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將參考國外的例子,研究私人綜合健保計劃是否能完全跟著保戶走,讓保戶可自由轉換保險公司。保險業者可能得顯著上調保費,以計入保障現有病症得承擔的更高風險。
衛生部正在研究讓私人綜合健保計劃的保戶可自由轉換保險公司,但保費有可能顯著上調。
衛生部高級政務部長許寶琨醫生昨天在國會答複六名議員有關私人綜合健保計劃(Integrated Shield Plan,簡稱IP)的口頭詢問時說,一些保戶爲了更便宜的保費,或希望能選擇更多保險公司的指定醫生,想要換保險公司,卻因爲有現有病症而無法這樣做。
每年平均約5%保戶放棄IP
許寶琨說,衛生部將參考國外的例子,研究IP是否能完全跟著保戶走,讓保戶可自由轉換保險公司。但他也提醒,保險業者可能得顯著上調保費,以計入保障現有病症得承擔的更高風險。
許寶琨在答複陳有明醫生(裕廊集選區)的詢問時透露,過去五年,平均每年約有5%保戶放棄IP,他們的平均年齡是34歲。他說,這些保戶有可能是在考慮保費、財務狀況和醫療需求後,決定選擇不同的保險。放棄IP的保戶仍受保于終身健保,足以應付入住公共醫院B2或C級病房的大部分醫藥費。
獲保險業者與醫生同意 有指定醫生不觸犯競爭法
新加坡醫藥協會和壽險協會早前曾針對IP指定醫生的課題數次交鋒。葉漢榮(楊厝港區)提問,這個制度是否會導致反競爭行爲。許寶琨說,指定醫生制度是醫療保險專案組在2016年建議的,一些國家也采用這個制度來減少醫藥費差異。
“這些做法不會觸犯競爭法,因爲指定的醫生是保險業者與醫生在雙方都同意的條件下作出的。”
不過,一些醫生對于指定醫生人數不足,限制了病患選擇表示關注。也有病患擔心,熟悉的醫生不是保險公司指定的,索償額無法限制在3000元的共同承擔頂限。
對此,衛生部已鼓勵所有保險業者增加指定醫生人數,一些業者指定的醫生,自2019年8月已增加超過四成。
許寶琨說,逾七成私人專科醫生已加入至少一家保險公司的指定醫生團。而且,不論醫生是否指定醫生,病患都能爲受保範圍內的所有治療索賠。
林偉傑醫生(三巴旺集選區)補充提問時指出,除非指定醫生團納入本地超過一半的醫生,否則就是限制了病患的選擇,顯然是一種反競爭行爲。他也建議,既然衛生部已制定一套收費標准,就不再須要透過指定醫生來牽制費用。
許寶琨回應時說,醫生也有選擇權,因此保險業者很難要求所有醫生都成爲指定醫生。他認爲,若要確保病患能向任何醫生求診,應在治療前先申請保險公司的預先批准(pre-authorisation),讓醫生在診斷後根據所需治療開價,再由保險公司評估收費是否公平合理,這樣一來病患也能安心求診。
“這個機制已經實行,但我們必須確保程序更精簡,才不會對診所造成太大的行政負擔,病患轉介到別的醫生時也無須等候太久。”
許寶琨說,這些措施需要一些時間才能取得成效,但衛生部有信心這些措施將有助于確保醫療成本的可持續性。
衛生部上月委任12人的醫療保險多方委員會,以促進衛生部、醫院、醫生和保險業者之間的合作,改善本地醫療保險體制。委員會上月27日召開首次會議,下來數月內將提出首輪建議。