招人。二、籌備糧草及辎重。三、去武庫拿兵器。《漢書王莽傳》:
莽將嚴尤谏曰……發三十萬衆,具三百日糧,東援海代,南取江淮,然後乃備。計其道裏,一年尚未集合,兵先至者聚居暴露,師老械弊,勢不可用,此一難也。
可見在當時的條件下,一年之內都無法動員三十萬軍隊,那麽一個多月的時間裏是絕對不可能動員四十二萬軍隊的。
人口的話其實可以參考上面那張地圖(熟讀《漢書》《後漢書》更好),當時人口大幅減少,尤其是關東地區,所以距離洛陽較近的地區也沒有足夠的人口。
綜上所述,在動員能力、動員時間和人口不足的情況下,新軍不可能有四十二萬。那麽爲何《漢書》會如此記載呢?我能想到的較爲合理的解釋是:一、劉秀在昆陽之戰後名揚天下,如此傳奇的事迹自然在流傳中被不斷誇大。二、東漢史官爲了借此來神化劉秀(《漢書》成書于東漢)。
注:以上關于“四十二萬軍隊太多”的論證是參考渤海小吏和大內義興兩位大神的文章寫的。
而三萬或五六萬這個數字我認爲略少了些,雖然它代表了東漢學術界的看法(《東觀漢記》和《論衡》都成書于東漢),但我們可以通過昆陽之戰的影響來窺見一番,《通鑒 漢紀》:
士卒奔走,各還其郡,王邑獨與所將長安勇敢數千人還洛陽,關中聞之震恐。于是海內豪桀翕然響應,皆殺其牧守,自稱將軍,用漢年號以待诏命。旬月之間,遍于天下。
(《漢書》和《後漢書》中也有相關記載,在此不贅引,有興趣的各位朋友請自行查找史料)
昆陽之戰的勝利既然有如此大的影響,必定是令新朝主力盡失、再無還手之力,若是只擊敗了三萬或五六萬人只怕說不過去,難得有這樣大的影響。
注:渤海小吏認爲這可能是昆陽之戰中直接參與戰鬥的新軍數量,也很有道理,不知孰爲是。
那麽爲何《東觀漢記》和《論衡》會有這樣的記載呢?我認爲有可能是這樣的:一、《東觀漢記》的編纂時間很長,終東漢一朝都沒有完成,但其中的《世祖本紀》部分卻是在東漢初期完成的,當時離新朝末年太近,但編纂者卻未親身經曆過,他們認爲新朝末年人口實在太少,所以這麽記載。二、《論衡》主要是本思想著作,關于曆史大事件的記載不會太較真。
附:班固同爲《漢書》和《東觀漢記》的作者(之一),爲何記載會相差如此之大?大概是因爲《漢書 王莽傳》是班固一人編纂(其妹班昭編纂的是《漢書》中的“八表”),而《東觀漢記 世祖本紀》是由班固、陳宗、尹敏、孟異幾人一起編纂造成的。
排除了“四十二萬”和“三萬或五六萬”這兩種說法,剩下的就只有“將近十萬”了。這是東漢以後學術界的觀點(《後漢書》成書于南朝宋,《通鑒》成書于北宋),結合當時的動員能力、動員時間和人口來看,這個數字是較爲合理的,所以昆陽之戰中昆陽城下新軍的兵力應爲十萬左右。
再說王邑、王尋用來與劉秀決戰的兵力。其實也沒什麽需要討論的,數千和萬余也是相差無幾。
然後說昆陽城守軍兵力,各書的記載都一致認爲是八九千,也不需要討論。
最後就是劉秀援軍的兵力,也要分成兩個時間段來看:一、劉秀率先鋒軍挫傷新軍。二、劉秀與王邑、王尋決戰。
劉秀的先鋒軍數量有兩種記載:千余和數千,雖然這兩個數字相差也不大,但此處是可以討論出來的。因爲劉秀帶來的援軍一共就只有數千(或三千),所以先鋒軍應該略少一些,所以《通鑒》記載的“步騎千余”最爲合理。
至于劉秀用來與王邑、王尋決戰的兵力(也就是劉秀帶來的援軍總數),其實也沒什麽需要討論的,三千只是相對于數千來說更具體一些。
綜上所述,王邑在洛陽要求征集的新軍是四十二萬或四十五萬,實際到達昆陽城下的兵力是十萬左右,王邑、王尋是用數千或一萬新軍與劉秀決戰的;昆陽城守軍的數量爲八九千;劉秀的先鋒軍爲一千,最後用數千或三千兵力決戰(即帶來的援軍總數是這麽多)。
昆陽之戰的過程相信熟讀《漢書》和《後漢書》的各位朋友都很清楚,我就不在此贅述了。漢軍在昆陽之戰中獲勝的原因非常複雜,這裏僅從三支軍隊(或其首腦)的表現來略微說明一二。
新軍:王邑、王尋作死(十萬人把昆陽一座小城往死裏打、拒絕讓王鳳投降、十萬人不用,只帶數千/一萬人打劉秀)。
昆陽城守軍:王鳳帶領義軍拼死抵抗(雖然要投降)
劉秀援軍:劉秀臨危不亂、勇氣無雙,求援來戰,最終通過斬首行動擊敗新軍
各位朋友若是覺得在下寫得還行,就行行好點個贊;覺得我寫得不好也歡迎指出錯誤。
記得帶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